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要享受下「世外桃源」的生活才好。我自從回到老家,鄉下的寧靜讓我晚上的睡眠質量提高了100%,人的精神也好了很多。神仙為什麼都生活在深山老林也許就是這個原因吧。不過在山村裡生活,天天就要跟小蟲子打交道,跟泥土做朋友,精神潔凈而形體污穢,所以有時候還是需要稍微「洗刷刷」下的。
說到「洗刷刷」,我就想起了命理學中的一個名詞——沐浴。對於沐浴這個詞,有人對其恨之很深,有人對其又有所喜愛,要說到命理學名詞中的「榮辱與共」,沐浴絕對是要占很重要的位置的。
說到沐浴之「辱」,古人講沐浴稱為「敗」,劃入了「四凶」之列。「沐浴,又曰敗,以萬始生而形體柔脆,易為所損,如人生後三日,以湯浴之,幾至困絕也」。前面這段話是古人對沐浴的總結,但我總是感覺這種解釋有點不靠譜,因為「十二長生」是事物生命周期的十二個不同的階段,而沐浴是排在長生之後的,怎麼長生沒有「脆弱」的屬性,反而是長生之後的沐浴更加脆弱呢?這在邏輯上有點講不通。
當然,也有能稍微講得通邏輯的解釋,比如「沐浴主姦淫之事」,把洗澡想像成誨淫誨盜,雖然有點牽強但至少還靠點邊邊。還有一種說法是沐浴之時就是「光身」之人,所以「窮得一絲不掛」,叫做「窮殺」,還以伯夷叔齊餓死舉例,但伯夷叔齊可是標準的大富翁,他們餓死是因為自己不想吃而已,跟「窮」似乎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古人對沐浴的「恨」,其實是對「風流浪子」的恨。古人認為天天洗澡的人似乎都不正經,容易風流敗家,所以把沐浴定義為「敗」也是古人的樸素的唯物主義的觀點。
因為古人對沐浴的這種恨,就導致我們在分析旺衰的時候會面對一個迷思,那就是沐浴到底是旺還是衰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很長的時間內也困惑著我,因為如果以十二長生的順序,沐浴是絕對的「旺」,而如果是按照古人的字面意思解釋,則沐浴又是那麼的不堪,跟長生、臨官這種旺氣怎麼能放一堆里去呢?
這個問題迷惑了我很久,直到有一天我才恍然大悟:沐浴是有雙重屬性的,從「神煞」的角度看,沐浴是桃花,也是咸池,所以被人憎惡也是情有可原的,但如果從旺衰的角度看,沐浴是妥妥的旺地而非衰地。如果我們把這雙重屬性結合起來看,那就是:沐浴之地命主的旺氣很足,但是桃花也很泛濫導致的「酒色」容易敗家。
「人自生至老,必從微以至少壯,十歲二十歲方當少年之時,惟可行胞胎、養、生、沐浴、冠帶處,三十四十歲當陽強齒壯之時,乃可行旺處,五十六十歲當天癸枯竭,只可行衰限,反此者如老得少年脈,少年得老年脈,非所宜也」。《五行精紀》中的這段話其實也向我們表明沐浴是跟長生和冠帶一樣的「將要旺」的狀態,而不是跟死、絕一樣的弱衰之地。
從旺衰的角度,沐浴為旺地,從其作為「神煞」的角度看,沐浴為「酒色」之地容易敗家——沐浴的善與惡就在於此。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 西風獨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0bdff89e298493790c8fe7c75b7d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