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淘氣的孩子確實讓人惱怒,前一分鐘是天使,後一分鐘是魔鬼。 你知道嗎?這可能是好信號。
有的時候你會想,這怎麼可能呢?前一分鐘你的孩子還像 個天使一樣舉止完美,後一分鐘他就在玩的時候打了最好的朋友,無視你的讓其他孩子輪流玩鞦韆的指示,或者瞪著你生氣 地發誓他絕對沒有把手指伸進弟弟的生日蛋糕。
但是往好處想:孩子在很多情況下有一些讓你崩潰的行 為,標誌著他飛躍性的成長,或者暗示著他有某種令人羨慕的 特質。「當孩子的個性和氣質開始形成,一些頗具挑戰性的行 為怪癖也會開始出現。」 夏威夷兒童心理學家,心理學博士 Heather Wittenberg說。關鍵是,要能包容和促進這些積極的品質,儘管你可能正在努力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
當孩子說大話或者撒點小謊的時候,一般來說不用費太 大力就能識破——無論他把壓碎你iPhone的怪物描述得多麼可信。
好消息:你的孩子可能正好印證了「早熟」的推理。研究發現,孩子在2~3歲開始撒謊(比同齡人提前1~2年),有智商高於同齡人和能夠提前計劃並控制他自己的行為(被稱為「執行 功能」的過程)的趨向。
多倫多大學Dr. Eric Jackman兒童研究機構的Kang Lee教授記錄:比起單純的坦白,說謊需要更強的認知能力。如果你問一個孩子:「你有沒有在牆上寫字?」 他必須隱瞞真相,同時編造一個謊言。另外,他必須還要會一點 「讀心術」,才能明白你已經知道這件事了(「媽媽看到我拿著馬克筆,所以我不能告訴她我沒用過它們」)。Lee教授將這種技巧與同理心的建立關聯起來。
如何糾正:當發現孩子撒謊時,無論孩子多大,你都要先保持鎮靜。你首先應該避免懲罰,並且找機會向孩子解釋為什麼 說實話很重要——因為只有誠實的人,將來才能得到人們的信任。在你嘗試找到真相之前,讓他保證他說的是真的。Lee教授的研究中,這樣做的孩子繼續維持謊言的機率會大大降低。努力進行對話,而非對抗(「我覺得你沒徵求我同意就吃了一塊糖。你是在擔心告訴我會讓你陷 入麻煩嗎?」)。如果你的孩子最後坦白了,謝謝他願意承認真相,但是也不要過度讚美。然後提醒他: 「我很欣慰聽到真正發生了什麼。」
你的孩子經常有事情向你報告:「William沒有在拐角處停下。」「Jordan沒經同意就用了電腦。」
好消息:這表示他們開始意識到規則,並且開始發展道德心。孩子通常從3~4歲開始出現「告密」 行為。打小報告的人希望其他人都做正確的事,這其實是他成為一個好公民的基礎。
如何糾正:馴服一個打小報告的孩子可能會很棘手。你想要制止他這種行為,但是可能會出現一些情況——比如你的孩子被欺負或者騷擾,他需要你的介入。所以讓他知道,你欣賞他對規矩的認識, 但是接下來要讓他遠離一些特定的冒犯行為。
當你的孩子報告一次違規行為(「Ryan吃飯前沒有洗手」),你可以按如下方式回答:「飯前洗手非常重 要,謝謝你的提醒。Ryan,你是不是還沒有機會使用水槽?」如果他打小報告是因為另一個孩子欺負他,教給他一些處理方式,讓他自己解決問題,如告訴對方:「我正在踢球,請你還給我。」
無論是「該我了」「做這個」,還是「我還要當媽媽」,你孩子的蠻橫行為可能會讓人疏遠他,無論是朋友還是兄弟姊妹,甚至是你。
好消息:孩子的權威氣質可能暗示了他的領導才能很具競爭力。然而,Wittenburg博士指出,兒童的前額葉皮層(大腦中讓 人在行動之前先進行思考的區域)是不成熟的,這可能會讓他趾高氣揚。不過不必過於擔心,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看到顯著的改變,他的思維會更加有邏輯,他對於「合群」的渴望會有助 於改變他跋扈的行為。
如何糾正:當他堅持和朋友一起玩時,讓他們的小團體自己解決問題。但是如果他沒有降低聲調,你應該介入。試著說: 「Ashiley,你要不要玩個讓大家都能參與的遊戲?」之後,給你的孩子上一堂「音量控制課」,教他放輕聲音。你可以說:「當你用蠻橫的口氣說話時,你聽起來像這樣……現在我們來聽聽你友善地說這句話。」
當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時,他可能不太聽你的話。 所以你的「離開操場」或者「停止在沙發上跳」的要求,最後也得不到他的回應。
好消息:他正在構建友誼。一個孩子對他朋友所做的所有事都很著迷——無論是朋友說的話、吃的食物還是穿著方面。 這個階段的孩子無法在如此關注他朋友的同時,也同樣地關注你——至少要到上小學,孩子們才能學會更好地分散注意力。
如何糾正:儘管你不想打擾孩子逐漸建立的友誼,但是有時候你又必須要求他聽從你的某些話,那就嘗試用一些出人意料的方法吸引他的注意力:將「把玩具放下」的要求唱出來,或者用滑稽的口音傳達你的要求。同樣,相比起遠距離對他大呼小 叫,保持近距離的交談更為有效。大聲呼喊只能在避免發生危 險等緊急情況下使用。
儘管你可能不會批准摔跤、推搡或者打鬧,但是對於很多年幼的孩子——特別是男孩來說,在玩的時候打打鬧鬧是完全無法避免的。
好消息:一個孩子要擅長運動類的遊戲,他必須具備一些特定的社交技巧,比如如何與朋友進行無語言的交流,衡量遊戲激烈程度,並且在他的朋友需要休息時停下。
幼兒園的孩子可能會做得太過(比如偶然地太用力抓住其他孩子),但是通過練習,他會明白這些限制。玩鬧也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如何管理情緒。在玩耍中被惹怒後,孩子必須學會如何冷靜下來,這有助於培養關鍵的自我撫慰技巧。
如何糾正:確保你的孩子和他的同伴在安全、開闊的空間瘋玩打滾兒,並且要時刻密切關注他們。當發現他們有動拳頭、 踢人的行為或者有不開心的面部表情時,你就應該介入了。在家教會孩子有什麼規矩必須遵守,如果他沒有提前警告就沖向你,你要告訴他:「這太粗魯了!你可能會打破東西,讓我們到室外玩吧。」
你的孩子有這些行為嗎?你又是怎麼解決的?歡迎大家評論區和我們討論分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