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匯·2023基金觀察 | 今年基金髮行募資1.15萬億元,未現「百億基」
本文約1500字
閱讀完約4分鐘
金融投資報記者 劉慶華
在權益市場表現低迷、基金凈值漲少跌多的背景下,2023年公募新基金髮行市場總體低迷,尤其是權益類基金髮行處於低位。
據Wind統計,截至今年12月28日,全年共有1262隻新基金產品發行成立,合計募集資金11530億元。單只基金平均發行規模則創下歷史新低,僅為9.14億元。在歷史上,僅有兩個年度公募基金的單只基金平均發行規模低於10億元。
部分基金公司今年發行新產品一覽
數據來源:Wind 截止日期:2023年12月28日
全年共有1262隻
新基金髮行成立
據Wind統計,截至今年12月28日,全年共有1262隻新基金髮行成立,合計募集資金11530億元。就發行規模而言,這一水平是自2019年以來5年中的最低發行水平。
其中2020年和2021年發行規模均在3萬億元左右,而2019年和2022年則分別為1.37萬億元和1.48萬億元。
考慮發行數量的話,2023年單只基金平均發行規模則創下歷史新低,僅為9.14億元。據Wind統計,自2001年首隻公募基金髮行以來,23年里僅有兩年新基金髮行平均規模低於10億元,分別是2017年的9.95億元和2023年的9.14億元,其餘年份平均發行規模均在10億元以上。甚至在大熊市的2018年平均發行規模也接近12億元。
而近四年以來,各年公募基金髮行數量都超過1000隻,供給的增大也成為市場低迷時期基金髮行困難、平均募集規模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今年1—12月份,僅有5個月新基金髮行規模在千億元以上,1月份和10月份受跨年、長假等因素影響,分別僅發行募集了403億元和545億元。不過,臨近年末,發行市場出現了一絲暖意,11、12月份連續兩個月月度募集資金規模均超過千億,且12月份募集資金規模在1900億元以上,同時12月單只基金髮行平均規模達到13.46億元。
不過這種「回暖」仍然主要依賴於債券基金,12月份債券基金髮行規模達到1611億元,而權益類基金髮行規模僅為287億元。
權益基金與債券基金
發行比例三七分
股債分化嚴重也是今年新基金髮行市場的一大特色。其中,債券基金是發行市場的絕對主力,發行規模占比超7成。
從單只基金髮行來看,今年以來發行成立的基金中沒有百億基金,單只基金最高規模為80億元,共7隻。另有19隻基金髮行規模在79億元以上,不到80億元,這些基金均為債券型基金。這些基金認購戶數多在500戶以下,被機構定製的機率較大。
權益類基金最高發行規模為55.58億元,這一成績來自嘉實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聯接,該基金自12月1日起發行,12月25日成立,創下年內最高權益類基金髮行規模。在此之前,今年4月成立的華安景氣領航一直位居權益類基金髮行規模首位,在16天的認購期里,募集規模就達到54.53億元。
這也反映出今年股債新品發行的不同命運。今年以來,權益類基金髮行規模約2692億元,在總規模中占比23%,而債券基金髮行規模合計達到8198億元,在總規模中占比超過71%。
5家基金管理人
發行規模超500億元
從基金管理人的角度看,今年以來共有136家基金管理人發行設立了新產品。
雖然發行市場低迷,新基金髮行困難,但有的基金管理人仍然發行了數十隻新產品。例如,截至12月28日,華夏基金旗下有超過60隻新產品在今年成立,位居行業首位,易方達發行設立的新產品也接近60隻。匯添富、南方、富國、廣發、嘉實等發行設立的新基金數量均不低於40隻。另一方面,包括博遠、天治、中庚、匯安、睿遠等在內的20家基金公司全年只有一隻新產品發行成立。
就發行規模來看,全年共有5家基金管理人發行的產品規模在400億元以上,分別是易方達、南方、嘉實、招商、鵬華,分別為441.33億元、436.81億元、412.31億元、406.76億元、400.11億元。
富國、廣發、浦銀安盛、華安發行規模在300億元至400億元之間,博時發行規模接近300億元。這十家公司合計發行規模超3817億元,在總發行規模中占比達到了33%。也就是10家公司占據了發行市場三分之一的規模。
其中,浦銀安盛並不是市場理解的傳統意義上的大公司,該基金在今年發行市場上取得的成績,主要源於4隻債券基金髮行規模接近80億元。
編輯|陳雨禾 校檢|袁鋼 審核|何穎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金妹兒
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
註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5112018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