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的是關於唐朝的一位詩人的故事,這一個唐朝詩人有點
「懶」哦,因為他的一生只寫了兩首詩,但是,兩首古詩中的其中一首,
幾乎艷壓全唐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
厲害的詩人是誰吧!
中華上下五千多年,
歷史悠久,文化
源遠流長,而詩歌在我國也有好幾千年的歷史,而且不同的朝代對於詩歌表現出來的形式也不一樣呢,就比如說:
唐詩、宋詞、元曲等。其中大家更加熟悉的應該是唐詩吧,唐朝是中國的
古典時期詩歌發展的
全盛時期,在此期間誕生了許多優秀的唐詩,而唐詩是中國非常優秀的
文化遺產,也能說是一顆非常
璀璨的明珠。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但是迄今為止還有許多唐詩廣為流傳,還有一些被編入到課本當中,供學生們學習,還有唐詩三百首,裡邊都是一些朗朗上口的唐詩。
唐朝的詩歌傳播到我們後世,也有四萬多首古詩了,而且唐朝距離今天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因此,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當中,部分唐詩不免會因為各種因素而失傳,就比如說:戰亂等因素。據不完全統計,唐詩的作品還有
6
91
種不同的詩文彙編,足足有
2
200餘人,
8
900多首唐詩,被添加到《全唐詩》當中。
當然我們今天的重點是在唐朝裡邊最「懶」的詩人,如何體現這個「懶」字呢?其實是因為他的一生中才寫下了兩首詩,這與其他詩人相比,便算得上是很「懶」了。正所謂
濃縮就是精華,你們可不要小看這個詩人這麼「懶」,才寫了兩首詩,小編認為,
詩不在於多,而在於精。而且對於一個詩人來說,他們所獲得的成就並非僅來源於詩的數量,更重要的是這首詩是否能夠驚艷到後人,又或是被人所欣賞,古代詩人所作的古詩
數不勝數,但是真正深入人心的詩歌卻又
寥寥無幾。因此,詩歌還要看它們的影響力。
這個詩人所寫的兩首古詩當中,有一首幾乎壓倒全唐的古詩呢!那就是《春花秋月夜》,它被稱為
孤篇蓋全唐之作,之後的明、清兩朝對於這個詩人所作的這一首的《春江花月夜》的
重視程度越來越深,「孤篇橫絕,竟為大家」這也奠定了這一詩人在唐代文學史上面不朽的地位,晚清到民國之後更是被譽為
「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那麼話又說回來了,說了這麼久,這個詩人是誰呢?
恐怕大家在看到《春江花月夜》這一首詩的時候就想到了小編要說的詩人吧,沒想到也沒關係,其實這個「懶惰」的詩人就是張若虛,不知道大家對於張若虛的熟悉程度有多少呢,讓我們一起接著往下看吧!
其實你們是否有發現,許多詩人都是在後世才出名的,而在他們原來的朝代來說,他們的名氣遠遠沒有現在的大,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在張若虛在世的時候啊,他也算得上是
小有名氣的了,但是這個名氣對於現在的他的名氣來說,也不算得什麼。張若虛在唐朝也算得上是一個文化人了,但是在唐朝的文化人有很多,但是卻不是個個都出名,在唐朝這個文化人的圈子裡,張若虛可以說是
名聲平平。
或者小編再來給你們舉一個有趣的例子吧,把這一文化圈比作為現在娛樂圈,而這一些文化人就是我們現在口中的明星,假如李白、杜甫等人是一線明星的話,那麼張若虛則只能說得上是八九線的明星,如此大家便能夠分清他們的知名度了吧。
為什麼張若虛在唐朝的時候不出名呢?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在唐朝知名度高的詩人,他們幾乎都符合兩個條件,哪兩個條件呢?那就是
高質量與高產,還是以李白與杜甫為例,他們所作的古詩十分之多,多到什麼程度呢?
他們個人所作的古詩都可以結為集子了,而我們反過來看張若虛所作的詩,他的一生中,才作了兩首詩,雖然他作的《春江花月夜》這一首詩也讓人感到十分驚艷,而且詩中表達出來的
意境十分之美妙,詩歌可以說抒發情緒的一種,也是把情緒以文字化的形式來表現的一種。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傷感和感嘆當中還夾雜著他的樂觀。但是唐朝之中讓人
驚艷的古詩也有不少,所以啊,說到底,張若虛為什麼在唐朝沒有什麼名氣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太「懶」了,一生當中才作了兩首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9aa8d3bbe21d88d1b3a2b956c76bb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