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的韓國,有些讓人另眼相看。
尹錫悅政府上台後,高調歡迎拜登訪韓,並積極參加北約峰會,外界一直不看好其會延續文在寅時期的外交路線,發展良好的對華關係。但很快,這種印象被打破了。佩洛西竄台掀起了「驚濤駭浪」,佩洛西離台後緊接著就要到訪韓國,在此敏感時機,韓國總統尹錫悅休假了,韓國外長出訪了,佩洛西的專機落地時就遭到了冷遇,甚至沒有韓國政府官員接機。
對於佩洛西拋出的兩個問題,韓國也是如芒在背,炒作朝鮮威脅親身前往韓朝邊境板門店共同警備區,拉攏三星進入美國主導的「晶片四方聯盟」,重塑供應鏈,共同封鎖中國大陸。無論哪一個問題,韓國皆無法回答。
帶著這些問題,韓國外長朴振訪華,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和朴振舉行了會談。為迎接韓中建交30周年,兩國間進行了各層次的戰略對話協商。此次會談是誠懇的,並且還解決了中韓之間的「心結」。
朴振在會談期間向中方通報,韓國政府將參加「晶片四方聯盟」預備磋商會議的計劃,並請求中方理解。韓方認為,有必要與中方就穩定管理供應鏈溝通對話,與中方就此協商。在此之前,美國就數次催促韓國答覆是否要加入「晶片四方聯盟」,美日間已商定好,在包含晶片、電池及稀土等重要領域構建新的體制,擺脫對中國戰略物資的依賴。
朴振在來華前,韓方就已對美提出前提:「晶片四方聯盟」的會議要在「尊重一個中國原則」和「不提及對中國進行出口限制」的基礎上進行。尹錫悅也早就為此定調,要求韓國外交部「積極開展外交,不要讓中國誤會」。
外界認為,「沒有誤會的積極外交」成為尹錫悅對華戰略的首個出發點。出發點是好的,朴振第一時間知會中國,也是明智的。
在會談中,王毅和朴振還就「薩德」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眾所周知,韓國前總統朴槿惠曾執意引進美國「薩德」系統,導致中韓關係驟變,兩國經貿關係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對韓國多領域濟產生了衝擊。「薩德」問題已成為中韓間的「心結」。此次會談打開天窗說亮話,雙方一致認為不讓「薩德」成為影響兩國關係的絆腳石。
韓國釋放了誠意,就為以後更加深入的對華埋下了種子。近段時間以來,韓國並未跟著美國亦步亦趨,拜登政府在亞太地區「聯合制華」的圖謀已經被打入了楔子。不過實際上,這都是國家實力與經濟牽絆的附加效應。中國已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國,在供應鏈方面地位重要,並且韓國擔心的還有如半島局勢、朝核問題和周邊形勢,這些都需要中國的聲音與協助。
尹錫悅政府的舉動並不奇怪,此前卸任的文在寅在社交媒體上推薦一本書,文在寅表示,通過此書可以了解應該如何看待中國以及韓國外交應該向什麼方向走……「我再次感受到要用自己的眼睛進行判斷」。
文在寅推薦的這本書由韓國光雲大學教授金希教撰寫,書中對韓國國內的「嫌中情緒」進行了批。有意思的是,在佩洛西竄台後,韓國媒體還專程去採訪了這位作者。
金希教也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現在到了中韓關係需要變化的時刻,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帶著感情、帶著偏見對中國進行判斷,而是要更加冷靜睿智對待。現在在東亞,沒有任何國家在美國一說讓怎樣後,就直接拍板照做的。現在已經沒有完全聽從美國吩咐的理由了。」
文在寅在任時,雖然未曾動搖韓國財閥的根基,但在外交領域還是頗有建樹,奠定了和中國發展共贏的良好基礎。日前,韓國新任總理韓德洙還專程拜訪了已經退休的文在寅,探討治國理政,聽取意見。如今,成熟、健康、穩定應該是中韓發展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