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喝白酒,那作為一個中國人,可以說全國遍地是酒鬼,因為白酒文化的存在,只要你參加了工作或者生活上的各種酒席、飯局,那麼你肯定都免不了會喝上一些白酒。
不過雖說白酒在國內非常火爆,消費顧客也是出奇得多,而白酒作為高度酒的存在,想必比啤酒、雞尾酒等低度酒水,自然也是更容易「醉人」,不過就在大家都以為白酒是所有酒當中最易「醉人」的酒類時,卻有許多酒友表示:紅酒其實比白酒更「醉人」!
對此,許多人表示納悶,你一個紅酒度數不過10來20度的酒,憑啥說比40-50多度的白酒更醉人?這不扯嗎?而也有行家站出來表示理解,沒錯,紅酒確實比白酒更醉人,並且和酒精沒多大關係,原因就這3點。
原因一:紅酒內的雜質醇要比白酒多得多
由於我國國人喝白酒喝得多,而白酒一般也都是純糧釀造,所以一般在原料上沒有太大區別,唯一比較明顯不同的點可能就是「酒精度數」,於是白酒誰更「易醉人」這點來評判時,大部分國人自然也是優先按照酒精度數來進行判斷,不過這種判斷手法,對於國外興起的紅酒似乎並不適用。
由於紅酒釀製並不使用穀物糧食,反而大多數都是用葡萄為主料,搭配一些其他水果經過自然發酵而得出的果酒,酒水當中實際含量最多的並非酒精而是葡萄果汁,而經過葡萄發酵而得出的酒精實際含量不過10%到30%之間,其他都是各種雜質醇、酒酸、脂質等成分超過1000種,而這些雜醇雜質,喝多了後都特別容易引起「上頭反應」,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更醉人」。
而反觀國內大部分優質白酒,都是選擇的純糧食釀造,並且工藝大多比較複雜,雖然也是自然發酵,但是由於也有人工參與的蒸煮、蒸餾等步驟,整套程序走完後,其實酒水內的雜質基本上很少了,從而能夠得到這麼一款無色透明的「白酒」,因此白酒如果拋開度數來說,是遠遠不如紅酒「醉人」的。
原因二:紅酒喝得慢,不知不覺易喝過量,最終積累的「醉人效果」會更嚴重
由於紅酒本身喝起來味道也比較酸澀發苦,並不是很好喝,所以也不適合大口飲用,大部分人喝紅酒時都喜歡慢慢的品嘗,其目的就是細品出紅酒內的獨特果香,不過這樣做,後果同樣很嚴重,為啥?
因為你紅酒喝得比較慢,所以最終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喝了多少,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覺當中其實已經喝過量,而這些積累在你身體里的雜質醇也會一起發揮效力,從而導致最終你會特別的「上頭」,並且持續時間還會長一些,比喝一大杯白酒感覺都要更上頭一些。
原因三:可能是你不小心混喝導致
由於大部分酒友在酒場上喝酒更喜歡喝白酒或者啤酒,而哪怕桌上有紅酒,也是大機率還會再喝白酒或者先喝了白酒再又喝紅酒,這種做法其實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
因為白酒作為純糧釀製的高度酒水,與純葡萄水果釀製的葡萄酒本身所有本質上的區別的,並且白酒的釀製過程有加溫處理,所以整體酒質也比較穩定,而相反的紅酒由於主要是發酵反應,所以最終內部的活性成分是非常多的,如此兩種完全不同天差地別的酒水如果「混喝」,其不可預見的化合反應都是你不能承受的,並且紅酒內的活性成分也會加速白酒內的酒精吞噬你的頭腦,從而導致你最終更容易上頭,但由於你是後喝的紅酒,所以你會誤以為紅酒比白酒更「易醉人」。
其實不難看出,白酒在國內的地位還是要遠高於紅酒的,畢竟一個文化幾千年的白酒與一個後來的洋酒對比,怎麼說紅酒也是「毫無勝算」的,不過行家表示,市面上如今的假酒,勾兌酒也是越來越多,很多沒經驗的酒友小白經常容易花高價買到一些劣質酒,非常的難過,為此行家也是自髮式的推薦了一款他自己最近找出來也在喝的純糧低價好酒——國康1935。
這款酒別看沒啥名氣,其實酒廠始終堅持「茅台酒一致酒質」的理念早已深得人心,由於酒水在原料上直接毫不吝嗇的選擇了和茅台同源的茅台鎮特有紅纓子高粱,所以酒質自然上乘,另外此酒在工藝上也是嚴格參照茅台酒一樣的「12987」大曲坤沙古法工藝,所以如此天然釀製的酒水,在糧食香味上也是特別誘人,特別是此酒在製成之前還會特別搭配上10年窖藏的老酒進行特調,所以此酒其實在剛做好一剎那,便已經是一款「絕對老酒」。
另外此酒的色澤微黃誘人,揭蓋也是香味芬芳,讓人忍不住品嘗,入口香醇味美,綿柔爽口,滋味非凡,哪怕是一杯下肚,也絲毫不會辣喉,空杯隔夜仍能聞到純糧醬香,真是一款難能可貴的純糧美酒。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款酒的價格,這樣優質的白酒,價格竟只要百元左右,如此良心的定價,也是不少酒友打心底里折服,於是也是紛紛進行搶購和熱捧,如今此酒因為物美價廉,也是被許多平民酒友當做了家中常備的口糧酒首選,確實值得一試。
好了,那麼今天關於白酒和紅酒的知識文章就先分享到這裡,大家對此還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各抒己見。我是麟大官人,一個每天認真更新美食知識和技巧的博主,如果您覺得看完我寫的文章對您確實有一點幫助,歡迎您關注我每天學習更多知識,麟大官人非常感謝您的厚愛!美食的道路上一起加油吧!!
(本文由「麟大官人」原創製作,未經授權嚴禁搬運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