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落無塵
朋友圈是現在一種很時尚的社交方式,幾乎人人都在用。
我們會在上面發一切日常生活的內容,像是自己的所見所聞,自己的內心需求,朋友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也有一些人不常發朋友圈,甚至不發朋友圈。電子產品盛行的時代,朋友圈人手一個,有些人會認為不發朋友圈的人會很低調。
事實證明,他們大都在內心深處有著對生活的篤定,有著對人生的獨到理解。
其實,不發朋友圈的人,其實不是低調,而是藏著「私心」
01
他們做事情實事求是,不虛偽
當今世界,社會浮躁,有很多人每天看似快樂的生活,但實質上對自己的人生並沒有多大的認識。
他們也會發朋友圈,而且他們的朋友圈看起來冠冕堂皇,然而背後的人生,卻未必如朋友圈中所展現的。
有一個學電子設計的男生,他很喜歡設計,但他更喜歡虛榮浮華。他看著是在學校學習,其實只是徒有虛名,每天和朋友在網吧廝混,花著父母的血汗錢,並沒有認真學習。
面對父母親朋好友時,他還想著給自己賺足面子。於是,他把別人的作品拷貝到自己的朋友圈,每天發一個。他的朋友圈裡,滿是高大上的閃光作品。
之後,有個親戚在朋友圈裡發現了他的才華,把他招聘到自己的公司上班,然而他卻什麼都拿不起來,這讓親戚很困惑。
當被問及他朋友圈裡那些讓人稱讚的作品時,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說那是他拷貝來的,為了蠱惑家人,掩蓋他不學習的內幕。
聽了他這番話,親戚認為他還算是一個誠實的孩子,還有挽救的希望。便鼓勵他用功學習,努力把本事學到手,讓人刮目相看。
他痛改前非,這一次他不再發朋友圈,而是靜下心來默默加油。畢業的時候,在一次招聘會上,他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成功被一家知名企業錄用,他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就是這個樣子,沒有積蓄,卻在朋友圈裡曬大餐;明明很孤單,卻在朋友圈裡曬人脈;不喜歡熱鬧,還要在朋友圈裡曬排場……
做真實的自己很累,但是偽裝自己會更累。
人只有雙腳踩實步伐,才會走穩以後的路。有的時候,我們不發朋友圈。不過是暫時逃避虛擬的世界,讓自己的人生返璞歸真。
02
他們活得明白,不攀比
其實,人生是有差距的,要承認差距的存在,要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有滿足感,不要盲目地不斷攀比。
然而,現實生活中卻並非如此。很多人在朋友圈裡炫富,比榮耀,比生活質量,比人性……
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愛發朋友圈,不是他們不熱愛生活,而是他們活得內心通透,在朋友同事之間不盲目攀比,活得很真實。
朋友文文很願意曬自己的日常生活,她每天都要發朋友圈。
做了一道可口的飯菜要曬一曬,寶貝女兒考試得了第一名要曬一曬,出去旅遊也要曬一曬……她的生活在朋友面前一目了然。
她總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拿出來曬,好像世界唯我獨尊,沒有其他人在眼裡;又好像總是在和別人攀比爭高下,感覺生活中的她永遠是最好的。
直到有一天,她去接孩子放學,在車站親耳聽到有認識她的學生家長在議論她:都快被文文煩死了,好像世界沒有她不行似的,世界少了誰不一樣轉?
文文開始反省自己,從那之後再也不發無用的朋友圈了。而是改變了自己,學著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
生活會有很多方面,無意義的攀比只會給自己徒增許多煩惱,而活得通透的人,都在默默地進步,他們沒有攀比心,而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
人生,無需羨慕他人的風景,活在別人的陰影下。而是自己盡力而為,把自己的生活儘量過好,用心體驗,用神領會,才是自己人生最曼妙的景色。
別在攀比中迷失自己,人生活好了,各自有各自的精彩。
03
他們內心精明,拒絕無用的社交
人生在世,會有很多的朋友,當然也都有各自的社交方式。
很多人喜歡發朋友圈聯絡友誼,其實朋友圈是一個虛擬的世界,我們沒有必要把朋友圈當成自己的精神家園。
真正聯絡朋友感情的,往往要落實到現實中。比如,打電話問候一下近況,或者坐在一起吃頓飯。這種方式更實際,也更有意義。
有報道說,演員劉亦菲九年沒有更新朋友圈,她從14歲出道至今,作品雖說只有三十幾部,但幾乎都是精品,像「小龍女」、「王語嫣」、「趙靈兒」……
劉亦菲很有靈氣,但日常生活是素麵朝天,從來都不發朋友圈。即使外界再喧囂,自己的心靈始終是一片凈土。
和朋友聯繫多數是打電話,見面吃飯的方式。也許劉亦菲也在刻意避免無用的社交,下意識地去構建自身的穩定。
人生需要斷舍離,遠離不必要的人和事,才會形成自己有質量的生活,這或許就是,劉亦菲之所以成為氣質女神的主要原因。
其實,生活本來是不複雜的,複雜的是我們的心境。當你遠離塵世,看清自己的內心,就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生的方向,全憑自己的內心尋覓。生活是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別讓霓虹迷失了自己的本心,心境清安的日子才能夠細水長流。
04
越活越厲害的人,早就不發朋友圈了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重心,世界是自己的,沒有必要在泛泛之中消耗自己。如果自己的精力消耗盡了,留下的只能是內心的虛無。
做個實在的人,遠勝過戴著面具偽裝自己的人。人活著,不必在眾星捧月中沾沾自喜,而是要在自己的心裡精耕細種,守護屬於自己的一片歲月靜好。
就像蔡康永說的:「我們要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把大部分心力拿去應對真實的生活,恭喜他們找到了生活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