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文山會海,把時間還給基層
最近,一位朋友辭職,其原因是無法忍受原單位文山會海纏身,經常被動加班,弄得身心疲憊。
這位朋友吐槽:「一個生產經營性的單位,每天大會小會開個沒完,開會成了頭等大事,工作倒成了小事,本末倒置。在這樣的單位,沒有前途,也看不到希望,徒耗青春。」
在一些部門、單位,文山會海屢禁不止,無論大事小事,都要開會研究、決定;上級指示、批示,一律層層批轉。為此,他們還建立健全了相應的制度予以保障,要求所有人必須嚴格遵守制度,按照制度設定的流程運轉,違反相關制度則要給予批評、處罰。
制度與工作流程設計的初衷是為了強化管理、嚴明紀律、推進工作,卻在實際執行中出現了許多伴生問題:會多,基層人員正常工作時間被擠占,為了完成當天工作任務不得不加班趕工,長年累月,深受其累。暫不說在這種情況下完成的工作質量值得商榷,更令人擔憂的是,基層人員沒有時間、精力去研究、創新、創造,生產經營滯後於時代發展需要而陷入生存的困境。批文,經過多個層面的批轉,等到了具體執行部門和執行人手上,已過去了一些時日,不僅延誤了批文涉及工作的落實,還讓單位步入「按照制度、流程辦事,出現問題與我無關」推卸責任的泥淖,深受敷衍塞責、流於形式風氣的困擾。
根治以上問題,必須根治文山會海,突出生產經營的重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破條條框框,合併或精簡會議,少開會,開短會,開高效會,優化審批程序,讓批文直接與執行人見面,把時間還給基層,賦予基層充分的自主權和施展空間,讓基層工作者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撲在生產經營上,利用現有資源發揮聰明才智,心無旁騖、不受羈絆地幹事創業,全力以赴地創優、創新、創造,使單位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左武銀 編輯:唐臨江 馬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