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人•我執法我普法 | 《西安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解讀——踐行低碳生活方式

2019-12-06     西安城管


新修訂的《西安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於2018年3月1日實施,新《條例》內容從52條增加到82條,明確了防治的重點、防治的主體、防治的措施及防治的責任,重點落實了地方政府責任,並改變了過去企業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弊端。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精準治霾。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基於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40多項生態文明和生態環境保護具體改革方案。同時,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取得明顯進展,被譽為「史上最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訂出台,大氣、水、固體廢物、海洋環境、環評、環保稅等領域的法律相繼制(修)訂,國家68件立法項目中有11項與環保有關。


宏觀環境法律政策的調整勢必影響地方環境治理,在西安市大氣污染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的當下,如何改善空氣品質,是西安市當前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西安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自2004年12月制定,經2010年7月修正,至今已有七年半時間。而這期間我國的宏觀環境法律政策發生了巨大變化,該法明顯已經不能適應西安市大氣環境污染防治形勢的需要。

2017年初,西安市啟動了《西安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修訂工作。

2017年10月24日西安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修訂通過了《西安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2017年11月30日陝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予以批准,該條例於2018年3月1日起實施。

強調了政府的屬地主體責任

《條例》重點強調了政府的屬地主體責任,把政府責任明確落實到各級人民政府:市、區縣、鎮以及派出機構,要求各級政府對本區域大氣質量負責,要從源頭防控、過程監管、財政投入以及協調共治等方面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條例》第四條規定:市、區縣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大氣環境質量負責。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財政投入,建立健全大氣污染防治協調機制,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應當做好本開發區範圍內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做好本轄區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企業是防治大氣環境污染的

直接責任主體

《條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陝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以及《西安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和《西安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的基礎上對企業的大氣污染防治責任進一步細化:除了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和達標排放之外,新建、改建、擴建排放重點大氣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報請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前,取得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並明確指標來源。建設項目所需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通過採取有效減排措施、企業內部調劑等方式仍不能滿足該項目需要的,不足部分可以通過排污權交易取得。

該制度的設定可以有效避免部分地區為追求經濟政績而忽略區域因新增項目造成大氣污染物總量超標,從而使區域大氣環境質量下降。

社會公眾踐行低碳生活方式

對於社會公眾而言,主要的參與方式就是監督政府和企業並身體力行地踐行低碳生活方式。《條例》第三條規定了公眾參與原則,第十條規定了公眾有義務舉報投訴大氣環境違法行為並有權獲得獎勵,在第八十條規定了公益訴訟制度。

加大對於擾民生活污染的懲處力度

《條例》在重點關注生產污染的同時,也加大了對於擾民生活污染的懲處力度。

《條例》第七十三條規定:

在居民住宅樓、未配套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層內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的,由城市管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關閉,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條例》第七十四條規定:

在區縣人民政府和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劃定的禁止區域露天燒烤食品、騎牆燒烤食品或者為露天燒烤食品、騎牆燒烤食品提供場地的,由城市管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燒烤工具和違法所得,並處五百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END

編輯 | Seven

審核 | 李巍 凝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E4t3G4BMH2_cNUgSic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