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月球》導演張吃魚: 我拍的依然是一部喜劇片

2022-07-29     中國電影報

原標題:《獨行月球》導演張吃魚: 我拍的依然是一部喜劇片

科幻電影《獨行月球》於今日正式公映。影片講述沈騰飾演的獨孤月被馬麗飾演的馬藍星意外落在了月球,自以為是宇宙最後人類的沈騰,在月球放飛自我,結果卻被馬麗跨球直播「社死現場」。該片是沈騰、馬麗繼《夏洛特煩惱》後時隔7年再次合作劇情長片。令人驚喜的是,落在月球的不只有沈騰,還有一隻脾氣暴躁的金剛鼠,讓沈騰被動開啟了「吃飯睡覺被鼠揍」的月球疼痛生活。

與以往開心麻花電影寫實風格喜劇不同的是,《獨行月球》開啟了「宇宙級的浪漫」,首次將「喜劇+科幻」搬上了銀幕。導演張吃魚表示,科幻和喜劇的結合是有難度的,喜劇是暖色調的,科幻是冷色調的,但他的腦子裡一直有一個畫面,在灰白的月面上有一個黃色的小人。「這個黃色小人代表著希望,能帶來歡樂。電影上映後,觀眾如果喜歡,在這部電影里感受到了誠意和快樂,就什麼都值了。」

喜劇需要濃厚的本土文化

《中國電影報》:您是怎樣接觸到這個項目?

張吃魚:根本原因還是被這個故事打動了,一個人被落在了月球上,他在月球上看著地球遭到了隕石的撞擊……非常地抓人,就想看這個人他在月球上會變成什麼樣。在接下來的戲裡,他以為自己成為了全宇宙最後一個人類,但其實地球上的倖存者都通過直播看著他,這些喜劇情景又非常符合我們「麻花」的風格。所以,一看到這個故事就特別喜歡。

《中國電影報》:您在創作的時候怎樣平衡科幻與喜劇之間的關係?

張吃魚:歸根結底,我拍的依然是一部喜劇片,它跟麻花以前的片子不同的是,以前是在地球上的喜劇片,這次搬到了月球上,所以這個影片的核心還是喜劇。

《中國電影報》:您這次在劇本改編中有什麼比較難攻克的地方?

張吃魚:就是怎麼去推動沈騰和馬麗這兩個人物的關係線,並且讓他倆的感情最後能深深地扎進觀眾心裡。我覺得這可能是最需要攻克的難題。

《中國電影報》:這部影片中,科幻也是比較重要的,在技術方面,您做了哪些準備?

張吃魚:在籌備階段,我們需要進行虛擬拍攝,虛擬拍攝就是先通過動捕把演員的表情捕捉到,然後放到虛擬環境里,再用虛擬攝像機在虛擬環境里拍攝。

其實在虛擬拍攝的時候,我基本把所有的重場戲都拍了一遍,所以,在實拍之前,這些重場戲我已經非常清楚了。

虛擬拍攝的方便之處在於它以比較小的成本讓你多了一次拍攝的機會,在這個階段,可以不斷地去調試方案,直到滿意為止。

《中國電影報》:這個影片的整個特效都是國內的團隊做的,是基於怎樣的考慮?

張吃魚:我覺得根本原因還是這是一部喜劇,喜劇是需要有濃厚的本土文化的。包括剛子最後的細微表情,是全部需要特效調整的。我們也想通過這些項目,不僅是打磨我自己,同時能夠讓我們的特效團隊不斷地提升。

《中國電影報》:《獨行月球》是不是目前麻花投資最大的一部影片?特效有多少個鏡頭?

張吃魚:投資規模確實是麻花迄今為止最大的,有難度的特效鏡頭大概有1800個。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這部影片最核心的東西,它永遠只是手段和背景,最關鍵的還是故事。

技術都是可以解決的問題

關鍵是如何講好故事

《中國電影報》:這部戲裡,很多時候都是沈騰老師的「獨角戲」,可以聊一聊表演這部分嗎?

張吃魚:很多時候,騰哥都是對著空氣演。對著空氣演喜怒哀樂,這需要極大的信念感。

《中國電影報》:您最想傳達給觀眾怎樣的理念?

張吃魚:這個影片當中,有很多我自己非常喜歡的橋段,包括袋鼠拉車——一人一車馳騁在月球上那種自由自在的感覺,包括眾志成城點燈那種熱血沸騰的感覺……那都是我非常喜歡的片段,我覺得那是非常浪漫的東西。

但是,要說真正想表達的可能還是最後那句話,「宇宙這麼大,我們還會遇見。」

《中國電影報》:通過拍攝這部科幻題材的電影,您覺得做這類型的電影,最大的難點在哪裡?

張吃魚:我覺得所有技術型的問題,都是能夠解決的,而且國內的特效已經越來越好。

做一個項目,最難的依然是怎麼去講好一個故事,至於所有技術上的手段,都是可以解決的,只要找到優秀的主創,大家都能一起解決。

《中國電影報》:請您談一談馬麗老師在片中的表演。

張吃魚:麗姐塑造的角色和她真實生活中是完全不一樣的,麗姐在生活中是一個溫暖的姐姐,她對我特別地照顧。但角色馬藍星呈現出來的是一個「鐵血女長官」,她非常的無情,但是,麗姐把這個角色塑造得非常好。

我是一個新人導演,缺乏經驗,有很多很細膩的感情,我可能把握得並不準確。但在這個時候,麗姐的做法就是,她把不同的情緒都演一遍,最多的時候演了5種情緒,這樣的話,在後期我就有很大的空間去調整。這種關心和支持,對我來說是最難能可貴的。

《中國電影報》:片中,獨孤月為了拯救地球犧牲了,在拍的過程中,有沒有想過其它的方案?

張吃魚:沒有。自始至終,這個結尾從來沒有變過。我覺得那是獨孤月這個人物最好的歸宿。首先從人物弧光上來講,他從一開始被人希望塑造成英雄,最後變成一個真正的英雄。從一個普普通通的中間人,變成了一個站在地球和π+之間的中間人。另一方面,他從一個孤獨的人,到最後全地球的人都關心著他,注視著他。在情感方面,他也能和自己的女神有了情感的互動……

所以,我覺得這個人物的人生沒有遺憾了,他太圓滿了。現在這個解決我覺得是一個圓滿的結局,這件事情我從來沒有改變過。

|趙麗 李霆鈞

編輯|李佳蕾

責編|杜思夢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MORE NEWS

中國電影報原創稿件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acf2cc065f770aaf8047e7e6b52eb79.html

11月市場啟幕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