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集海墾區加工辣椒高產栽培技術

2023-10-15     天山植保

原標題:安集海墾區加工辣椒高產栽培技術

安集海墾區加工辣椒高產栽培技術

#妙筆生花創造挑戰#

1 育苗

1.1 環境要求

1.1.1 土地條件

選擇土層深厚,保水肥,土壤鹽鹼小,較肥沃,pH ≤7.8,2~3年未種過茄果類作物的砂質壤土地塊進行育苗。前茬以小麥、棉花、瓜類、豆類作物為好。

1.1.2 溫光條件

無霜期達到150 d以上,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1.1.3 供水條件

供水條件良好,有配套的滴灌設施,水質無鹽鹼,pH ≤7.5,全鹽量≤2 000 mg/L)。

1.2 成品苗標準

苗盤空穴率不超過2%,日曆苗齡(從出苗到移交成品苗的時間)50~60 d,辣椒苗長勢整齊一致,株高15~18 cm,莖稈粗壯,莖粗2.5 mm左右,具有6~8片真葉,葉色深綠,葉片肥大,子葉完好,無黃葉,無病斑及蟲害。紅莖比達到地上部株高1/3,根系發育良好,乳白色,盤根好,拔苗時能將育苗基質完整帶出。成品苗出棚前經7 d左右放大風煉苗。

2 移栽

2.1 土地整理

犁地深度28~30 cm,耕後及時耙地整平。開春後機力平地,達到地平、土碎、邊齊、土松,拾凈殘膜,達到待栽狀態。平整土地時,用200 mL/667 m2施田補(33%二甲戊靈)化學除草,均勻噴洒,不重不漏。

2.2 種植模式

採用125 cm地膜。種植行距配置為70 cm+75 cm,1膜2行,株距18 cm,理論穴數5 108穴/667 m2,1穴2苗,採光面100 cm。滴灌帶1膜2管,位於膜內側,距離苗行10 cm,滴頭流量2.6 L/h或2.8 L/h。打孔深度6~8 cm。

2.3 移栽時間

4月25日至5月10日

2.4 移栽方式及質量標準

移栽時按機械打孔穴距投苗,栽苗深度6~8 cm,投苗後及時上土封洞。

栽苗標準:苗行端直,苗株直立,無空穴,無倒伏,根系無懸空,根下無地(殘)膜。移栽後及時滴透水至膜邊。

3 移栽後苗期管理

3.1 補苗及滴緩苗水

辣椒苗移栽後3~5 d查苗補苗,將死苗、未栽空穴補齊,扶正栽歪的辣椒苗,滴緩苗水至膜邊。長勢旺的苗田滴清水,苗勢弱的地塊滴施磷酸一銨2 kg/667 m2、尿素1 kg/667 m2提苗。

3.2 苗期田間技術措施

以增溫、促苗早發、防病蟲草害為主。滴緩苗水後3~5 d即可中耕,以後7~10 d中耕1次,一般苗期至封壟期中耕2~3次,最後一次中耕時可進行培土,防止後期倒伏,結合中耕及時去除田間雜草。

4 水肥管理

4.1 苗期水肥管理

苗期因溫度低,蒸發量小,辣椒生長慢,對水分需求量不大,因此移栽後應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的正常發育,培養壯苗。滴水應以「控制水量,給肥為主」為原則,早施磷肥,控施氮肥,避免早期營養生長過旺徒長,可以有效地控制生育期延後、中後期的行間鬱閉、倒伏及病蟲害的發生。滴水以滴至膜邊為宜。進頭水時間一般在緩苗水後10~15 d(沙壤土10 d,粘土地15 d),如果4月25日移栽,5月中旬即可進頭水;至辣椒封壟前每8~10 d滴水肥1次,將辣椒生長所需的磷肥集中在此時期滴施,通過水肥調控防止辣椒苗期旺長,促進辣椒提早開花坐果。對田間長勢弱的地塊或前期長勢弱的早熟品種可適當增施氮肥,結合苗期病蟲害防治,葉面噴施芸苔素鋅或芸苔素內脂+磷酸二氫鉀(150 g/667 m2)提苗。

4.2 中後期水肥管理

辣椒進入開花坐果期後對水肥需求量迅速增加,待辣椒頭茬果坐穩後開始加大水肥供應量,特別是7月中旬至8月初,辣椒坐果膨大關鍵時期要確保水肥供應充足,7~8 d滴水肥1次,要給予3次大水水肥,不能缺水,肥料以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或硫酸鉀)為主,8月5日後停止滴肥,8月25日前後停水,根據土質條件粘土地適當早停水。

4.3 全生育期投肥量

按700 kg/667 m2產量,合理確定總投肥量。辣椒全期投肥150 kg/667 m2左右,其中基施三料重鈣20 kg/667 m2、硫酸鉀5 kg/667 m2或磷酸二銨15 kg/667 m2、硫酸鉀5 kg/667 m2。生育期追施尿素50 kg/667 m2、磷酸一銨30 kg/667 m2、水溶性鉀肥30 kg/667 m2、黃腐酸肥料15 kg/667 m2、硫酸鋅2~4 kg/667 m2,分2~3次滴施。

5 除草

全生育期清除大草5遍,每隔15 d左右1次,8月下旬至9月初採收前最後一次清除田間雜草。除草質量要求:清除行間及膜面上雜草,不損壞地膜及滴灌帶。

6 病蟲害綜合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以測報為參考,以田間調查為基礎,以防治指標為依據,採用多種方法和措施控制病蟲等不利因素對辣椒生產的影響。

6.1 農業防治

(1)清潔田園,消滅越冬蟲蛹;(2)利用成蟲的趨光性,採用黑光燈誘殺成蟲;(3)田間設置誘捕器,應用性誘劑誘殺雄蛾,干擾自然交配,降低種群數量;(4)田間設置誘蚜板誘殺蚜蟲;(5)合理密植,加強中耕,改善土壤及根系通透性;(6)澆水時少量勤澆,以滴到膜邊為宜,避免溝內見水及「跑冒滴漏」,控制田間濕度,改善田間環境條件,灌水均勻,不跑不漏,膜間和大行不出明水,忌大水漫灌;(7)控制好傳毒昆蟲,發現蚜蟲、薊馬及時殺滅;(8)病害高發期,儘量避免在病健田之間串行,以免造成人為接觸性傳播病毒。

6.2 化學防治

6.2.1 蚜蟲和薊馬

5月底6月初隨水肥滴施內吸性藥劑康福多50~60 L/667 m2或松靈80~100 L/畝,20 d施1次,連續滴施2次。選用特福力(美國陶氏公司22%氟啶蟲胺腈)15 mL/畝、20%吡蟲啉可溶性粉劑6000~8000倍液、拜耳乙蟲腈2000倍液以及先正達20%阿立卡(噻蟲·高氯氟)4000倍液+敵敵畏400倍液的混合藥劑葉面噴施。

6.2.2 棉鈴蟲

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2~3 g/667 m2,間隔15~20 d噴1次,連續噴施2次。蟲害嚴重時可用康寬(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3 000倍液葉面噴施2次,間隔15 d左右;菊酯類農藥如高效氯氰菊酯10%乳油6 000倍液葉面噴施。

6.2.3 病毒病

一是通過中耕、施肥等措施促苗早發,及早形成旺盛的生長勢,增強植株抗病能力;採用育苗等措施早栽早熟,使辣椒結果高峰期避開病毒病盛發期。二是苗期噴施高錳酸鉀1 000倍液或1%過磷酸鈣浸出液,提高抗性。三是農事操作中要注意防止人為傳毒,在進行整枝、打杈、摘果等操作中,手和工具要用肥皂水沖洗,以防傷口感染。四是發病前抓好早期治蚜工作,以防蚜蟲傳播病毒。五是在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辛菌胺60~80 g/667 m2,用水量30 kg/667 m2,正反葉片均勻噴霧,每隔8~10 d噴1次,連噴2次;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病毒凈或病毒靈500倍液噴施

6.2.4 青枯病

一是實行輪作,最好是水旱輪作。適當控制澆水,嚴禁大水漫灌,高溫季節應在清晨或傍晚澆水。培育壯苗。植株生長早期應進行深中耕,其後宜淺耕;至生長旺盛後則停止中耕,以免損傷根系,而有利於病菌侵染。二是發病期要預防性噴藥,常用農藥有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 000倍液,每隔7~10 d噴1次,連續防治3~4次。也可用敵枯雙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灌根,每隔10~15 d灌根1次,連續2~3次。

6.2.5 疫病

防治措施:一是選用優質、高產、抗病品種。

二是苗床消毒,無菌土育苗。育苗移栽的辣椒苗床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按8 g/m2加細土10 kg拌勻,先用1/3藥土施入苗床後播種,然後將2/3藥土覆蓋種子。成苗後在苗床上選擇無病壯苗移栽。

三是實行輪作。發病田不要與瓜類、茄果類蔬菜連作,可與十字花科、豆科等蔬菜輪作。

四是加強防病栽培。選擇地勢較高,排灌良好的田塊;秋季深翻凍垡,種植前清潔田園。合理密植,保持株間通風透光;重施基肥,合理追肥。

五是科學合理用藥。在發病初期發現病株及時施藥,主要可選用下列藥劑: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600倍液、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700倍液、科生黴素1 000倍液、春雷黴素1 000倍液。每隔7~10 d噴施1次,視病情可連續噴施2~3次,重點控制中心株。

7 採收前管理及採收

7.1 早停水

根據種植地塊土壤質地、植株長勢和天氣情況確定停水時間,粘土地8月25日前後停水,砂土地適當延後至8月底,防止後期植株貪青旺長。為提高辣椒紅果色價便於採收,於9月10日前後噴施辣椒落葉劑「辣椒葉脫隆」,用藥量100 g/畝左右,用水量40 kg/畝,機械吊噴,均勻噴洒,確保植株上下葉片沾染藥液。噴藥後3~7 d脫葉,脫葉率達90%以上,9月20日前後,紅熟果掛秧10~15d,辣椒適度脫水後及時採摘晾曬。

7.2 採收和晾曬

採收後的果實要及時拉運到戈壁灘晾曬,裝車拉運過程中要輕裝輕卸,不能用力踩踏,拉運到戈壁灘後及時攤曬,厚度以15~20 cm為宜,不能過厚或過薄,前期要勤翻動防止霉變,辣椒六七成干時打成小壟風乾,八成干時起堆,用篷布蒙蓋發汗3~5 d,再攤開晾乾,分揀二紅花皮辣椒進行產品分級銷售。

採收後交於加工企業烘乾。

7.3 干椒質量要求

成品椒標準:干辣椒必須具備正常的色澤,色澤深紅,無霉變椒,無白皮椒,無青椒,無黑斑椒,無異品椒。大紅和二紅綜合≤3%,不完整椒≤3%,無雜質。搖動籽響,纏繞不斷,鬆開彈直,水分≤20%,乾濕適度。作者:鄒佳偉(第八師一四二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圖文編輯:天山植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4c3a056cbb1b2e16867d7b4c4b096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