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半百,這三個「坎」兒很難熬,熬過去就晚景幸福

2019-11-06     亭亭說情感

人們常說「五十而知天命」,人過半百,一個人到了50歲這個年紀大概可以明白自己達到了什麼位置,此時的他們有所為、有所不為,心態通達。

但在現實生活中,這個年齡群的人恐怕很難活得如孔聖人般通透了,有的可能在窮半輩子的怪圈中自怨自艾,有的卻遊走在富貴名利的浮雲中疲於奔命,總的來說,中年人的生存艱難一言難以蔽之。

尤其以下幾個坎兒,更要小心應對,如果不能完美避開,那就迎難而上,遇坑則填,熬過去也許就晚年幸福了。

健康

健康的重要性我們都心知肚明,二十三歲的時候你還能狂歡著「報復性熬夜」,偶爾吃些垃圾食品,高喊著「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是等到年紀大了以後,就會發現,年輕時的「有恃無恐」,早已在經年累月積中埋下禍根,一查糖尿病,不能品嘗甜點;血壓又高了,少吃油膩食品;肝硬化,要禁煙禁酒,還有可能遭遇心臟病、腦溢血的「突襲」。

我的大伯,去年連續做了兩個手術,第一個手術切掉了一葉肺,還沒有恢復好,就又做了一個切除胃息肉的手術,每一次手術之後身體都大不如前。

不管怎麼說,中老年人都是各種病而且多是大病的高發群體,這個年紀本是子女漸漸成人、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享受生活的美好時光,若是被突如其來的病痛奪取健康,於家庭,於自己,都是一大憾事。

也正因此,在這個年齡段的人在經歷一場大病痊癒後,心境也會有很大不同。

他們開始學著停一停腳步,放下對紛擾俗事的牽掛,或老來結伴遊歷山水,或回歸家庭弄孫作樂,沒有健康這個最大的憂患,老來算是好時節了吧。

對名利的追逐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下,過了五十歲,要麼繼續在底層打拚,幹些苦髒累活,要麼在社會上積累了一定的社會財富、名望,在公司單位坐穩了高管,有什麼事吩咐下屬,無需親自操勞,倒也安心。

前者操勞了大半輩子,習慣了吃苦耐勞,反倒過得踏實滿足。後者卻往往因為早年在物質上的匱乏,又有多年摸爬滾打的老道經驗,反而慾壑難填,顛進慾望的深淵,倒是晚節不保了。

我們看過很多影視劇,都曉知,很多大貪官,年輕時都是兢兢業業,不為名利所動,一旦爬到了一定的位置,心中的天平漸漸傾斜,終於在名利面前敗下陣來。諂媚逢迎,貪污腐敗,以權謀私,做了不少坑百姓的勾當。

參照人民的名義中的祁同偉,年輕時是才華橫溢的學生會主席、充滿血性的緝毒警察,本以為是能力超群、前途大好的有為青年,卻在中年時漸漸因各種內外因素失了本性,成為了討好上級、罔顧人命、心狠手辣的公安局局長。最終被侯亮平一一偵破,落得身敗名裂、飲彈自殺的下場。

人一旦有了慾望,就會追逐。而且隨著年紀增長,這種慾望會被放大,但不是所有的慾望都是合情合理、應該被滿足的。

如果任由私慾野蠻瘋長,無法無天,妨礙社會公正和人民利益,最終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民眾的唾棄。

一時的利慾薰心,半生積累付與流水不說,家庭破敗、人生盡毀,即使保全一條性命,晚景也可見淒涼、悔恨終生了。

家庭

人到了一定歲數,回過頭想想,半生都耗在打拚事業,追逐地位和財富,可能會心生疲憊、轉而回歸家庭,尋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但也有不少人過於專注事業而忽視家庭,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損失。

正好金庸先生已去世一年了,仍然記得他是一位舐犢情深的父親,但他卻中年喪子,體會了失去至親的悲痛。

問及原因,他多是在兒子可能尋求幫助的電話中匆匆掛斷,忙於事業而沒有及時給予疏導和愛護,最終導致只有19歲的兒子在美國為情自殺。這成為了他心上不可觸及的刺,在後來的作品中多有涉及到這種愛子情深的意味。

普通人在生活中雖然不至於經歷這種大起大落,但可以以此為鑑。

太多事業越做越大,可與子女的隔閡越來越深,家庭不和睦。有的因為在年輕時疏於對子女的教育,產生了一批「啃老族」,增加了老年的負擔。

倘若在半百年紀,趁著尚有精力、經濟壓力有一定的緩解,好好梳理一下家庭的問題,及時修補與親人的情感裂縫,不溺愛孩子,逼著子女自謀出路。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待到年邁時,就不會有許多感慨,盡情享受兒孫促膝、齊人之樂了。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活到一定年紀,很多事情看開了,也就不折騰、不作妖了,反而是很多問題在前期逐漸積累,沒有及時糾正,或由於心態上的忽視任由其慢性滋長,久而久之在一定年齡段凸顯出來,熬出一個個大坑。

但人生是一個持久戰,有很多機會可以調整、彌補,人過半百,老當益壯,用闖蕩半生的雄心和閱歷去披荊斬棘,逆轉危機,定可迎來安寧祥和的晚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IDTVG4BMH2_cNUg5Y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