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P60 Pro影像體驗:手機攝影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2023-05-06   太平洋電腦網

原標題:華為P60 Pro影像體驗:手機攝影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今年的手機影像大戰可謂是前所未有的激烈,大底傳感器、大底長焦、可變光圈、自由曲面鏡片等各種硬體都往手機上堆,再加上強勁的計算光學算法,毫不誇張地說我們即將迎來屬於手機攝影的新時代。不過這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手機的攝像頭模組越來越大,以至於拿在手裡都不像手機了,那麼有沒有一種「既要又要」的解決方案呢?

在我們近期經手的幾款影像旗艦手機里,華為P60 Pro就是實現了「既要又要」的獨特存在。這個「獨特」可以總結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獨特的外觀和手感,另一方面是華為對於手機攝影的獨到理解。

與現在流行的超大居中圓形攝像頭deco不同,P60 Pro依舊延續了P系列縱向排列的傳統,主攝圓環特地做了超出Deco的設計,一下就能讓人把注意力放到主攝上,整體看起來很協調,不會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失衡感。

創新設計,小體積匯聚更多光線

而在硬體參數上,華為這次也比較克制,但也毫不遜色,採用4800萬像素超聚光攝像頭+4800 萬像素超聚光夜視長焦攝像頭+13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三攝組合,並且均採用RYYB陣列傳感器,其中主攝擁有f/1.4~f/4.0十檔可變光圈,長焦則擁有3.5倍光學變焦(等效95mm)。

傳統的潛望長焦是一次光線折射,傳感器只能垂直主板放置,其大小就受到機身厚度的限制,也難以像主攝那樣實現傳感器位移式防抖。華為P60 Pro搭載的長焦可是大有乾坤,其通過兩次光線折射使CMOS可以平行主板放置,從而放下更大的CMOS,提升長焦鏡頭的進光量,並且還可以同時在鏡片和CMOS上實現光學防抖,焦距也可以變得更長。再加上f/2.1大光圈,P60 Pro這顆長焦在更小的體積里實現了更大的進光量。

P60 Pro的相機還有一個重大升級點,就是全新設計的超聚光主攝,通過全新設計的高透鏡片組和大底RYYB傳感器,以及f/1.4超大光圈,華為在克制的機身厚度里實現了超越1英寸大底的進光量。此外,f/1.4~f/4.0十檔可變光圈的加入也豐富了相機的使用場景。

好用且實用的長焦

實話說,在接近一個月的使用中,我們用華為P60 Pro拍了很多照片,翻看照片才發現用的最多的還是3.5x和10x長焦,儘管10x是數碼變焦,但是在華為XMAGE影像系統的加持下,實際看起來並沒有太大差別。

從這張3.5x長焦樣張可以看出P60 Pro這顆長焦的表現是相當不錯的,鵝身上的羽毛、水面下的鵝掌和水面的波浪都非常清晰,太陽照射下的光影氛圍也還原得很好,整體而言是非常接近當時的人眼觀感的。

P60 Pro的3.5倍長焦等效焦距為95mm,在日常使用中能帶來很多便利。比如喜聞樂見的孔雀開屏,找個空隙就能用長焦直接拍到,畫面中也不會出現前排圍觀的人群,非常方便。更厲害的是,P60 Pro還拍得十分清晰,即便是紋理極其複雜的孔雀羽毛,也沒有出現不自然的塗抹和銳化,證明這這顆長焦的解析力是相當優秀。

長焦用來拍食物也非常實用,一方面可以手機可以和食物保持距離,另一方面長焦的真實虛化效果可以規避雜亂的背景,突出食物本身。值得一提的是,P60 Pro的AI攝影大師在檢測到食物後會自動切換為美食模式,顏色更鮮艷而且暖度更高,令拍出來的食物更加誘人。

在光線好的情況下自然不用多說,更重要的是光線不足的情況下表現也依舊出色。在多雲的天氣里,P60 Pro真實地還原了天空和雲朵的質感,迅速的響應速度也得以捕捉飛鳥的姿態,整體的氛圍感還原到位。

而對於古早味五彩繽紛的摩天輪,P60 Pro這顆長焦也能準確還原其中的顏色,即便是放大來看,座艙的欄杆和後面樓房的窗戶都非常清晰,也沒有明顯的算法處理痕跡,看起來十分自然。

在10x長焦的表現上,P60 Pro也可圈可點。對比圖一的3.5x長焦,等效270mm焦距的10x長焦可以讓你在五米開外拍到小朋友的表情,雖然是數碼變焦,但是頭髮、草地和地面的細節都處理得很自然,整體看起來也沒有過度銳化、塗抹的痕跡。

再來一組直觀對比,上面三張圖分別採用1x、3.5x和10x焦段拍攝,等效270mm的長焦就能讓你直接看清楚對面書架上海報的文字,並且這還是在光線相對較差的室內環境。

而到了夜景方面,P60 Pro的長焦也保持了相當不錯的解析力。對比從主攝照片中裁剪出來的局部圖,長焦明顯保留了鐘樓的更多細節,顏色更加豐富,天空的過度更加自然。

再看一張3.5x長焦樣張,畫面中心的路牌放大之後依舊清晰可辨,銳化恰到好處,圖案和文字都處理得很自然。與此同時,甚至還能看到「下車推行」指示牌下有位靚仔戴著鴨舌帽和口罩。對於偶然事件都能有如此精準的還原,我們可以推斷華為這顆長焦是實打實的拍到了畫面,而不是通過算法「腦補」出來,這也說明P60 Pro長焦的硬體素質是十分優秀的。

而在10x長焦之下,華為擅長的拍月亮技能再次令人驚喜。現在不僅能拍清楚月亮,對於月相和月表的還原更加真實,還能保留部分前景,從而營造出自然的月光氛圍。

發揮穩定的可變光圈大主攝

可變光圈主攝是本次華為P60 Pro的主要創新之一,物理光圈分別有f/1.4、f/2、f2.8和f/4四個檔位,配合XMAGE影像算法,可以實現f/0.95-f/16十檔調節。在日常使用中,光圈大小會根據環境自動調整,也可以在大光圈模式或者專業模式中進行手動調整。

上面這4張圖分別使用f/1.4、f/2、f2.8和f/4四檔光圈拍攝,通過杯子邊緣和背景的模糊程度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光圈帶來的虛化效果,在實際創作中我們也可以以此來控制畫面的信息量,從而表現特定的創作意圖。

這張照片我覺得應該叫《關於我打了個車,車裡掛了很多面具這件事》,說笑的。拍這張照片的時候,師傅開得很快,剛好路燈透過車窗照在面具上,而背景又是明亮的環市東路,總的來說就是大光比+低照度+晃動,也算是魔鬼條件了。P60 Pro這顆超大進光量的主攝展現出了驚人的實力,面具很清晰,織物的座椅套也很清晰,而車外左邊的綠化帶和右邊的公交車都保留了相當的細節,沒有糊成一團,是真實的運動模糊。

至於喜聞樂見的夜間城市大場景,P60 Pro的主攝發揮依舊穩定,高光壓制到位,天空很純凈無噪點。極限放大畫面中間的建築,甚至還能看到燈箱組成的地圖,不過此時已經開始有一些明顯的塗抹和銳化了,但也已經很厲害了。

外觀個性,手感出眾

講完影像,最後來簡單講一下外觀設計。華為P60 Pro本次最受歡迎的洛可可白配色,真機要比圖片來得更加漂亮。貝母紋理在光線照耀下會呈現出貝殼般的光澤,紋路拼接的部位還會呈現出不同的光影層次。而且洛可可白配色的後蓋幾乎不會有重複的,每一台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有不少朋友在曬自己的P60 Pro洛可可白配色的後蓋。

在邊框處理上華為P60 Pro採用了工藝上乘的曲面設計,6.67英寸玲瓏四曲屏的曲線經過金屬邊框一直延續到背面,材質之間銜接緊密,手指無論是滑向邊框還是四角都很順滑,加上200克的機身重量,可以說是目前手感最好的旗艦手機之一。

體驗至上的影像旗艦

體驗華為P60 Pro近一個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用起來真的很順手,一方面是不墜口袋的輕薄,另一方面是沒有長焦畫質焦慮。以前用手機拍照都會膈應長焦表現不如主攝,大部分時間都在用主攝拍照,而P60 Pro的長焦可以說是做到了主攝同樣的水平,翻看相冊才發現這個月1000多張照片里有900多張都是用長焦拍的,足以見其實力之強。

當然,在這近一個月的體驗里,我們也發現了P60 Pro在影像上還可以做得更好。拋開目前幾款影像旗艦都有的小bug不談,P60 Pro目前比較迫切的問題是取景框預覽效果與成片之間的不確定性差距,我同事稱之為「開盲盒」體驗。比如上圖,取景框中的燈牌看起來更加立體,光線也更加真實,而實際成片卻顯得很平,光影關係不真實。這種情況只是偶爾發生在10x變焦模式下,並且無法復現,就像你永遠不知道對象為什麼生氣,但又隨時可能生氣。不過這種情況也不只是華為個例,其他家其實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最後也是可以用過OTA解決的。

隨著系統的不斷更新,P60 Pro的拍攝體驗還在不斷提升。我們前期發現的幾個無傷大雅的偶發性小bug,在近期的更新中都得到了解決,對於一款剛上市的新機而言這也算是常規流程了,畢竟OTA能解決的問題都不叫問題。

今年的影像旗艦手機確實卷得厲害,大家都在瘋狂堆料,厚度和重量飆升,而華為P60 Pro選擇在儘量小的體積里塞進儘量大的光學組件,再用XMAGE算法來補足硬體上差距,最終的成片效果也令人滿意,同時還兼顧了輕薄機身和絕佳手感,可以說這就是目前手感最好的影像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