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真實案例告訴你:千萬別動你不該動的東西

2019-07-18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

每一條急救管理制度,都是經驗和教訓得來的!

我們先來分享幾個發生在急救物品、藥品方面的臨床案例:

案例1

某120急救站,搶救箱是急救隊員每次出使急救任務時的基配。值班護士班班交接,以備不時之需。由於搶救箱使用時隨時都有可能打開,故而各班護士並沒有給搶救箱上鎖,而是把急救箱子上的搭扣扣上而已。

平時,不出車的時候,急救箱就放在護士站的檯面上,一旦有120急救任務,急救隊員掂上急救箱就往救護車上跑。因為,救護車車廂里的溫度隨著外界氣溫變化而變化,根本不適合急救藥品的管理需求,這也是護理人員把急救箱掂來掂去的直接原因。

久而久之,急診科醫護人員,就是包括臨近科室人員,也都知道急救箱及其箱內物品的概況。

案例2

一次,科里的N醫生收到快遞,那股子興奮勁兒,可急著拆快遞,沒有破拆工具,這個快遞包裹又粘的可真結實!

情急之下,N醫生想起一旁檯面上的急救箱,裡面有剪刀,箱子又不上鎖,搭扣一摳就開,就「啪啪」打開箱子,拿了剪刀就跑去拆快遞……

這邊,N醫生沉浸在拆快遞收貨的快樂中,卻不料這邊剪刀剛拿走,120急救出車指令就響了。出車護士接到指令,掂起急救箱就往車上跑,救護車立即啟動,向著呼救現場疾馳而去!

這是一起車禍傷,傷者下肢出血,疑似骨折,傷者的褲子都撕爛了,出車的醫護人員現場查看傷者傷情,出車的M醫生習慣性問護士要剪刀,想剪開傷者的褲腿,查看傷勢,值班護士找遍整個急救箱,也找不到備用的剪刀,最後,只好打開一個清創縫合包,就為用一把剪刀,剪開傷者的褲腿……

案例3

急救護士小A今天是出車班,她交接了急救箱,就去忙其他的事務去了,留下可攜式小氧氣瓶、急救箱在工作檯上備用,這是科室醫護人員都知道的工作常識。

急救箱為隨時投入急用,並未上鎖,只不過需要在打開箱子後,要及時把箱扣扣上,以便出車時掂上就能往車上跑,不耽誤急診患者的急救之用。

科里新輪轉來一個年輕醫生小劉,他為了熟悉搶救箱裡的急救物品和藥品,就打開急救箱,把箱子裡的物品、藥品巴拉了一遍,記住了都有哪些物品藥品,這些東西都放在了哪裡。然後,就合上急救箱箱蓋,就去到診察室里忙其他的了。

突然,120急救出車指令下達!呼救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聞訊而出的急救護士小A聽到出車指令,跑過來掂起搶救箱就往外跑!

可誰知,急救箱箱蓋蓋上了,箱扣卻未扣上,急救箱被掂起後,箱蓋散開,箱子裡一干用物「嘩——」地閃了一地,玻璃安瓿、鹽水瓶爛的爛,破的破,無奈,急救護士小A只好蹲在地上進行清理、呼叫別的同事過來幫忙,不然,這急救任務沒有急救箱可不行!

案例4

急診科醫生老王有個熟人來到急診留觀室輸液,老王開的藥拿回來之後,王醫生又想給患者靜脈注射5mg地塞米松,可患者已經躺在病床上,紮上針了,王醫生又不想去藥房裡跑腿,科室備用藥里也沒地塞米松針,知道搶救室里的搶救車裡備有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王醫生就對值班護士說,你先給他用上一支地塞米松,回頭我給你補上……

王醫生回頭就把這事忘得一乾二淨,由於這次動用地塞米松不屬於搶救,值班護士也未做到事後及時催促醫生補足藥物。兩個小時後,醫院三級質控組質控人員下來檢查,查出急診科的搶救車裡少了一支地塞米松注射液,劈頭蓋臉的批評值班護士交接班時是怎麼交接的,急救藥缺了都不知道補……

這就是我們今天強調:為什麼「非搶救時不得動用搶救物品」的根本原因!

為什麼搶救室內的搶救車要貼封條?為什麼值班護士要班班交接搶救物品藥品?為什麼搶救物品不得外借,要隨時使之處於應急備用狀態?為什麼「非搶救時不得動用搶救物品」?這就是明證,這就是答案。

每個值班護士在交接急救車和搶救箱之後,就責任在肩。每個醫務人員也要明晰搶救物品、急救箱、搶救車的重要性,非搶救不得動用搶救藥品和物品!

這是護理人員工作中的規矩,同時,這也是一條急救之鐵律!

來源:「華醫網」公眾號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