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內部長著兩個「腫瘤」,會「呼吸」,會分裂,會合體

2022-04-22     星空天文

原標題:地球內部長著兩個「腫瘤」,會「呼吸」,會分裂,會合體

地球內部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和活躍。

地球。 NASA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設立地球日的宗旨是為了保護環境。但雖然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我們對地球,尤其是對地球內部的了解並不比頭上的星空多多少。

澳洲臥龍崗大學的科學家3月30日在《自然》雜誌上發文認為,地球內部長著兩個「腫瘤」。在地質年代的尺度上,它們會改變大小和形態,會分裂和合併,就如同是「活」的一樣。

這兩個「腫瘤」實際上是兩個物質團塊。它們深陷在地幔中,底部與地核相接。它們每一個都十分巨大,投影在地表的面積都相當於一個洲。「腫瘤」中一個在非洲下方,另一個在太平洋下方。「腫瘤」的頂部距離地表近三千千米。

研究顯示,這兩個「腫瘤」可能是一種源自地幔的熾熱岩漿柱的源頭。這種岩漿柱到達地面後會形成超級火山。有人認為655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若非小行星或彗星的撞擊,就是這種超級火山。

科學家知道存在這兩個「腫瘤」的時間其實已經不短,但由於無法獲得一手資料,對它們的本質和成因仍然知之甚少。地震波在穿越這兩個「腫瘤」時速度會變慢,根據這個特點科學家推測,這兩個「腫瘤」相對比較熾熱,它們的溫度要高於周圍地幔的環境溫度。

科學家普遍認為,這兩個「腫瘤」與板塊運動有關聯,但這究竟是怎樣一種關聯仍然是未知的。

一種觀點認為,這兩個「腫瘤」的位置是基本上不變的,它們可以呆在原地上億年,任憑周圍的地幔物質和岩層如何運動。但是它們的形態會發生改變。

然而新的模擬結果顯示,這兩個「腫瘤」比之前人們認為的更活躍。它們會分裂和組合,就像大陸會分裂和組合一樣。不過儘管如此,它們依然保持著很好的穩定性。

模擬結果同時也顯示,非洲下方的「腫瘤」是近6000萬年才組合在一起的,這與人們普遍認為它已經存在了數億年的認識相矛盾。

而且科學家對它們的起源和成分也還一無所知。

由於「腫瘤」的密度要比周圍地幔高,因此它們可能包含有在地球演化史的早期從地幔中析出的物質。另一種可能則是,它們與物質被板塊運動擠入地球內部並逐漸積累的過程有關。

有意思的是,在這兩個「腫瘤」的指引下,我們可以找到許多寶貴的礦藏。理論模型顯示某些礦物可能與源自這些「腫瘤」的地幔羽流有著精確的對應關係。這些礦物包括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原料——鎳,以及鑽石。

根據地震波數據繪製的地球內部兩個「腫瘤」示意圖。上面的「腫瘤」位於非洲下方,下面的位於太平洋下方。 Ömer Bodur

參考

Assembly of the basal mantle structure beneath Africa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d6843662d8385196c938287cda45c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