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公務員機關,有的人是公務員,有的人是事業員工,為什麼?

2022-10-12   卿晨說教育

原標題:有些公務員機關,有的人是公務員,有的人是事業員工,為什麼?

公務員是鐵飯碗,可是很多人都發現,一部分公務員機關,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公務員。有的機關幹部,具有行政編制,身份屬於公務員。還有一部分機關幹部,僅僅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身份是事業編制。甚至,在有的公務員機關,還有的工作人員,身份是企業員工,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現在很多公務員機關都存在的混編混崗問題。

很多人以為,公務員機關的員工,一定都是清一色的公務員。但是,實際上,很多公務員機關有,自己的直屬事業單位,甚至還有自己的直屬企業。比如,一部分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擁有自己的賓館或印刷廠。這些賓館和印刷廠的員工,在沒有完成事業單位改革之前,很多人的身份都屬於是事業編制。又比如,有些公務員機關,下面還有雜誌社。雜誌社在改制中,改成了企業,員工的身份就變成了企業身份。不管是事業單位還是企業單位,由於他們的主管單位都是公務員機關,企業工作人員就有可能被公務員機關抽調使用。

小編所知道的一個公務員機關就存在這種情況,這個公務員單位,下面有事業單位,還有企業。因此,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員工,都經常被抽調到公務員機關使用。

為什麼公務員機關要抽調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人員來幫忙呢?實際上,公務員機關「人少事多」的現象,一直都存在。很多公務員機關,要麼編制不多,要麼雖然有編制,卻因為這樣的那樣的原因,沒有足額配齊幹部。再加上近年來公務員機關承擔的工作任務越來越多,很多公務員都忙得疲於奔命。因此,就打起了下屬事業單位和直屬企業的主意,從下屬單位抽調人員來開展工作,因為抽調下屬單位的員工,根本不需要負擔額外的工資,成本為零。

公務員機關從下屬企業或企業單位抽調人員,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呢?這就形成了混編混崗。公務員機關存在混編混崗,最明顯的一個問題是,導致機關會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比如,大家都在公務員機關上班,但是,有些人拿的是公務員的工資,有些人拿的是事業單位的工資,現階段,事業單位人員的薪資待遇,普遍沒有公務員高。在這種情況下,拿著比公務員更低的工資,卻和公務員在同一個屋檐下幹活,甚至比公務員還要乾得多,這就會導致很多事業單位的人員心態不平衡。因此事業國家現在下大力氣清除機關混編混崗。對此,你怎麼看?#事業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