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或將面臨淘汰,我國引進「冰葬」技術,已在武漢試行

2022-08-25     史鏡說

原標題:火葬或將面臨淘汰,我國引進「冰葬」技術,已在武漢試行

導語

雖然我們不喜歡離別,但是人生自古誰無死,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事情,雖然來得太過殘忍,但我們仍然需要以一種平和的方式接受它,並且選擇一種適宜的喪葬方式處理人的遺體。從古代開始,我們就崇尚入土為安,但是今天,節能環保的發展理念促使我們開始在喪葬方式上尋求創新。

現在有一種新的喪葬方式即將取代火葬,那就是冰葬技術,目前武漢已經開始試行了,到底反響如何?又怎麼操作呢?

一、最先使用冰葬的人

其實,冰葬並不是我們在科幻小說中憑空想像出來的一種喪葬方式,在國外就已經有著源遠流長的冰葬傳統。北美洲的愛斯基摩人經常使用冰葬,對於他們來說,葬禮一定要用冰葬來進行。因為愛斯基摩天氣寒冷,水倒在地上都可以結冰,所以他們在很多行事方式上,都和冰有很大的關係。

在愛斯基摩,要去世的老人會拿上一塊獸皮,到冰窟里找到兒子事先為自己準備好的冰塊。

他們往往會提前好幾天就進去冰窟,等待死神的到來,等到老人在冰窟中進去五天,他們的子孫就會將冰窟永遠封住,這樣常人無法進去,裡面的人也無法出來。

這就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墓地,雖然這個方法聽起來很殘忍,但愛斯基摩一直以來都保留著這種習俗。

二、冰葬到底怎麼操作?

在我們的頭腦當中,冰葬或許就是將人的身體結冰,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並不是這麼簡單。冰葬是指在人死之後,迅速地將屍體運送到冰室,然後將它進行冰凍,在冰凍之後還會使用零下196度的液氮,將人的遺體進行處理。主要是將人的冰凍後的屍體粉碎,但是粉碎之後會有雜質存在,這個時候需要用特殊的手段提煉雜質,留下完全沒有雜質的骨灰。

一般來說,一個150斤的成年人通過冰葬的方式留下來的骨灰只有20克。把冰葬,從傳統儀式和書籍中搬下來成為現實的,是瑞士的一個女研究家。

三、在武漢實行的冰葬

不久之前,武漢決定將冰葬方式引入。這一個舉措被社會公眾廣泛議論,也是褒貶不一。年輕人都秉持著歡迎的態度,因為他們的開明思想能夠讓他們接受這種新生事物。但是也有很多人並不能理解這樣的新措施到底有何意義,因為入土為安的思想一直在我們的頭腦中存在,讓我們無法接受冰葬之後死無全屍甚至粉身碎骨的下場。

從環保意義上來說,冰葬有很大的優點。有研究人員曾經將火葬和冰葬進行對比,

發現火葬一具屍體需要消耗15公斤的柴油和25度左右的電量。

從全國普及火葬開始到現在,我們已經消耗了無數的柴油和電量,而這些本可以節約下來去發展其他的產業。所以冰葬在大家熱切的關注中到來,取代火葬是一種新型趨勢。

時代的腳步不斷向前,而我們身邊也不斷地有舊事物消散,新事物出現。新型冰葬方式在誕生之際,遭遇了很多人的反對,但是它是目前最符合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一種喪葬方式。總的來說,冰葬是優點大過於缺點,在以後科技不斷發展,人的思維和意識不斷提升之後,一定會成為一種普及型的喪葬方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5e990470d0d5c4dd6bc8ec9102314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