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不管你願不願意,都會被帶入迎接聖誕的氣氛里。
儘管聖誕節不是中國傳統節日,但街道、商鋪都會立起聖誕樹,掛起彩燈,準備好折扣,提醒人們這個節日的到來。
而在西方,聖誕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吃大餐、拆禮物,共度美好時光…
孩子們,會在床頭掛起一隻襪子。
聖誕老人,會在夜裡,從煙囪偷偷跳進家裡,把禮物放進襪子…
最近,Netflix出了一部動畫電影,用全新的童話故事,來闡釋聖誕:《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
賈斯帕,皇家郵政局局長的兒子,不折不扣的二世祖。
仗著家底厚實,自己又是皇家郵局唯一合法繼承人,賈斯帕整天不學無術,只知尋歡作樂。
這天,為了磨練他,父親交給他一個任務:
去一個叫作斯密倫斯堡的地方,做郵遞員。
以一年為限,送滿6000封信,才能回來。
否則,就永遠剝奪他的繼承權,所有的財富、享樂都將不復存在…
斯密倫斯堡在一個小島上,那裡四面環海,終年積雪,整座島籠罩在一層灰濛濛的霧氣中,看上去陰森恐怖…
賈斯帕本來以為,送6000封信只不過是小菜一碟。
可一上島,他才發現,情況有點不妙。
這個小鎮,陰森寒冷、殘破不堪,從裡到外都透著古怪:
冷清的街道,空無一人;
明明是白天,可家家戶戶大門緊閉;
鎮中心有一個大鐘,剛一敲響,小鎮居民突然拿著鋤頭、榔頭、掃帚,衝出家門,肉搏互毆…
原來,斯密倫斯堡被兩大家族統治著。
這兩大家族,世世代代都是死對頭,從不來往,相互仇恨。
而敲鐘,意味著開戰,只要一敲響,所有人必須投入戰鬥…
這裡,人與人之間充滿了憤怒、怨恨、隔閡,根本不可能相互寫信…
一次偶然,賈斯帕結識了獨自居住在山頂的樵夫,克勞斯。
這個老頭行跡神秘,獨來獨往。
他身材魁梧,不苟言笑,留著雪白的長鬍子,扛著一把巨大的斧頭,看上去兇猛可怕…
但誰能想到,這樣一個五大三粗的樵夫,竟然充滿愛心。
他有一屋子的玩具,看到被家長關在房間裡的孩子,他心生憐憫,特地挑選了一件,讓賈斯帕從煙囪里鑽進去送給他…
由此,賈斯帕心生一計:讓鎮上的孩子們寫信給克勞斯,來換取禮物,不就行了?
於是,斯密倫斯堡的孩子們之間,開始流傳起一件事:只要寫信給克勞斯,他就會從你家的煙囪里爬進去,送你一個嶄新的玩具…
而賈斯帕和克勞斯,也開始了他們秘密工作:每天晚上駕著雪橇,奔走於斯密倫斯堡,把玩具送給每一個寄出信的孩子…
這部動畫電影《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由Netflix公司出品,不久前才剛在美國上映,就已經在豆瓣上拿下了8.6分,IMDb評分也高達8.4。
作為一部動畫片,這部電影的畫風,很與眾不同。它實際上是一部傳統的手繪動畫,但導演利用獨特的黑科技,讓它看上去有了3D的感覺。
這個大膽的嘗試,既保留了手繪的細膩質感,又兼顧了3D獨特的光影效果、立體感,整體畫風讓人眼前一亮。
雖然故事內容,過於簡單,有些套路,但敘事流暢,人物豐滿,劇情中時不時穿插著小幽默,輕鬆愉快,大人和孩子都適合觀看。
可以說,作為一部動畫電影,這部片的製作水平,不輸迪士尼。
有網友評論:聖誕節的老故事新說卻能做到有新意。手繪風格非常童心而且美妙,Netflix這次真的很用心,這麼溫暖正能量的電影,看完讓你仍然相信世界很美好。
關於聖誕老人的傳說,西方各國流傳著很多不同的版本。
而這部電影,卻非常巧妙,用一個新的故事,把傳說中聖誕老人的特點都圓了回來。
比如,關於聖誕老人的飛天麋鹿,電影里是這樣詮釋的:
克勞斯和賈斯帕為孩子們準備了很多禮物,多到馬車根本塞不下。
他們剛好看到森林裡的麋鹿,就想辦法馴服了它們,讓它們幫忙拉雪橇。
但還有個問題,麋鹿和雪橇都是不會飛的。
有一次,兩大家族的長老為了阻止他們這種傳播善意的行為,組織了一次伏擊。
雪橇被山上滾下的巨石砸到,從懸崖上掉了下去…
這一切,碰巧被一個孩子看到。在他眼裡,雪橇和麋鹿就好像在天上飛…
消息傳開,克勞斯駕駛飛天麋鹿的事,越傳越神…
而聖誕老人的形象,其實就是克勞斯的樣子:長得圓滾滾、胖乎乎,笑聲爽朗,留著雪白的長鬍子。
他身上的紅袍子,是當地的少數民族服飾。是一位小女孩,為了表達謝意送給他的…
比如,傳說中,聖誕老人只會給好孩子送禮物,壞孩子只能收到一顆煤球。
電影里,實際上是賈斯帕,為了報復一個捉弄他的調皮小男孩,順手撿了一顆煤球丟進襪子。
賈斯帕還嚇唬他:克勞斯有一個壞孩子名單,你做壞事的話,他隨時都會知道…
孩子們不想被放進「壞孩子名單」,開始拚命做好事:掃雪、幫鄰居做家務、幫鄰居摘漿果、按時完成作業…
最真誠的奉獻,最能打動人心。孩子的轉變,讓小鎮開始變得不同:
仇人的孩子,成了好朋友,終於一起走進了學校…
多年不說話的鄰里之間有了走動,人們開始相互幫助,人和人之間的隔閡逐漸消除,兩大家族多年來的積怨,也冰釋前嫌…
克勞斯把美好與善良傳遞給了孩子們,而孩子們又把美好和善良傳遞給了大人。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聖誕老人總是和童真、溫暖、善意…這些詞彙聯繫在一起。
似乎有這樣一個形象存在,就能提醒人們,世間的美好永遠都不會消失…
1897年聖誕前夕,美國紐約的《太陽報》收到了這樣一封信。
信中,一個8歲的女孩,維吉尼亞天真地問:我的朋友說,世界上沒有聖誕老人。請告訴我,聖誕老人是真的嗎?
圖源短片《是的,維吉尼亞》
對於一個8歲的小姑娘來說,搞明白世上有沒有聖誕老人,那是天大的事兒。
可是,大名鼎鼎的《太陽報》,怎麼會去回答這麼荒唐的問題?
這封信被丟在辦公室的一角,積滿了灰塵,直到一個名叫丘奇的編輯發現了它,他鄭重的給維吉尼亞寫了回信,並把這封信登在了《太陽報》上。
丘奇這樣寫道:是的,維吉尼亞,聖誕老人是真的。他和愛、友善、誠實一樣,會永遠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維吉尼亞的一生,被這封信徹底改變。
後來,她的生命中也曾遭遇痛苦和磨難。但她始終堅強、勇敢,樂於奉獻,不但沒被擊垮,還努力深造博士學位,成為一名教師。
這一生中,她告訴很多孩子:聖誕老人是真的。
只要你樂於付出,做好事,他就和愛、善良、誠實一樣,永遠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而這部電影中,克勞斯和賈斯帕的出現,將斯密倫斯堡,這個本來冰冷、陰森的地方,徹底改變:
小鎮張燈結彩、熱鬧非凡,人們齊心協力為迎接聖誕做準備;
鎮上出現了市集,甚至還成立了讀書會和早午餐俱樂部;
街道傳來音樂,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孩子們追逐打鬧,一切安寧而美好…
這個積怨已久的小鎮迎來了久違的和平,曾經的仇恨和敵對,被真誠、溫暖取代了…
這種故事,太過美好,似乎只能出現在童話里…
可現實中,也有這樣一個奇蹟般的童話故事,與聖誕節有關…
《聖誕快樂》電影海報
1914年的聖誕,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已經過去5個月了。
英國和德國,這兩個死對頭的軍隊,正在西部戰線對壘。
接連五個月,戰火紛飛、硝煙瀰漫,戰事緊迫而焦灼。
可到了聖誕節前夜,也許是士兵們思念起故鄉的親人,也許是厭惡了戰場上的血肉橫飛…
炮聲越來越小,槍聲漸漸減少,交戰的雙方停火了…
之後,先是德國軍隊的一名士兵,吹響了一聲口哨,對面的英國人,竟也跟著回應起來…
會說英語的德國人,開始和對面的英國人交談、大聲地祝彼此「聖誕快樂」,歡聲笑語甚至比原本的槍炮聲還響…
膽子大一點的士兵,索性走出了戰壕,和對面的敵人,握手言和,並且約定好,第二天早上也絕不開槍…
上一秒還在炮火轟鳴中廝殺的雙方,忽然就如同多年不見的好友一樣熱絡。
在寒冷和風雪中,在戰友的屍體旁。
他們和曾經的敵人,聊起自己對妻子、孩子的思念;
他們一同分享一瓶珍貴的香檳、一塊難得的巧克力;
他們放下武器,卸下仇恨,忘掉痛苦,一起在和平、溫馨中慶祝聖誕…
那一刻,冰冷、罪惡、敵對、隔閡被一一化解,真誠、友善、美好、祝福,重新回到了這些人心裡。
這個故事叫作「聖誕停火」,是一戰期間很有名的事件,堪稱英德戰爭史上的奇蹟。
後世的史學家,試著用很多說法,去解釋這次停火的原因。
在殘酷的戰場上,聖誕節成為了一種信念。讓士兵們開始懷念和平、渴望世上的種種美好…
聖誕節雖然是一個西方節日,但它傳遞的精神內核,善良、誠實、溫暖、付出…卻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和信仰。
它的價值,無關宗教,也無關國籍和文化。
這些美好的品質,真實存在,並且永遠不會消失。
而聖誕節的存在,提醒著人們,世界上有這麼一天,可以忘記痛苦、放下疲憊,像相信聖誕老人一樣,去相信、期盼世界上所有美好的東西。
在中國,我們沒有過聖誕節的傳統,人們對聖誕節的概念,也一直很模糊。
每年的聖誕,商場打折、情侶約會、老友相聚、派對狂歡…似乎給了人們一個盡情尋開心的機會…
可這些與聖誕有關的故事卻告訴我們,這不是一個在高端商場裡張燈結彩,人們趁機排隊購物、放肆狂歡、大吃大喝的節日。
而是一個讓我們相信世間的美好,感恩所擁有的,並且能將這些善意給更多需要被關注、被照顧的人傳遞出去的,溫暖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