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判斷海岸類型的方法! 什麼是離岸流?為什麼它被稱為「隱形殺手」?

2023-07-19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高考地理中判斷海岸類型的方法! 什麼是離岸流?為什麼它被稱為「隱形殺手」?

海岸是海、陸交匯的地帶,內、外營力作用明顯的場所,有比較低緩而平坦的海岸,也有曲折而陡峭的海岸,有由堅硬的岩石組成的海岸,也有由鬆軟的泥砂組成的海岸。從地貌學角度,按海岸形態、成因、物質組成和發展階段等特徵考慮,主要可分為:基岩海岸、砂(礫)質海岸、淤泥質海岸和生物海岸等類。根據動態可把海岸分為堆積海岸和侵蝕海岸;根據外形可把海岸分為基岩港灣海岸和低平的砂岸,其中砂岸包括砂質海岸和粉砂淤泥質海岸。那麼,在高考題中,我們該如何區判斷海岸類型呢?

判斷海岸類型的方法

基岩海岸

(1) 基岩海岸:主要由地質構造活動及波浪作用所形成。其特徵為地勢陡峭,海岸線曲折,水深流急。一般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的沿海地區,多為基岩海岸。

淤泥質海岸

(2) 淤泥質海岸:主要由河流攜帶入海的大量細顆粒泥沙在潮流與波浪作用下輸送、沉積而成。其特徵為岸灘物質組成,多屬淤泥、粉砂等;海岸線平直,地勢平坦。一般平原地形為主的沿海地區,多為淤泥質海岸。

砂質海岸

(3) 砂質海岸:由平原的堆積物質被搬運到海岸邊,又經波浪改造堆積而成。其特徵為組成物質以鬆散的砂為主,岸灘較窄而坡度較陡。主要分布在一些背負山地或丘陵的狹窄平原地區,由於湍急的河流提供了顆粒較粗的物質,在海浪作用下發育而成。

珊瑚礁海岸

紅樹林海岸

(4) 生物海岸:包括珊瑚礁海岸和紅樹林海岸。前者由珊瑚蟲的遺骸和分泌物堆積而成,後者是由紅樹林植物與泥沼相結合的海岸。生物海岸只出現在熱帶及亞熱帶較低緯度的海岸低洼地帶。因此,珊瑚礁海岸和紅樹林海岸大致可根據緯度位置判定。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天氣逐漸炎熱

去海邊玩水納涼時

警惕隱形殺手

——離岸流!

這份防範與自救指南

一定要了解

什麼是離岸流

離岸流又叫裂流,是在海浪和水底地形共同作用下,海岸經波浪區向海中流動的一股狹窄而強勁的水流。由於離岸流流速極快,而且表面平靜,不易發覺,只需幾秒鐘,它就能將岸邊的游泳者帶到外海區域,危險性極大。

1.低潮、大浪、夏季更容易產生離岸流,去海灘前確保查閱當地落潮時間,要保持警惕。

2.淺灘沙槽、向海突出的海岬、礁石或結構物附近也是離岸流高發區域。

3.有白色泡沫、渾濁泥沙等集中漂離岸邊併流向深水的相對平靜水域。白浪線斷開或者是浪花向外翻滾,兩側浪花滾滾,中間相對平靜。通常從岸邊高地更加容易判斷。

4.海水顏色與兩側不同。

離岸流應對措施

1.不擅長游泳,勿獨自下海,要在規定泳區內游泳,注意警示牌提醒,不讓下水的位置就千萬別去。

2.向救生員了解海況,儘量在救生員的視線範圍內。

3.如發現有人被裂流捲入,立刻向救生員求助,不要嘗試做英雄下海救援!

4.當你在海里察覺到離岸流時,立即從淺水區域撤離。

5.保持冷靜,不要慌張,離岸流只會把人帶向外海,不會往下拖,放輕鬆讓身體漂浮起來,儘快朝與海岸平行方向游離離岸流,再游回岸邊。

離岸流長什麼樣?

如何識別?

萬一遇到如何自救?

戳圖學習,關鍵時刻能救命!

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cfd8cede4737c5a8b2261897e133f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