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記|80、90、00後,他們都一樣!

2020-03-17     漢新聞


疫情給生活按上了暫停鍵

疫情也給予我們很多人生的饋贈

溫暖這座城市的

是一個個平凡的人

一件件平凡的事

《城市日記》

記錄時間,記錄我們。


01

新生兒科護士吳萱

承擔時代賦予的責任

和作為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大批「90後」醫務工作者投身戰疫一線,成為披堅執銳、一往無前的青春力量。


武漢市第三醫院新生兒科護士吳萱就是其中之一,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她衝鋒在前,彰顯了青春擔當。

上午10點,吳萱穿好防護服走進病區,輸液、氧療、監護,不停地穿梭在病房間護理患者。

在隔離病房連續奮戰了近兩個月後,吳萱早已沒有了當初的緊張。來到病區工作,吳萱就像陀螺一樣來回忙個不停,不僅要給病人換藥、注射,還需要負責為重症病人喂飯、翻身……

新生兒科護士吳萱:我們能承擔來自武漢廣播電視台00:0001:57


02

小學生賀睿晨的「抗疫」日記

爸爸前線戰疫

女兒「小鬼當家」


《齊心戰疫共成長 ----武昌師生「抗疫」日記 》用第一視角,記錄在這個特別時期,武昌師生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這個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和成長經歷。

我是武昌區傅家坡小學五年級學生賀睿晨,我的爸爸是名聽力殘疾人,他在2009年因為一場病變導致雙耳突聾,目前是中南路街新民主路社區的一名殘疾人工作者。我的媽媽在我三歲的時候離開了我們,我和爸爸一起生活,一起學習。他既是我的父親,也是我的老師,更是我最好的朋友。


面對這場疫情,我的爸爸舍小家顧大家,成為了一名服務於社區居民的工作者,有很多居民,包括殘疾人在等著他去幫扶。他每天一大早就去社區上班,因為怕中午回家沒太多的時間換洗外套擔心會把病毒帶回家,所以他中午從不回家,他經常一大早就把當天的早餐和午餐給我準備好。

晚上爸爸回家了,他會先在門外清洗鞋子,然後脫下外套和長褲,趕緊換洗消毒,清理乾淨並換好睡衣後才開始給我準備晚飯。爸爸每天在社區和其他同事一起做好各項疾控防治工作,爸爸說,每天都能收穫居民感恩的話語和笑臉。


我每天會在他上班後,按時吃三餐,然後按部就班地開展各類學習和其他活動,並隨時跟爸爸通過QQ或者手機簡訊聯繫;學習上儘量做到認真而努力;生活上做到安全和小心,努力讓他安心和放心。

在每次和他聯繫時,我對他再三叮囑要他注意安全,要按時吃飯,要合理休息……搞得爸爸笑話我,說我像個唐僧,但我知道,其實爸爸對我的愛表露得很開心。

既然爸爸為了大家而舍小家,那麼我就要替他守護好這個小家,畢竟這個小家是屬於我和他的快樂港灣,舍小家而顧大家不僅僅是愛的延伸,只有武漢這個大家安穩了,我們每個人的小家才能快樂和平安。


再次看了那張爸爸送菜時的背影照片,雖然瘦弱,但也讓我感覺山一樣的偉岸和有力!我愛你,爸爸。我相信武漢一定能戰勝疫情!


03

快遞小哥汪勇 送行李、運物資

順豐為支援湖北醫療隊

提供返程行李免費寄遞服務


35歲的汪勇,是武漢一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小哥,從小生長在武漢,每天忙於打包、發快遞、送快遞、搬貨。然而,一場疫情改變了汪勇的生活軌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他做起了志願者。義務接送醫護人員、聯繫共享單車企業投放單車便利醫護人員上下班等,用他的話說,他是一個為醫護人員「組局」的人。


最近,汪勇又做了一件事。從3月14日開始,他負責順豐快遞給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免費寄送行李的項目,此時的汪勇已經是順豐快遞武漢市礄口區的分公司經理。


不限行李重量、不限箱子數量,也不限寄送時間。


汪勇說:「主要出發點就是,希望醫療團隊回去的時候輕鬆一點,不需要拎那麼重、那麼多行李。現在把他們用不著的冬天的衣服、鞋子等寄回去,還有用不上的消毒設備等先寄回去,讓他們回去的時候輕裝回家,一個背包、一個行李箱就可以。」

快遞小哥送行李、運物資 順豐來自武漢廣播電視台00:0003:36


時代賦予的責任與擔當

是衝鋒向前的青春力量

是舍小家顧大家的大愛

是不計報酬的知恩圖報

萬家燈火雖小,皆是溫暖

磨難過後,定會花團錦簇!


武漢廣播電視台出品

責編:沈佩楓

編輯:鄔玲

來源:武漢廣播全媒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oiM6XABiuFnsJQVvYT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