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虛體形式分隔空間
利用人們主觀心理感受
界定一個不定位的空間場所
介面分隔而藏有聯繫
使視線可達而路線不達
增加動態路線趣味性
增強不同空間的景觀滲透
通過這一理論,設計師採用不同的虛體介面元素對空間進行分割設計和限定,創造出更多富有靈活性與創新性的景觀空間,實現各種虛體介面造景。
柱列介面造景
柱列限定空間,每兩個柱子間都會形成一個虛體垂直介面。通過視覺的完形,產生虛體垂直介面,且柱體作為線性因素參與空間構成,可以柔化過渡空間。
而虛體介面分隔了兩個相鄰空間,不但可使其保持良好的相對獨立性,也可使虛體介面的兩側空間得以利用其鄰界空間,步移景異,增加景觀空間的趣味性 。
景框介面造景
透過特設門洞或窗口或天井去看某一景物,使得被看景物若似一幅畫嵌於框中,由於是隔著一重層次去看,更顯得景致含蓄而深遠。
框景成畫
同時不同的空間可通過這個框相互滲透,介面虛形面積越大,空間相互滲透性更強。
鏤空介面造景
鏤空介面本身有景,界內界外之景又互為借用。介面間富有秩序的虛體隔斷,保持了景觀一定的連續性又依次有所變化,創造了層次豐富的空間景觀。
花草樹木,透過鏤空花窗、屏風,或隱約可見,或明朗入目,似隱還現。鏤空設計與山水畫面的介面景觀,營造出「白雲深處有人家」的清新淡雅。
更有光影迷離斑駁,移動間幻化出不同的光影效果,時隔時透,忽隱忽現,產生有趣的視覺美景。
透視介面造景
透視介面由完整的實體形態作承載,實體形態空間的材質多為可透視或反射性的材料,如玻璃鏡、鏡面不鏽鋼、塑料等。因其透視效果、反射角度及色彩形態的不同,而塑造出各種有趣的足以亂真的虛空間。
素色的,透明的,是靜謐的光陰流轉、歲月靜好。
多彩的,炫麗繽紛的,像穿越了時界空間,奇幻虛無。
水介面造景
水面也具有透視性,作為一種虛擬介面,由於活動基面的缺失,它不可承載人的運動,主要通過人的視覺體驗產生。形同虛設的水介面,由於其特殊性,使得它成為在景觀設計中應用最多的虛體介面。
倒影波中,澄澈空明,令人胸襟漱滌,不著一塵。
垂簾水幕,有如"水風琴",水滴飛濺,造自然韻律,給環境帶來安寧和悠閒意趣。
自然介面造景
自然形態的介面包括山石、樹木、地形等,可作為介面隔斷,起到劃分界定空間的作用。借山石地形、樹木把單一的大空間分割殘若干較小空間,既可避免大空間的空曠、單調和一覽無餘,同時又保證空間的完整性。
山石地形、樹木形態豐富自然,用它們形成的空間介面,通常都可使被分割的空間相互延伸、滲透,形成較為模糊的分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