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級出遊難度的黃金周,勸退了多少「國慶逃兵」?

2023-10-07     鋅刻度

原標題:地獄級出遊難度的黃金周,勸退了多少「國慶逃兵」?

請輸入圖說

避開「人從眾」,開啟新玩法

撰文/ 星晚

編輯/ 李覲麟

8天的中秋國慶黃金周結束,國內旅遊呈現了豐富多彩的新供給。

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8天假期國內旅遊出遊8.26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71.3%、較2019年增長4.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7534.3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29.5%、較2019年增長1.5%。

「雙節」期間,北京、重慶、成都、西安、長沙、武漢、杭州等熱門旅遊城市幾乎都是一片「人從眾」景象。在人堆里打卡、在排隊中度假成了大多數人的節日寫照。

不過也有人早早地做起了「國慶逃兵」,要麼好好重新觸摸一次自己生活的城市,要麼錯峰節後出行。被「勸退」的他們,開啟了另一種玩法。

「City Walk、奧萊血拚、重溫電影」

程菲 網際網路 26歲

「一到節假日就抓耳撓腮,碰上中秋節加國慶節這樣的長假更是讓人焦慮。」 26歲的程菲已經「滬漂」三年了,因為在網際網路企業工作,所以平時加班是常態,假期很少,想要出遊只能選在人流量大、花費高昂的長假期間。

一個月前,程菲開始和男友擬定出遊計劃,從新疆、內蒙古到重慶、四川、貴州、雲南,旅遊攻略幾乎翻了個遍,還是不知道該往哪裡走才能避開洶湧的人潮。後來,兩人又開始研究出國游,可動輒4倍以上的機票價格更是將他們勸退。

「這種感覺就很憋屈,雖然我覺得躺在家裡休息會很舒服,但是心裡卻會產生一種浪費假期的愧疚感。但如果出去旅遊,人多代表著體驗感會差很多,漲價代表著上趕著當冤種,總之怎麼都不對。」程菲對鋅刻度表示。

直到中秋節前一天,程菲終於和男友下定了決心:哪兒也不去。

趁著八天的長假,兩人「惡補」了存在收藏夾里一直沒時間看的綜藝,又重溫了《千與千尋》《楚門的世界》《尋夢環遊記》等電影,感覺身心都得到了放鬆。

不過,為了抵消長假不旅遊的「愧疚感」,兩人有兩天時間都在上海的佛羅倫斯小鎮和青浦奧特萊斯里瘋狂「血拚」,給自己下半年的行頭置辦得十分到位。「購物帶來的多巴胺刺激實在太快樂,與其把錢花在國慶的出遊溢價裡邊,倒不如花在雙節促銷的奧特萊斯,我相信這種心情絕對會比出門人擠人要美麗得多。」程菲說到。

請輸入圖說

程菲重新逛了逛自己生活的城市

除此之外,程菲與男友還在國慶假期里做好了東道主的角色,先後接待了三波到上海旅遊的朋友,久未相見的老友在觥籌交錯之間革新了沒能及時相通的心緒,友誼又得到了升溫。

「其實現在很多人即便出門旅遊也不再願意去打卡熱門景點,反倒只想去當地人日常生活的街道走走,去感受不同生活節奏與風土習俗。所以這次,與其出去湊熱鬧,我更願意花更多時間感受下這個我平時根本沒時間細細了解的城市。」程菲說。

「與其高價人擠人,不如節後花錢買假期」

吳傑暉 通訊行業 28歲

研究生畢業後,吳傑暉留在了深圳。工作兩年多,碰上了疫情,於是一直只在廣東省內活動。因此這次國慶長假前,吳傑暉邀約了3個好兄弟,湊齊了一個最適合出遊的團隊。

按照原本的計劃,團隊里的兩個人負責「坐享其成」,而吳傑暉和另一個朋友則分別負責制定出遊攻略和執行。

但他們沒想到,這次國慶游的難度是「地獄級」,要想通關實在太難。「我們決定去青島之後就立即搶票,天天等候補的滋味簡直如坐針氈,因為如果這一步沒有順利解決,那後面訂門票、酒店的事情就很難推動,甚至我們還有可能更換旅遊目的地和路線。」吳傑暉說到。

請輸入圖說

在城市周邊露營也是不少人的選擇

後來高鐵票終於候補成功,又面臨著預約景點門票和酒店的難題,可這其中也是各有各的苦澀。

「也許是我們臨近假期才開始計劃吧,好多景點都預約不上了,不過我們幾個本來也不是多麼喜歡去景點湊熱鬧的人,所以當時就改變了計劃,打算就搞個City Walk得了。」吳傑暉說,「可是酒店沒辦法將就呀,我朋友之前收藏的酒店本來300多元一晚,國慶期間直接翻四倍,這怎麼下得去手。」

吳傑暉認為,如果對酒店的翻倍程度不清楚,那麼可能還不會很反感,可離譜的差價擺在眼前之後,進則「明知當冤種,偏向冤種行」,退則功敗垂成,計劃泡湯。

然而最後,吳傑暉和朋友們還是決定把搶到的票推掉,當「國慶逃兵」。他們共同商議決定,在國慶節後找機會直接請事假,繼續把未完成的兄弟團建安排上。

「思前想後覺得與其國慶期間花高價去人擠人,倒不如節後花點錢買假期,然後清清凈凈地好好玩玩。」

避開「人從眾」,新文旅趨勢盡顯

其實早就中秋國慶假期開始之前,這個黃金周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問題就已經暴露出來了。

有關於商家與平台之間的問題,例如浙江麗水一民宿老闆發視頻稱,自己民宿價格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平台漲價4倍,引髮網友熱議。隨後,該民宿老闆將該房源下架,平台方也專門對此進行道歉,並表示這是誤操作導致的烏龍。

也有消費者與平台之間的問題,多數消費者 在制定黃金周出遊計劃時往往會提前訂好機票與酒店,但不少消費者本次中秋國慶假期前一周卻發現,機票大跳水導致越早買越虧。

有網友吐槽,「提前一個月花費4600元給家人預訂了成都至伊寧的往返機票,但到了9月22日,機票價格卻降到了2600元,差價也沒辦法補,平白無故損失好幾千元。」

事實上,消費者、商家、平台之間的矛盾一直存在,只是在黃金周的刺激作用下,其中問題則變得越發突出。在出現機票臨近出發時間時價格跳水的情況,平台會表示機票價格浮動屬於正常情況,因此給消費者造成的損失也無法彌補。可即便如此,消費者還是會認為自己被深深「背刺」了。

今年的雙節假期其實就像是一場大考,考驗著旅行社、OTA平台、酒店、餐飲店們的遊客接待質量。從目前的反饋來看,大多數商家與平台通過了考驗,但也不乏一些「宰客」、服務態度不佳、實際與描述不符的情況出現。

因此,也出現了程菲與吳傑暉這樣主動避開黃金周的消費者。不難看出,體驗感的好壞已經成為了他們做出旅遊決策的一大重點。

請輸入圖說

另外同程旅行也有數據顯示,「雙節」旅遊熱度漲幅最高的小眾目的地包括阿拉善、阿壩、雙河、防城港、伊春、潮州、中衛、甘南、林芝和白山。

避開「人從眾」,旅遊市場的碎片化、下沉化、品質化正在進一步提速,消費理念的變化正凝結成新的文旅趨勢。

從出遊時間的選擇到目的地的搜尋,再到整個旅遊過程中的體驗方式和消費行為,人們的旅行觀促成了反向游、品質游和深度游的內容重塑。這意味,一場關於商家、平台的多方位疊代正在悄悄進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c2a31599fbc7aab8f31c876b32b18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