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追星,家長如何引導?

2020-01-02   春花育兒

青春期是一個問題爆發的年齡階段,除了叛逆之外還有很多其他令家長苦惱的問題出現,比如說追星,追求名牌,家長擔心孩子將心思都放在了這個上面,從而會影響學習。

但是作為家長首先要想一想,自己追星嗎?自己喜歡名牌嗎?其實能夠得到大部分人肯定的回答。以致於有的時候家長教訓孩子,孩子就會反問「您不也是喜歡名牌,有喜歡的明星,為什麼我就不可以。」每次說到這點的時候,家長就會以「我是大人」「我們有分寸」來搪塞過去。

但其實,父母在和孩子討論追星和名牌問題的時候,首先就先要肯定孩子這種心態是正常的,沒有必要全盤否定,尤其是家長自己也追星或者喜歡名牌的,更要先理解孩子這種心態,然後再講分寸,這樣會比較有效。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一味的強調,要將精力都放在學習上,或者一直打擊孩子的需求,其實教育起來是很難成功的。



1. 追星追名牌對心理成長的功能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其實就是不斷尋求認同榜樣的過程,孩子小的時候是父母,動畫片繪本里的人物,然後是老師或者學習好的同學,進入青春期之後就會是明星,他們代言的名牌就是自己要得到的東西。

這與青春期孩子的內心發展變化有很大關係,他們想從父母那裡獨立出來,對父母會出現「去認同化」心理的傾向,不想和父母一樣的結果就是,找個別的對象來尋求一致。

這個人可能就是閃閃發光的明星,這個時候的孩子強烈想要自己成為某個理想化的人物,而明星的上進,努力也都是孩子想要成為的樣子。

明星就是孩子內心投射的出來的結果,追星追偶像對於他們來說想要成為一個理想的自己是有幫助的。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每個民族,社會都會有這樣的傾向,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徵,雷鋒也是偶像,軍裝也是名牌,數學家,教育家,勞動楷模都是人們的「偶像」。

青春期孩子追星其實還有其他的好處,當孩子將偶像的照片放在隨處可見的地方時候,其實就是把青春期性衝動有了投射對象,對於他們內心也有一定的解壓作用。其實追星不是什麼壞事,明星的努力就是孩子前進的動力,出問題的都是沒有分寸感導致的。

輕度追星追名牌不會影響生活,父母不需要干涉,重度追偶像的同學就會影響學習和生活。一部分是因為受到了挫折,自己無法擺脫,就會讓虛幻的偶像成為理想的自我,這些情況大多數都發生在和父母情感連接很少的家庭環境中。



父母看到這種情況之後,要意識到他們的情感需求,是不是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愛少了。把追星當做生活,分不清現實和理想,這往往發生在親子關係高度融合沒有分化的家庭中,小時候孩子的情感完全活在父母當中,青春期就會把自己完全融合在虛幻的明星那裡。這是家庭親子關係的失敗導致的。

已經不是簡單追星分寸的問題了,而是家庭關係出現問題,需要尋求專業幫助。

2. 孩子追星父母焦慮的原因

有時候孩子追星其實是在恰當的範圍之內的,但是父母卻過度的焦慮,父母這種深層的心理壓力就是源於孩子追星自己有種被拋棄的感覺。

親子血脈相連,關係自然會有融合的部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他們想要脫離與父母之間融合的部分,父母就要適應孩子要離開自己帶來的不舒適的感覺。

當孩子對父母說話不聞不問,而對非親非故所謂明星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和聯結的時候,就會引發父母強烈的被拋棄的感覺。

其實父母在管教孩子追星的問題上,不要帶入過多的自我意識,避免因為個人情緒帶來的強烈反應。這樣只會讓孩子理自己越來越遠。

3. 父母如何正確應對和引導

當家長明白了上面道理的時候,身為父母面對追星孩子的時候,正確客觀的溝通很重要。偶像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榜樣,家長可以利用他們追星的心態來引導孩子走向更好的方向。

化偶像為榜樣,認同孩子的做法,和他們一起分享偶像值得喜歡的地方,家長還可以這樣說「你喜歡這個明星,我們都理解,但是現在家裡沒有更好的條件來支持你喜歡明星,你可以自己努力奮進,將來有了更好的經濟條件之後,才能和偶像離得更近,」又或者孩子喜歡的是外國明星,那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多學習一門外語,從而更好的讓孩子理解明星的語言。



當孩子感覺自己追星沒有得到否定,反而被父母支持,自己內心被成功投射出去的時候,對父母的反彈就會大大減少,這個時候父母再和孩子談明星的努力,正面積極形象的時候,引導孩子把偶像作為榜樣。

父母越放鬆對孩子的控制越少,青春期的問題爆發的就越小,當孩子感覺能夠輕鬆做自己的時候,他們就不需要靠理想化的形象來表達自己,這樣追星的問題就會得到緩解。自然而然的孩子就能分清楚現實和理想之間的界限。

父母要接受孩子終究要離開自己的事實。孩子在追星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從心理上從父母那裡撤離的一個過程。父母在內心上面要覺察到這一點,這樣對他們追星就不會情緒反應很激烈了。

當孩子感覺父母在心理上同意自己撤離的時候,他們的反彈就會慢慢減少。

總而言之,追星追名牌的本質是孩子在青春期想要尋求獨立的一種內心投射,孩子想要藉助明星來理想化自己,當孩子把追星當成生活全部的時候,就說明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是有問題的,需要求助專業機構的幫助。

當孩子慢慢長大,父母有種被拋棄的感覺,這是一種本能的心理反應沒有什麼對錯,不要讓這種情緒影響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更不要爆發強烈的控制欲,想要獨占孩子,限制他們的行為,越不讓孩子追星孩子反而可能會更加激烈的反抗。

要學會理解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了認同,這樣孩子反而會放棄過去的執著,逐漸回到現實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