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約起逛街,途中她突然發出這樣的感慨:我發現,年輕的時候,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可能是房子、車子、錢、社會地位等。
但是等步入晚年以後,這些都是浮雲,關鍵還是要看自己的孩子怎麼樣。
像我老家有戶鄰居,在我小時候,他家是我們那裡最有錢和有聲望的。二十年前,他家蓋的那棟小洋樓,即使是現在也不過時,甚至一直被村裡其他人模仿。
但大概是父輩太優秀和聰明了吧,他家的子女卻都很平庸。兒子中專畢業,在廠子裡上班。女兒雖然大學畢業,但也沒有正式工作,嫁的也很一般。
前陣子,我曾見過鄰居幾次,人蒼老的厲害。雖然還是很有個性和脾氣,但村裡沒有什麼人買帳。
每當同村人談到子女在某單位工作,或者賺錢多牛逼時,他都會沉默不語地黯然離開。
而同村的另一戶人家,卻恰恰相反。這家以前是打鐵的,家裡條件很不好。但誰都沒想到,他們家的孩子卻很爭氣。
考上了名牌大學,現如今在北京工作,年薪幾百萬。娶的媳婦是大學同學,在某國企上班。
聽說前兩年還在大城市買房落戶了,孩子一出生,就是北京人啊。
這妥妥的就是通過一代人的努力,就實現了階級跨越。
而這老兩口,雖然兜里還是沒啥錢,但走在路上腰杆子都是直的。同村人,以前還有不少人看不起他們,但現在提起來都會不由自主地高看一眼
……
聽完朋友的這番話,我的內心也是唏噓不已。
俗話說」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老輩人的話,有時候確實是話糙理不糙。
估計有些人會覺得,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和父母沒多大關係。
然後,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人到晚年如果沒有孩子,那麼你只需要擔心錢就行。但是如果有孩子,你既要擔心錢也要擔心孩子,甚至還有孫輩。
倘若子女有本事,孝順,一代比一代強,那麼老人的晚年生活就會過得很舒心和沒有遺憾。
如果子女無能,不孝,別說指望他們光耀門楣,成為家裡的頂樑柱撐起門戶,他們可能連自己的生活都不顧上。
於是,他們的父母即使已經年老體衰,英雄遲暮,卻不得不被迫背負著家庭的重擔。可以說,晚年過得十分辛苦且沒有尊嚴。
所以,那些有遠見的父母,往往很重視孩子從小的教育。
他們也許沒有太多的錢,給孩子報各種班,帶孩子去見世面。但卻送給了孩子最好的禮物——良好的家風和家教。
他們也許說不出什麼大道理,但卻用樸實無華的話,告訴孩子要明是非、懂規矩、知感恩。
他們也許沒有什麼文化,但卻對知識充滿執念。
因為他們知道,知識改變命運是亘古不變的真理。對於普通人家的孩子,那是唯一的一條通向更廣闊世界的道路。
正所謂」播下種子,靜待花開「,被愛和希望澆灌的孩子,內心往往充滿了向上的力量。
他們會作為家庭的新生力量,撐起門戶,給一家老小遮風擋雨,成為父母拿得出手炫耀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