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文化代表,孟津這座千年古寺,一到冬天就美成了仙境

2019-11-22     洛陽攝影網

作者:孟津旅遊

孟津自古以來就是黃河名津

因周武王與八百諸侯

在此地會盟而名揚天下

在春秋末年劃城建治,邑名平陰

秦時改邑為縣,隸屬三川郡

歷代曾有平陰、谷城、平縣、治平

大基、柏崖、河陰、和清等縣名

金熙宗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

改為孟津縣至今

在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

建有河 南省文物保護單位龍馬負圖寺

SNOW

龍馬負圖寺據傳始建於

晉穆帝永和四年(公元 348年)

是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績

在圖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禮場所

是河洛文化中"河圖"出現地

也是中華易學的發源地

距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

龍馬負圖寺

初名「浮圖寺」

永嘉時改為「河圖寺」

梁武帝改稱「龍馬寺」

唐高宗麟德四年更名為「興國寺」

明嘉靖四十二年仍叫「負圖寺」

清乾隆十九年又改「羲皇廟」

民國後又稱其為「負圖寺」

據《周易·繫辭上》記載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尚書·顧命》偽孔安國傳謂

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

遂則其文以畫八卦

上古時期孟津東部

有一條圖河與黃河相接

龍馬負圖出於此河

伏羲氏依龍馬之圖

畫出了干、兌、離、震

巽、坎、艮、坤為內容的卦圖

後人稱為伏羲八卦圖

伏羲降伏龍馬以後

將其圈養於圖河岸邊

並對龍馬進行觀察

至今還留有「拴馬樁」、「前馬圈」

和「後馬圈」等遺蹟

寺內存有宋、明、清歷代

著名理學家、書法家、及詩人

撰述的碑、銘、詩、賦

是中原河洛文化、尋根問祖的旅遊聖地

冬季的龍馬負圖寺

冬季的龍馬負圖寺更加迷人

皚皚白雪覆蓋在青石瓦頂上

莊嚴的寺廟顯得俏皮無比

美得讓人動容

龍馬負圖寺的雪

飛檐鋪雪


三皇殿


肅靜之殿


洛書贊/朱熹

伏羲殿飛雪

三皇殿

龍馬負圖寺是以恢弘的

中國紅為主

雪花飛舞中的負圖寺

像是精美的古裝場景

美到不真實,不敢觸碰

如今的龍馬負圖寺

吸引了眾多海內外華人

到此尋根朝聖

人根之祖,人文之源--龍馬負圖寺

正吸引著眾多仰慕它的後人

來此點燃這世上最旺的香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_QmmG4BMH2_cNUgvAY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