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推FIRST影展獲獎佳作,東北「出馬仙」背後的荒誕與超現實

2022-08-08     邑人電影院

原標題:強推FIRST影展獲獎佳作,東北「出馬仙」背後的荒誕與超現實

本文作者:肖博娜娜

西寧,一座滿足你對西北所有狂野認知的城市,因為FIRST影展,每年都有一群熱愛電影的人,來這兒撒野。

2022年好像是我第四次參加FIRST影展,大概是因為過了那個年紀,今年我幾乎沒有參加什麼活動,但是看了《時來運未轉》是我這次西寧之行的最大驚喜,這部電影不僅有新導演的生猛,對當下社會的關照也非常到位。這部入圍主競賽的影片,最終拿到了最佳編劇榮譽,可見評委們對導演/編劇王赫澤也是高度認可。

我非常認同FIRST官方在微博上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半仙兒」維繫著搖搖欲墜的希望,「傳銷」戳破世俗社會關係的假面。這部電影關注了大時代下的普通小人物,與很多電影不同,《時來運未轉》並沒有像很多作品一樣對小人物表達憐憫與撫慰,而是把他們的勤勞與貪婪,都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

故事的主角是一對東北小縣城的夫妻,小霞和丈夫饅頭過著普通人的艱辛生活,小霞因為一隻黃鼠狼成了出馬仙,在幫人排憂解惑的時候,家庭的生活也迎來了重大的轉機。就在兩個人「吃上肉」的時候,一位神秘大佬走進了他們的生活,這位大佬想通過小霞,找到他失聯多年的大哥。因為這件事,夫妻兩人不僅把剛剛積攢下來的錢全部折了進去,丈夫還因為討債陷入傳銷窩點,最終生死未卜。

電影的表象,是東北的一些異聞傳說,前半段充滿了神秘色彩和黑色幽默,有薩滿、有東北民間生活的展現。在這層表象之下,我看到了小人物在財富和面子上不那麼體面的內核。生活原本就拮据的兩口子,為了面子和人情,一百兩百一直在往外送。後來小霞出馬以後,生活隨之改善,卻因為貪慾讓到手的錢成了泡沫,同時也讓兩人的命運陷入深淵。

看完電影我就在想,何止是那個年代的東北,我的家鄉不一直是這樣嗎?原本生活就不寬裕的人們,還要花費大把的金錢和精力去維護本來就空洞的「面子」,對生活的美好期待,最終都寄托在了轉運和神明身上。看完電影,我似乎明白了,小人物對「時來運轉」的期待,都是虛妄的幻想罷了。

勤勞隱忍的妻子,和懶惰好面子的丈夫,構成了中國許多家庭的基本面。小霞和饅頭生活在東北工業發展的末期,沒有享受到共和國長子高速發展時期的福利,卻繼承了人情社會裡的各種人情禮往。電影開篇,小霞找半仙兒叔算命,饅頭招待社會人兒邢哥,一百、二百花起來,感覺他們家境還不錯。

下一個鏡頭,小霞在單位拿到的工資似乎也不過幾百塊,還有零有整。在一個經濟近乎停滯的小社會裡,面子似乎比里子更加重要,人情也自然比親情更值得維護。

前半段里,我們看到了各種隨份子:兩口子離婚,把朋友叫來吃頓飯就能要到份子錢,半仙兒叔叫著小霞兩口子吃飯,說自己老娘過生日,也能要到份子錢。人情社會裡,一切似乎都停滯了,只有手裡的錢在嘩嘩往外流。

後來,小霞因為黃鼠狼上身,成了出馬仙,幫別人排憂解難,在幫別人解惑的過程中,份子錢的流向也開始發生了變化。這個過程中,影片展現了東北小人物們的煩惱。人們在生活中遭遇的各種問題,都在小霞面前真情吐露,這時候的小霞,像極了一個寄託別人期待的符號,所有人都像她一樣,都盼著能夠時來運轉。不管那些人最終有沒有得到答案,小霞一家的生活,似乎因為出馬仙而變得時來運轉。

生活境遇的突然轉變,對於很多普通人而言或許並不是一個好的信號。小霞的名聲越來越大,引得一個神秘老闆也慕名而來。老闆出手闊綽,上來就給了二人10萬的定金。拿到定金的饅頭,轉手就給了開篇招待過的邢哥,只是因為酒場之上頻頻舉杯。

接下神秘老闆的定金,黃仙兒卻悄悄從小霞的身上溜走,兩人深陷違約風險,無奈之下饅頭只好去找邢哥要回自己的十萬塊。饅頭到了燈塔市,才發現自己深陷邢哥的黑傳銷組織,不僅沒拿到錢,還險些送命,最後生死未卜。

電影的後半段,黑傳銷的肅殺質感極其突出,美術風格非常殘酷,讓人感到窒息,與前半段奇幻的感覺形成非常巨大的反差。從開篇小霞算命,到最後饅頭險些喪命,他們真的時來運轉了嗎?也許中間算吧,但電影的全篇看下來,我似乎明白了,中國老百姓一直期盼的時來運轉,原本都是虛妄的幻想。

剛畢業的時候,公司有些同事,比我大十幾歲,一起出去玩的時候總喜歡說一些神神叨叨的東西,讓我感到特別不習慣,我在學校學到的科學知識、個人奮鬥的價值觀,在他們身上似乎完全看不到。畢業十年之後回過頭再看,我似乎也到了他們的那個階段。回顧前半生是虛度的光陰,往後看則是無盡的攀登路,生活在瑣碎的煩惱中似乎永遠望不到邊,這個時候科學、奮鬥、價值觀似乎都不再起作用,我總想著能抓住一個機會,一把改變命運。

看完這部電影,我似乎懂了,把生活寄託給不存在的「命運」,是靠不住的,但前面的路還有那麼長,該怎麼走,電影沒告訴我答案,也許我自己,最終也不會找到答案。就像電影的結尾,是一場超現實的遊行,以及一首在顱內迴蕩的重金屬音樂,這些似乎都是自己意識內的音畫展現吧。

現場看到導演,是個超級嚴肅的人,但私下相處過程中,感覺人非常隨和。導演說這部電影的創作初衷,是他有一次在東北拍紀錄片。

採風的過程中,發現家鄉的蕭條和落後,以及這裡的人生活最真實的狀態。當地老百姓有一種所謂的「窮歡樂」,他們有一句話叫「小城不大,風景如畫,人口不多,都挺能喝」。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體系,這裡就會積累很多故事。

電影前半段靈動奇幻,後半段現實有冷酷,最後又超現實的風格,我個人非常喜歡,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我就不再去解讀,但在作品的最終表現上,能夠看出導演個人的積累以及創作的才華。拿下FIRST最佳編劇,我已經非常期待導演的下部作品了。

原本我明年就不打算再去FIRST了,但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明年還得去西寧,去感受中國年輕創作者們旺盛的表達欲,這些人,會在未來影響中國電影的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b45c6f5c953a1cdc6c813f7197fda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