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樂部想借足協之手實現降薪 媒體:擊碎泡沫,讓中超回歸理性

2020-04-11   菱鏡頭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早在肺炎疫情發生之前,中國的足球俱樂部就已經對減薪、限薪產生了共鳴。如今,俱樂部希望中國足協出台減薪指導意見,實現減薪的目的。

去年年底職業聯賽會議上,足協向各俱樂部推出了國內聯賽本土球員及新簽外援限薪動議,多家中超俱樂部都表示新賽季將縮減或謹慎投入,減薪其實已是大勢所趨。如今疫情的發生,讓各俱樂部縮減開支起到了促進作用。

受疫情影響,一部分職業俱樂部投資人本企業主業(如房地產)嚴重虧損,但由於球員、教練員的合同,俱樂部單方決定減薪會構成違約,因此不難理解俱樂部主動找足協索求「減薪指導意見」。

中國新聞網評論文章表示,這次疫情捅破了中國足壇降薪的「窗戶紙」,金元泡沫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擊破。2019年中超球員人均年薪120.7萬美元,在世界足壇排名第6,然而高薪待遇卻與成績不成正比。

中新網指認為,金元之下大量球星加盟,讓聯賽更加紅火,但這更像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奢華,持續入不敷出給中國足球長遠發展帶來隱患,今年年初多達9支球隊的退出就是「併發症」。疫情之下,這次減薪將會是中國足球回歸理性、去泡沫的一大里程碑。

據《天津日報》報道,對於疫情下降薪提議,有俱樂部高層向足協表達了疑問,假如說球員踢30場比賽,工作量沒減,如何說服球員減薪?還有一些小俱樂部擔心,降薪會導致隊內主力球員被大俱樂部挖走。

據《北京青年報》報到,足協可能會根據球員、教練的薪水來進行「分級」,從而制定不同的減薪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