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生活,一定有這4個自由

2022-03-15     小丑哥哥侃娛樂

原標題:幸福的生活,一定有這4個自由

這裡是「月兒的平凡世界」,一個專注個人成長的專欄。

什麼樣的人生是幸福的?

是隨時都有選擇權利的人生。

我們做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擁有更多的選擇,拓展更廣闊的的生存空間,體驗無數的可能性,然後才能找到真正熱愛的生活。

NO.1

情緒自由

情緒穩定的人常常更有責任感、做事更靠譜,所以情緒穩定成為了在選擇朋友、合伙人、戀人等方面的重要標準。

而人們常常對此有誤解,在刻板印象里,情緒穩定就是永遠不會生氣、不會著急、一絲不苟。

為了貼近這個設定,人們開始壓抑情緒,即使極端憤怒也要強力壓制,即使強烈不滿也要笑臉相迎。

一旦沒壓住,就會用「不成熟」「不自控」來否定自己。

這不是情緒穩定,是自虐,是許多心理疾病的源頭。

情緒穩定的第一步應該是情緒自由,我們充分理解所有日常生活中的情緒,並承認它們的合理性。

生命進化過程中產生的一切機能都有自己的合理性,連我們覺得最沒用的闌尾,都是腸道有益菌的「庇護所」,更何況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情緒。

快到Deadline但任務還沒完成,因擔心無法遵守契約而焦慮是正常的;

戀人最近對我冷淡,因覺得TA可能會離開我而害怕是正常的

……

一味壓制情緒只能是適得其反,

我們需要解決的不是情緒,而是導致情緒產生的那個問題。

而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先承認「憤怒」的合理性,擁有「憤怒」的自由。

NO.2

婚戀自由

距離打破包辦婚姻的封建習俗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人們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婚戀自主權,但是距離真正實現婚戀自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社會上充斥著「因彩禮談不攏被娘家人棒打鴛鴦」「過年被迫7天相親30次」等新聞,

年輕人在心底里反抗,但無法抗拒來自父母和傳統風俗的壓力。

以彩禮為例,9成的彩禮是由女方提出的,而當娘家人對彩禮不滿意的時候,有6成的女性聽爸媽的決定。

獨立不僅是錢的獨立,也是敢於和自己的家庭保持距離,敢於對自己不認同的事情說「不」。

我不倡導為了愛情盲目付出,也不倡導為了追求所謂愛情鬧到要和父母斷絕關係的地步,但我們必須意識到婚姻和戀愛中,我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關者。

碰到催婚,他們催他們的,但我有自己的節奏。

碰到父母不同意,他們有他們的意見,我可以聽取,但我有自己的決定。

NO.3

收入自由

在現今這個向錢看的社會裡,沒有錢就意味著沒有話語權。

為什麼我不呼籲財務自由呢?

因為作為普通人的我知道,前半生勞碌也未必能保證以後衣食無憂。

近期股市動盪,也讓我對「投資實現財務自由」打上了大大的問號。

避免不切實際的幻想和無限度的焦慮,在思考如何過好這一生的議題下,不如從我們能夠做到的收入自由說起。

收入自由是人獨立性的彰顯,也是受到尊重的起點。

每個人都應該發展自己的本事,你在家裡就是一個專用資源,被家庭使用,你在外邊工作就是一個通用資源,被不同公司使用。在哪裡會更安全一點呢?讓一個人認可你,很簡單,談一場戀愛就可以了,但是很危險,你要得到許許多多人的認可比較難,但你一旦做成了,就比較安全。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我們的婚姻》,展示了幾種不同類型和心態的全職太太,她們無一例外陷入到了「價值不被丈夫認可」「沒有金錢支配權」的困境。

靠山山倒,靠人人走,沒有收入自由的人,沒有辦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NO.4

想像自由

每個有理想的人都被人嘲笑過,那個憑藉現在的自己根本無法達成、需要投入極多時間和精力才有可能夠到的理想,在別人看來是個笑話。

你都28歲了還在談理想,丟不丟人?

有那個時間不如想像今天晚上吃什麼

……

他們在做的事情就是剝奪「想像」的權利,而我們要捍衛的是暢想未來的自由。

不要活成渾渾噩噩的樣子,不要過走一步算一步的生活,不要認為人間不值得。

人還是要有夢想的,萬一實現了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e5c0a6371b35824d2f3db04a9247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