社保基金年度成績單出爐:成立以來年均收益7.7%,投資業績處於全球前列

2023-09-28     巴倫周刊

原標題:社保基金年度成績單出爐:成立以來年均收益7.7%,投資業績處於全球前列

社保基金成立23年來年均收益率近7.7%,明顯高於同期通貨膨脹率和投資目標,投資業績在全球同類機構投資者中處於前列

9月28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下稱「報告」),2022年投資收益率-5.07%,成立以來年均收益率近7.7%。

社保基金的收益出現浮虧的情況是近年來少有的。「主要是2022年全球政治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基金投資運營面臨十分困難的形勢,國際國內主要資產類別均出現大幅下跌。」社保基金相關負責人稱。

不過,與國際同類機構相比,社保基金收益率相對穩健。據了解,社保基金成立23年來年均收益率近7.7%,明顯高於同期通貨膨脹率和投資目標,投資業績在全球同類機構投資者中處於前列。

「對於權益資產的配置,就須容忍短期內出現的市場波動。」相關負責人表示,社保基金將繼續加強對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分析研判,完善風險管控機制,通過積極主動管理,力求在市場波動中把握投資機會。

罕見浮虧

社保基金年度報告披露的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和個人帳戶中央補助資金(以下統稱「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和財務情況。其中,全國社保基金是國家社會保障儲備基金,用於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

報告顯示,2022年,社保基金投資收益額-1380.90億元,投資收益率-5.0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投資收益率為-4.53%)。這也是社保基金近年來少有的收益浮虧年份,浮虧程度大於2018年的-2.28%,少於2008年的-6.79%。

從全球看,俄烏衝突加劇引致國際能源和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飆升,通脹高企背景下全球主要央行加快收縮流動性,全球資本市場動盪,摩根斯坦利全球所有國家紅利再投資指數下跌18.4%,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下跌16.2%。

從國內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增速有所放緩,疊加國際流動性收緊等因素影響,國內股票市場也出現較大幅度下跌,中證800指數下跌21.3%,市場信心普遍不足。

不過,與國際同類機構的表現相比,社保基金收益率仍相對穩健。2022年,通脹高企背景下全球主要央行加快收縮流動性,股票和債券均出現較大幅度下跌,主要機構投資者普遍為負收益。

其中,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GPFG)收益率為-14.1%,瑞典國民養老基金(AP1~AP4)收益率從-11.9%到-5.8%不等,韓國國民年金基金(NPS)收益率為-8.2%,淡馬錫(Temasek)2022財年投資收益率為-5.1%。與上述機構相比,社保基金整體上浮虧幅度相對有限。

「社保基金在過去20年里只有少數年份略微虧損,且都是在全球普遍熊市的時候。同時,掙錢的時候回報非常高,年化8.3%,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回報。」 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告訴《財經》,社保基金的表現恰恰說明了去年市場的難度非常之大。

回顧2022年的操作,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當年產生一定的帳面浮虧,但也為獲取長期較好收益打下了基礎。而全年社保基金相關資產均戰勝了對應市場指數,並在基金所能承擔的風險水平之內,符合風險預算要求。」

逆勢追加13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相對不利的形勢,社保基金逆市追加股票投資1300億元。

這不是社保基金第一次逆勢加倉。2016年,A股動盪,權益類基金整體表現慘澹,社保基金憑藉「抓住股市大幅度下跌後的低估值優勢、擇優追加委託投資」的操作,實現了1.73%的正收益。

成立23年來,社保基金年均收益率近7.7%,明顯高於同期通貨膨脹率和投資目標,投資業績在全球同類機構投資者中處於前列。相關負責人分析,重要原因就是根據長期資金性質和較強風險承受能力配置了合理比例的股票資產,著眼於分享國民經濟增長的長期成果,取得了較好的長期收益,即使在市場低迷時也不例外。

社保基金會的投資運作包括三個層面:戰略資產配置計劃、年度戰術資產配置計劃和季度資產配置執行計劃。

戰略資產配置計劃確定的是各類資產中長期目標配置比例和比例範圍。《財經》根據公開數據推算,社保基金對二級市場股票投資占比或在5%-20%之間,類似於公募基金中的二級債基或偏債混合型基金。

在戰術層面,社保基金會定製年度計劃和季度計劃,並根據市場形勢動態調整。回顧社保基金年報,社保基金擅長把握大勢。如2015年,抓住「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機遇。2019年,推動完善委託股票產品體系,加大戰略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型企業上市公司的投資力度。

2022年,社保基金強調「胸懷『國之大者』」,制定發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實業投資指引》,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優化投資布局,通過股票、債券、股權等投資實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社保基金探索創新可持續投資實踐,增設可持續投資和戰略新興投資兩類境內股票新委託產品,在投資管理人考評中增加相關的評價指標。

此前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曾出席2023《財經》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表示,大型資產所有者對於可持續投資理念的接納程度上升,為ESG投資體系提供更多長期資金支撐。「特別是全國社保基金會面向國內啟動可持續投資產品招標,意義重大。」

文|《財經》研究員 黃慧玲

編輯|陸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33e910a9f0c0402278d3281b48a26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