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聯15年的國手之路:從菜鳥到核心 每一步都沒有辜負球迷

2019-08-28     談球說愛

做領袖我做得..比較差吧,這麼多年國際大賽一場淘汰賽都沒贏過。

在騰訊出品的《我們的世界盃》11期節目中,易建聯略帶慚愧地說出了這一句話。

易建聯是一個責任心很重的人,當聽到阿聯苦笑著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筆者的內心很不是滋味。

這些年來關於易建聯的採訪,筆者都會看。

因為,對於球迷來說,想要追蹤到易建聯吐露心聲的機會實在太少了。這麼多年,他一直習慣掖著藏著。

曾幾何時,悶騷的易建聯在社交網絡上可一位活躍的逗比分子。

他會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經常和球迷在評論區互動。只是這幾年來,他因為一些原因。不得不把評論區關閉,發布的內容也多與自己的生活無關了。

他一直就是寡言實幹的人,除了比賽之外,我們很少會見到他出現在大螢幕,不要說是娛樂氣息很濃的綜藝,哪怕是正經訪談類的節目都少之又少。

中國籃球史上湧現出不少球星,姚明自然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籃球歷史第一人。

外媒曾形容大姚:NBA球星一個人扛的最多只是一個城市,而姚明肩上扛的是一個國家。

這句話,對於阿聯來說,其實也同樣適用。

甚至比起大姚,在一些層面上,阿聯存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是不是一位合格的男籃領袖,我相信此刻的大家有共識。

他是不是一位偉大的領袖,每位球迷的內心可能也有原先既定的答案。

或許,當我們靜下心來,重新回顧易建聯的男籃歷程與領袖之路後,會得出一些不一樣的認識。

2004-2007:青澀的臉龐 年輕的戰力

2004年,中國籃壇高水平的中生代教練出現斷層,時年63歲的蔣興權指導已與領導有約在先,亞錦賽後無論勝敗都將在國家隊徹底引退。

為了讓徘徊多年的成績更進一步,在籃協的安排之下,國籃開始引進洋帥,綽號「銀狐」的哈里斯入主男籃。

2003-04賽季是易建聯的第二個賽季,阿聯在CBA聯賽中為廣東隊出場28次,場均得到9.7分、搶下5.9個籃板。

在NBA闖蕩多年的銀狐哈里斯一眼就相中了這位高瘦的年輕人,決定把年僅17歲的易建聯帶到了雅典奧運會。

易建聯的入選,更多的是教練團層面對於這位年輕球員的鼓勵。那時的男籃還是老大哥雲集的隊伍,阿聯尚顯稚嫩,在出場時間很少的情況下場均貢獻2.7分3.8個籃板。

哈里斯,完全沒有看錯人。

經歷了雅典奧運會歷練的易建聯,在回到職業賽場之後顯然成熟了很多。

在2004-05賽季的CBA聯賽中,易建聯已經成為了CBA一流的內線,斌成為CBA史上最年輕的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

兩年後,也就是2006日本世錦賽,易建聯順利入選國家隊。

這個時候的小易,已經是國家隊的重要戰力。他和王治郅、姚明被視為了中國男籃新的「移動長城」。

世錦賽上,阿聯與大郅瓜分大前鋒位置上的出場時間,前者場均得到6.2分和5.7個籃板,可圈可點。

2008-2010:從左膀右臂 到中流砥柱

2008年出征北京奧運會的那一屆中國男籃,稱得上是最強的一屆,好手雲集。

姚明之外,劉煒、朱芳雨、王仕鵬等中生代已步入巔峰,老將李楠、大郅也仍沒老化,年輕血液上除了阿聯之外,還有孫悅、陳江華、王磊。

北京奧運會上的易建聯才21歲,可是場均9分、7.5籃板的貢獻已經是隊內二號得分手,僅次於姚明,

中國男籃打美國夢八,易建聯如泰山壓頂一樣隔扣安東尼;衝擊八強的小組賽生死戰上同德國隊的關鍵之戰,易建聯拿下11分,更在命中了最後關鍵的絕命跳投。

這些畫面,現在回想起來依然讓人心潮澎湃。

這一屆奧運會,易建聯可是姚明身邊眾多臂膀之中最有力的一個。

2010-2012:國籃盛衰過渡 阿聯力抗千鈞

姚明的早早退役,我們或許有預期08奧運或許會近十年的巔峰。

國籃,隨即進入了大郅與易建聯雙核帶隊的過度階段。

本以為我們還有歸來的大郅,他可以在有氣力的時候,幫忙拉中國男籃一把;我們還有正步入巔峰的易建聯,他也做好了接班的準備,中國男籃在亞洲範圍內應該還是非常安穩無憂。

但是,我們沒有預料到這個會是一個盛轉衰的關鍵轉折點。

在完成了2008年奧運會的偉大目標後,尤納斯離任,年輕少帥郭士強接過了國家隊主教練一職,籃協似乎下定決心了要走年輕少帥的路線。

2009年的亞錦賽,男籃遭遇滑鐵盧,這是我們不願提及的比賽。

淘汰賽階段,國籃就面對黎巴嫩、約旦險些翻船,若非大郅與阿聯力挽狂瀾,我們可能連輸給伊朗的機會都沒有。

決賽上,中國男籃全場表現不佳以52-70告負。全場比賽,雖然王治郅砍下全場最高的24分外加8籃板,易建聯得到11分11籃板的兩雙。

頒獎典禮上更發生了杜鋒、孫悅和朱芳雨參與的「偷笑門"事件,主帥郭士強隨後也引咎辭職。

這一屆亞錦賽,易建聯是為數不多能昂首走出賽場的球員。他已成國籃的中流砥柱,場均轟下18.3分+10.4個籃板。

2010年土耳其世錦賽,對於中國男籃來說是極其幸運的一年。小組賽打出了1勝4負的成績,卻依然幸運出線,淘汰賽階段,中國男籃67-78不敵立陶宛,最終排名第16,算是勉強完成任務。

這一屆大賽,是易建聯真正開始展現自己在FIBA賽場統治力的初始舞台。

雖然中國隊整體戰力平平,但是易建聯場均拿下20.2分外加10.2個籃板,是賽事的籃板王,也是賽事的第三號得分手。

顯然,阿聯已經做好了「後姚明時代」中國男籃領軍人的準備了。

只是,網絡上的黑子是不會關注這些事情的。

男籃的低谷,也適逢了易建聯NBA之路的不順利。

從這段時間往後開始的數年時間內,網絡上形式了一股「吹捧」為形式來嘲諷阿聯的熱潮,這仿佛成為了一種群眾式的狂歡。

一時之間,「易帝」、「綠箭聯」、「蓮妹」等綽號非常盛行,「狂砍x分,怒摘x板」、「阿聯酋長求阿聯去阿聯打球」的嘲諷段子不絕於耳。

2012-至今:大廈將崩 全靠阿聯苦苦支撐

做個或許不完全恰當的類比,姚明如同武侯,為國籃鞠躬盡瘁;

阿聯,則如同姜維,雖不像丞相那樣有天縱之資,卻是大廈將崩之時,一直在苦苦支撐。

倫敦奧運會之時,中國男籃已經完全青黃不接了。老將們的老態開始呈現、力不從心,年輕選手完全不能撕裂對手的防線,連儘量不在場上當提款機都十分勉強。

小組未能出線,五場比賽合計狂輸132分,場均得分只有歷史最低的62.6分,也創中國男籃奧運史上最低排名。

小組賽收官戰上的,35歲的老男孩王治郅奉獻一記滑翔扣籃,為自己的奧運之旅划上句號。

與此同時,劉煒、朱芳雨、王仕鵬這些熟悉的名將,也完成了自己奧運會的謝幕之旅。

易建聯在這一屆奧運上已經拼盡全力,他場均拿下14.8分和10.2個籃板,不僅是中國男籃得分王,也是賽事的籃板王。

儘管整體實力不濟,在小組賽面對西班牙之時,在大小加索爾和伊巴卡組成的NBA球星內線群的圍剿下,易建聯爆砍30分12籃板,對抗中絲毫不落下風,讓人印象深刻。

中國隊主帥鄧華德在賽後發布會上含淚說出了「這是中國男籃最艱難的時候」。

這一句話也意味住中國男籃正式進入了以易建聯為絕對核心的重建期,易建聯也需要再做得更多。

2013年的亞錦賽兵敗馬尼拉,更是球迷們不願提及的回憶。

8強戰,中國男籃小組賽輸韓國再輸伊朗,淘汰賽上更歷史性地敗給了台灣省隊,無緣4強創38年最差戰績,無緣2014世界盃。

在2013年亞錦賽開打前,易建聯就意外受傷了。

時間不等人,輿論不容人。

首戰和韓國隊的比賽,易建聯就決定打封閉,繼續上場。之後的比賽,易建聯也一直是帶傷出戰。

整個比賽下來,易建聯交出了17.4分+6.6籃板的數據,不算特別驚艷,但是能堅持完整屆亞錦賽已經很不容易了。

中間兩年對於易建聯來說,壓力非常大。

向來不會公開發表自己不滿意見的阿聯,選擇在記者面前隱含地透露了自己心聲與建議:能不能不要在每年夏天的熱身賽給我們找一些臨時拼湊起來的弱隊來練兵,這樣完全沒有任何意義。

2015年長沙亞錦賽,是易建聯完成救贖的一年,也是用實力讓質疑他領袖能力的噴子閉嘴的一年。

在長沙的家門口,在易建聯的帶領下,中國男籃重奪亞洲冠軍,並成功獲得2016年里約奧運會入場券。易建聯場均拿到16.7分、8.8個籃板以及1.4次助攻,並成功入選最佳陣容。

在半決賽對陣伊朗的比賽中,易建聯在快攻隔扣巴赫拉米的戰斧劈扣氣勢如虹,極為精彩,註定成為了男籃歷史上的經典一刻。

決賽上,中國男籃以以78-67戰勝菲律賓奪冠。

賽後的頒獎典禮中,阿聯終於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阿聯先說了一句這樣的話:我想感謝我的隊友,我為他們感到驕傲。

2016年里約奧運,易建聯帶領新一屆的國家隊男籃出征里約奧運會。

這是一支平均年齡只有23歲的年輕球隊,隊伍中的部分新人在國內聯賽已經開始暫露頭角,之如周琦、郭艾倫、趙繼偉。

很可惜的是,受制於經驗與實力,中國男籃在里約再次一場不勝。

阿聯場均上場32.8分鐘,砍下20.4分6.6籃板1.0助攻1.4搶斷1.2蓋帽,四項數據領銜全隊,其中20.4分的得分幾乎占據了全隊得分的三分之一。

哪怕在美國隊的內線面前,阿聯一樣交出25分6板的硬氣數據。

也許正是由於奧運會的出色表現,NBA洛杉磯湖人隊為阿聯重新遞上了一紙合同。

在打完最後一場小組賽之後,阿聯在鏡頭前,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都說路還長,走著走著就沒了,年輕球員必須想清楚自己的路該怎麼走。

里約奧運會,中國男籃的重建還沒完成,年輕球員尚未能接過大旗。

近兩三年間,主流對易建聯的評價開始轉變,掀起向阿聯道歉的風潮。

以往,大家只是習慣地把易建聯當男籃的遮羞布,這很容易忽略到他個人在領袖之路上的成長,也很容易忽略到他的長青到底需要付出多少的汗水。

大家也逐漸看清了阿聯帶隊戰績不佳的根因:個人職業生涯最巔峰的時候,國家隊整體實力卻處在歷史的最低谷。

這根本不是易建聯本人可以避免的問題。

尊重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2019年,是阿聯在國家隊的第15個年頭,也是世錦賽在家門口舉辦的一年。

時光荏苒,筆者,依然還記得當年阿聯青蔥的臉龐。

轉眼,阿聯已經是隊伍中最老的老將,卻還是隊伍中當仁不讓的攻防核心與精神支柱,筆者既感到驕傲、也感到苦澀。

欲承王冠,必承其重。很多時候壓力與情緒,易建聯只是默默內斂,轉為動力,我們無法相信阿聯是靠什麼讓自己能放鬆很少可以見到放鬆下來的球員。

在那一期節目中,最讓筆者深刻的鏡頭在節目的最後,阿聯說了一段話做收尾。

我想,這段話既是易建聯給後輩的勉勵與打氣,也是自己多年來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的輕鬆表達。

你必須要在心裏面深深地能夠懷著使命感與榮譽感去備戰,因為你也有機會為國家去爭奪榮譽,這是很大的機會,也是一輩子的財富,到你退役後可以又一種...怎麼說,那種吹牛的資本。

說完,阿聯似乎憋不住,笑了。

捕獲到這種易建聯輕鬆的笑容,真的是太難得了。

2019在家門口的世錦賽馬上就要開打了。

比起三年前的里約奧運,郭艾倫,周琦,王哲林等年輕人成長不少。

年輕人們,現在就是你們為自己、為老大哥增加吹牛資本的時候了,加油吧!

最後回到文章提出的問題:易建聯,算不算偉大的男籃領袖。

無論,你認不認可以下筆者的觀點,筆者都會尊重。

易建聯,是中國男籃歷史上擔任時間最長的核心,也是面對困難最多的核心。

無數的起與落,捧及踩,都不曾讓易建聯迷失。

他仍舊堅持籃球的初心,每一次為國出征也都竭盡了自己的所能。

易建聯的領袖之路,所帶來的榜眼力量,其實早已超越了籃球的意,只是沉下心的品客,或許才會看到。

易建聯,確實沒有憑一己之力給球迷製造出很大的驚喜,但是偉大二字,在我這裡,他擔當得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cR2WwBJleJMoPM31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