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巴圖
12月28日,農曆臘月初三,星期六,冬日暖陽。按照計劃,我走拍西苑路。下午,兩點半,從牡丹城出發,一路向西,五點左右到達耐火廠,然後沿武漢南路到聯盟路返回。
西苑路是洛陽市非常有名,被網友稱為最有文藝范兒的一條道路。這條道路上科研院所、高校比較多,比較有名的是第十設計院、第四設計院、有色院、725所、拖研所、耐研院,洛陽工學院,洛陽科技職工學院。還有上世紀90年代非常著名的洛陽亞細亞、上海市場。
我從1988年大學畢業分配到洛陽,有十多年在澗西工作和生活的經歷,還有一些高中同學在西苑路工作。因此,對這一片較為熟悉。匆匆走過西苑路,寬闊的道路,高大的法國梧桐樹,安度晚年的老人,朝氣蓬勃的學生,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走拍拍,留下時光印記。感謝柴文、了了、干宏、欣欣、尚留永等老師的配詩,為美篇增添了光彩。
西苑路,西起武漢路,東接太原路,是一條雙向路,兩條路中間有寬闊的隔離帶。其中,太原路和天津路之間是著名的牡丹廣場。行道樹主要為法國梧桐,約3600米,是洛陽上鏡率最高的路,號稱洛陽最美的路。
原第十設計院,現在是洛陽牡丹婦產醫院。
第十研究院是我國唯一一家從事軸承工廠設計的國家甲級設計研究機構。在軸承行業規劃和政策研究、廠礦規劃、企業技術改造、工程諮詢、軸承加工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以及專用設備的研究開發等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美倫大酒店
洛陽有色金屬加工設計研究院(LINp),成立於1984年,是中國唯一以有色金屬加工行業規劃、工程設計為主業的綜合性設計科研機構。
拍西苑路
柴文
走馬觀花拍西苑,
西苑法桐欲摩天。
摩天樓上望長街,
長街兩行產學研。
牡丹廣場位於洛陽市澗西區西苑路南部,原為澗西街心遊園。廣場長750米、寬96米,占地7.2公頃。呈帶狀東西走向,西高東低,分西苑路為南北街道。東映洛陽首屈一指的百米建築「牡丹城」及老字號的友誼賓館;西與天津路交匯;南臨以冶金部洛陽有色金屬設計研究院和機械部第四、第十設計院。北有澗西區委、新友誼大酒店和友誼賓館。外圍是高新技術開發區、澗西工業區及華陽廣場商業區。
吉安北街,原洛陽市二中入口。
牡丹廣場地鐵站,不僅是兩條地鐵線的換乘站,還集合地下商業、停車場、地鐵主變電站等功能。由於周邊密布商業區、大型酒店等設施,在該站周邊地區配套設置了16個外接出入口,同時地面還建有10個出入口,在我市地鐵系統中相當於一座樞紐站。設26個出入口,在全國所有在建和已投用的地鐵站中,僅次於無錫地鐵三陽廣場站,位居全國第二位!這是洛陽地鐵牡丹廣場站在全國地鐵站建設中的一個排序。
這一片,較早的高層
七絕.西苑路
了了
當初皇室後花園,
幾筆雕修更好看,
今引池南亭北客。
同心繡織大營盤。
江西路。我到洛陽工作的第一站。1988年6月27日,大學畢業,上午拿到派遣證,坐火車到洛陽,下午3點多到這兒。往南走約3里地,到淺井頭村附近的培訓中心報到。然後在此工作到1990年2月,居住到1998年。兒子1997年出生在澗西,當時經常推著童車到牡丹廣場。無數次走過江西路這條街,有個55號糧店,我們早些年去買糧買油,印象深刻。
西苑路牡丹廣場路北是友誼賓館、新友誼大酒店、澗西區委區政府、軸承廠醫院(洛陽市第六人民醫院)。
西苑路牡丹廣場路南有第十設計院、有色院、第四設計院。
清平樂 四游澗西
欣欣
澗西怎好?莫道詩文少。
綠蔭肥草爭相言,故事各個獨到。
一個人做嚮導,惹千萬人滔滔。
霧滿風卷爛漫,更喜痴情不老。
到了天津路。往北是軸一小、軸承廠俱樂部、洛陽軸承廠;往南是南山,有軸承廠家屬區。
今天的擁堵是為了明天的通暢。
提及西苑路,曾有老洛陽人這樣稱讚「西苑路,是一條氤氳了詩意的路。」 西苑路之所以是一條林蔭大道,是因為路邊栽的全是法國梧桐樹,西苑路是並排兩條路,這樣就有了四排梧桐樹。梧桐樹高高大大,挺拔向上,樹枝相互接連,向上看只能看到綠色的樹葉和從樹葉縫隙中露出點點的天空和零碎的陽光,為行走在它下面的人呈上一片與世隔絕的世界。
1988年,在這兒附近的公交站,偶遇新安老鄉、在澗西區政府工作的龔士范,相談甚歡。那幾年去他家拜訪過多次,阿姨是市二中老師。
西苑路之名源於西苑。相傳,西苑是隋煬帝營建東都洛陽時所建的皇家園林,建於公元605年5月。隋時,又稱會通苑,它是我國歷史上最為華麗的園囿之一。北至邙山,南抵伊闋,西邊一直到今天新安境內,周圍二百餘里,如今在其舊址上的西苑公園和牡丹公園僅占其很小的一部分。西苑南部是一個水深數丈,方圓十餘里的人工湖,湖上建有方丈、蓬萊、瀛洲三座仙山,高出水面百餘尺,相隔三百步,山上錯落有致的亭台月觀,內置機關,或升或降,時隱時現,有若神變。
這條街的雕塑很有藝術氣息。多年前,好多老年人認為太超前,褒貶不一。
棚戶區改造,民心工程
理髮3元
與老年人聊下天,拍一張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作為重要的重工業基地的洛陽,西苑路兩邊的這些法國梧桐,也都是在蘇聯援助時期種的。他們在這裡真正土生土長了半個世紀,春秋和冬夏,佇立著,守望著洛陽城白天的喧囂與夜晚的靜謐,榮辱相伴不離不棄。而在洛陽這座城市,恬靜,溫馨,和諧,悠閒,慢節奏,這也許就是家的感覺。
城市也一樣,街頭的老年人比較多。
湖南路口,菜市場很出名。通往景華路。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成立於1961年,隸屬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艦船材料與工藝及應用性研究的軍工科研事業單位。2019河南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第53位。有老鄉,曾去過725所南昌路院多次。
看看誰題的名?
隨拍
上世紀90年代,這個一片的家俱,尤其是沙發製作很有名。曾聽一個老闆講:你到馬路對面的金夢家俱城隨便還價,到我這兒,只收一半錢。
西苑路上的法桐之所以比別的道路兩旁的法桐高,是因為2007年的時候進行過一次修剪。當時,因為要在路中間的綠化帶里種植2000餘株牡丹,就對西苑路上的法桐進行了一次大修剪,將樹冠抬高,這樣做能保證樹下綠化帶里的牡丹通風、透光。經過這次修剪,西苑路上的法桐樹幹變得又直又高,更加挺拔。
這一片,過去屬於郊區工農鄉唐村
到了青島路口,東南角現在是天奧家居,過去曾經是有名的亞細亞商場,以後變身金夢家俱城。
老洛陽麵館,生意挺好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50年),姒姓,伊氏,名摯,生於莘國(河南杞縣,一說山東曹縣,一說河南洛陽) 。因其母居伊水之上 ,故以伊為氏 。夏末商初政治家、思想家,商朝開國元勛、道家學派創始人之一、中華廚祖。
洛陽老雒陽飲食博物館。2013年11月2日,反映飲食文化的專題民營博物館——洛陽老雒陽飲食博物館正式開館。該博物館位於澗西區青島路與西苑路交會處,洛陽老雒陽飲食博物館館長王天喜介紹,作為我市經省文物局批准設立的專業性博物館之一,其中有不少是我們平時難得一見的老祖宗吃飯的家什,讓人感受到中華飲食文化的淵遠流長和博大精深,飲食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洛陽老雒陽飲食博物館展出面積約560平方米,共收藏了與飲食文化有關的藏品623件。這些藏品,均是通過長期的積累與收藏,經過多方淘漉、重點採擷、分門別類遴選出來的。藏品從夏、商、周一直延續到今日,其場館面積之大、歷史跨度之長、館藏展品之多,堪稱我省同類博物館之最。
2002年,上幼兒園的兒子曾念「青鳥路」,邊上幾個民工很認真地糾正:「不對,應該念青島路」。
原上海市場步行街
上百大樓,金鑫珠寶城,多少澗西人的回憶!
拐入背街看看。
二十多年前,經常來這兒逛,在背街吃飯。自從西苑路大張超市遷走,這一片蕭條不少。
8路車,從西關到蓬萊路武漢南路口,橫跨老城、西工、澗西3個區。從票價5分起,現在仍是1元。多少洛陽人坐過,滿滿的回憶!
祖孫樂,隔輩親。
牡丹路,印象深刻的是牡丹公園、工農鄉政府、二手自行車市場
拖研所,有主席塑像
洛陽拖拉機研究所集發動機及零部件研究、開發和產業化推廣為一體,聯合國內多家發動機零部件生產企業形成的產業實體。 主要產品包括動力機械、運輸機械及其零部件。長期與一拖集團內部企業進行技術合作,與相關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為客戶提供其產品在中國一拖集團內部的技術推廣、代理銷售業務。
牡丹公園。位於洛陽市澗西區國營大廠、科研院所和商貿中心,東連牡丹路,南臨西苑路,北、西同郊區工農鄉唐村為鄰。牡丹公園始建於1956年,是在隋西苑遺址上規劃建設的以洛陽牡丹文化為特色,應用現代園林建築風格融水上娛樂、休閒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休憩公園。牡丹公園自1983年舉辦洛陽牡丹花會以來是洛陽主要觀賞景點之一,是河南省洛陽牡丹燈會主辦單位,是「晝賞牡丹夜觀燈」最佳觀賞景區,曾經舉辦過多屆洛陽牡丹燈會和大型文化廟會。
洛陽院士榜。目前,洛陽已有6名本地工作的全職院士。分別是: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為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陳俊武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分別為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李俊賢院士、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王夢恕院士、解放軍總參工程兵科研三所顧金才院士、解放軍總參工程兵科研三所任輝啟院士和中國空空飛彈研究院樊會濤院士。
孝順的孩子
牡丹公園南門
看慣了西苑路的綠蔭,見證了西苑路的變遷,西苑路路邊曾經的明溝不再,花壇中間增加了雕塑,曾經有調皮的人在雕塑上做過手腳,曾經有市民因為園林工人修剪西苑路的樹冠提過意見,多有不舍。西苑路,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而不斷發展,一些新的建築已經傲然挺立,早已不是昔日舊模樣了。
這附近有耐研院家屬院,我有兩個高中同學,以去過他們單身樓多次。這一次,找不到了,難道是拆遷了?
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簡稱洛耐院)是中國中鋼集團公司(簡稱中鋼集團,英文縮寫SINOSTEEL)所屬的科技企業。洛耐院始建於1963年,隸屬原冶金工業部,是中國耐火材料專業領域唯一的大型綜合性研究機構,也是我國耐火材料行業技術、學術、信息及服務中心。1999年轉制為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最具實力的高科技型耐火材料企業。
西工飯莊七分店
烤紅薯
城中村
東方醫院,原拖廠醫院,現為河科大三附院。洛陽東方醫院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西苑路36號,占地面積約54畝,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是一所集醫療、預防、康復、科研、教學、社區衛生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是洛陽市醫保定點單位。2018年12月4日,被國家衛健委公布為首批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
東方醫院裡曾有一個新安老鄉,從河南大學醫院調回,以前很熟。
漫遊西苑
文/干宏
輕風徐來冬陽暖,
澗水伴我訪西苑,
道旁梧桐葉染金,
小區樓宇接天藍。
清清湖水映祥瑞,
群群雪鵝逐遊船。
隋帝雲端探身望,
願返故園不扮仙。
2019.12.28.
街上年輕人較少,多拍幾張。
河科大老校區(西苑校區)。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52年的北京拖拉機工業學校。1956年,應國家工業基地建設布局的需要遷至洛陽,後更名為洛陽工學院,隸屬於國家機械工業部。
學院前身——洛陽拖拉機製造學校(1952年8月—1958年8月);洛陽工學院(1958年8月—1997年12月);200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為優化全省高等教育結構布局,報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洛陽工學院、洛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河南科技大學。
楊姓高中同學,從吉林工大畢業,到洛陽工學院上研究生,又到西北工業大學上博士,回河科大任教授。所以,這個學院以前進過多次,媳婦特別羨慕裡面的操場和食堂。
朝氣蓬勃的大學生
青滇路口
時尚美女,拍糊了
原來的工學院研究生院,進去過多次。
不好意思拍正臉
有了大型超市,許多路邊小店生存不易。
西苑路之美,在於她歷史文化的深邃,更在於現實的文化味道,書卷氣息,在於她的潔凈與文明。而西苑路自然風景之美,一個綠字了得,這一片遮天蔽日的陰涼,就如大漠裡的一片綠洲,足可以大書特書,值得留存。
西苑路實驗小學位於澗西區西苑路251號,始建於1958年,現有教職工66人,其中本科21人,大專45人。學校設2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1400人。
武漢路口
對這一片的印象是:早些年,路兩側有很多工人在打牌。
共青路,耐火廠門前這一段路。
中鋼耐火公司前身為冶金工業部洛陽耐火材料廠,始建於1958年,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項目之一,是洛陽「十大廠礦」之一。經過60餘年的發展,已成為集產品設計、研發、生產、爐窯設計、耐材配置、施工及系統集成服務為一體最具競爭實力的大型國有企業。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始建於1963年,隸屬原冶金工業部,是中國耐火材料專業領域唯一的大型綜合性研究機構,也是我國耐火材料行業技術、學術、信息及服務中心。
1988年,進過這廠,以後無緣參觀。
往北尋找領導人故居,暫未開放。
《初心難忘,信念永恆——回憶父親在洛陽耐火材料廠的日子》中回憶:「我父親就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歲月,來到洛陽,居住在洛陽耐火材料廠職工宿舍,在這裡度過了一段清苦、平凡,卻又十分溫馨的時光。」「父親那博大的胸懷,寬厚的氣度,百折不撓的革命意志,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贏得了工人同志們的愛戴,他們感覺到這是一位『好老頭』,是一位真正的『老革命』」。
「在洛耐期間,我父親對左鄰右舍的工友們十分關心,常常拿出錢來接濟生活困難的職工。」「而左鄰右舍的工人師傅們,也對我們一家十分關心,爭著幫我們家干一些力氣活,象買煤、買面、打蜂窩煤這樣的活兒都被這些工人師傅和他們的孩子『承包』了。」「在曾經有過的艱難歲月里,父親從來沒有忘記自己走上革命道路的初心,從來就沒有讓理想和信念在心中放下,他常常教導我們,一定要相信黨,相信人民,才能獲得永恆的力量源泉!」
路邊寫作業的小朋友,三年級啦!
1995年左右加蓋的「廠改房」
終於拍到一張著廠服的洛耐工人
從武漢南路往南,準備從聯盟路返回。
耐火廠醫院,現為洛陽市第七人民醫院。以前來這兒看過病號。
往南,南村附近,明顯繁華。
送外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