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和狗誰聰明?實驗證明真的不是貓,有些狗甚至比獅子還聰明

2022-07-18     動物速遞

原標題:貓和狗誰聰明?實驗證明真的不是貓,有些狗甚至比獅子還聰明

貓和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寵物,歷年的《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均顯示,我國城鎮養寵里,數量排在前兩位的,都是貓和狗,可見貓和狗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貓和狗誰聰明?在寵物圈裡是一個熱度很高的話題,而且雙方的支持人數眾多。

貓和狗是兩種性格迥異的寵物,貓給人的印象比較高冷,不親近人;而狗則相反,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熱情,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黏在「鏟屎官」身邊。

喜歡貓的人會覺得貓比較聰明,而喜歡狗的則認為狗比較聰明。在日常生活中狗經常給人一種「笨哈哈」的感覺,而貓顯得相對聰明。

另外,在貓與狗的打鬥中,狗明明體型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但在貓面前卻常常吃虧。貓利用自己身體的一些優勢,能將狗耍得團團轉,這似乎也側面說明了貓比狗聰明。

在農村地區,也有「大笨狗」的說法,但卻幾乎沒有聽過「大笨貓」,那麼是不是貓就真的比狗聰明呢?

早期漏洞百出的智商測量方式

想要知道貓和狗誰的智商更高,不僅僅是寵物圈感興趣,一直以來,科學界也饒有興趣。曾經有研究者做過這麼一個實驗,人們拿來了一些不透明的杯子,然後蓋在地上,其中只有一個杯子下面放有食物,其他的都是空杯子

然後研究者找來了一些貓和狗,分別進行了多次實驗,發現大多數的狗,都能通過研究者的手勢,順利獲取到杯中食物。然而大多數的貓卻不怎麼配合,不僅不理會研究者,還乾脆就趴著休息,或者獨自玩耍。

後來人們考慮到貓與狗的性格不同,在社交方面的互動性不如狗,於是研究者將實驗場所轉移到了貓主人的家中,發現貓變得配合了許多,多數的貓也能根據人類的手勢,獲得對應的食物。

整個實驗下來,雖然貓狗的性格迥異,但它們均能理解人類的手勢,並做出相應行動,從實驗結果來看,貓和狗似乎一樣聰明。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顯然不是,整個實驗可謂是漏洞百出。

舉個例子,你讓一個研究生和一個小學生共同做一年級的數學題,大家都考了個滿分,你能說二者的知識儲備是一樣的嗎?一樣聰明嗎?顯然不是。

實驗測量方式如果沒有達到相應的閾值,是十分具有迷惑性的,就比如測量動物智商很著名的「鏡子實驗」,你能說通過「鏡子實驗」的動物智商一樣,而沒有通過的動物智商也是一樣的嗎?

不斷改進的動物智商測量方式

動物智商測量方式和標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它是隨時變化的,說不定哪天科學界又有新發現,推翻了以前所建立起的架構和標準。

通過一些行為實驗,以此來衡量智商,這一不靠譜的方式漸漸地被人們淘汰了,後來有科學家提出,將大腦的尺寸以及結構的複雜性,作為衡量智商的標準,在特定的時期,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

事實上在生活中,也的確能夠找到許多相對應的例子。例如,懷俄明州立大學動物行為專家發現,大腦尺寸越大的食肉動物,它們在面對複雜環境時,會表現出更強的適應能力,面對困難時,也更能從容應對。

後來隨著科學再次進步,測量大腦尺寸的方式也逐漸被淘汰,相對應的人們提出了計算神經元數量的方式。

科學家們認為,神經元是動物處理信息的基本單元,數量越多,則表明處理信息的能力越強,換句話說認知能力就更強,也就是俗話說的更聰明。

怎麼理解呢?我們不妨將一個個神經元想像成一個個人,一個人的能力有限,10個人加在一起能力就倍增,1000個人就能解決各種各樣一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

目前而言,測量神經元數量是科學界認同的最為有效的方式,當然這種方式也不敢說是100%準確,未來還會不會被推翻?不過至少目前而言,還沒有比這更科學的方式。

狗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遠超貓

同樣大小的一個腦袋,裡面的神經元數量也可以是千差萬別,不過問題來了,神經元不像花生一樣,可以一顆一顆地數,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又如何計算呢?

目前來說,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先從神經元裡面分離出懸浮核子,然後計算出單位體積內的懸浮核子數量,最後再根據懸浮核子的數量估算出神經元的數量。

來自美國、丹麥等6個國家的研究者組成了一個團隊,他們對貓、狗等動物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進行了計算,並發表在了《神經解剖學前沿》雜誌上。

研究者們發現狗大腦皮層的神經元數量平均是5.28億個,金毛獵犬這一犬種的數值更高,為6.27億個,而貓只有2.5億個

從實驗結果來看,狗大腦皮層中的神經元數量跟獅子等動物差不多,一些公認為比較聰明的狗,比如金毛獵犬,大腦皮層神經元甚至超過了獅子。貓大腦皮層中的神經元數量則跟棕熊等動物相似,遠低於狗。

既然目前而言,測量神經元數量是衡量動物智商高低的最有效方法,那麼從實驗結果來看,是不是就可以說明狗比貓聰明呢?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研究發現,人的大腦皮層里神經元數量為160億個,黑猩猩的為60-70億,黑猩猩確實比較聰明,說它達到了人類幼兒的智商也的確不為過。

貓和狗誰更聰明的答案已經顯而易見了,可能顛覆了許多人的認知,畢竟在生活中,貓給人的印象是更聰明的。但量化數據表明,確實是狗更聰明

不難理解,我們觀察一些,一些需要動物參與的工作中,出現的身影基本上都是狗,比如嗅探犬、導盲犬、軍警犬等等。

除了狗比較忠誠、能與人更好互動等因素之外,跟它們的「高智商」也脫不了干係,畢竟讀懂人類信號、專注力、對外界的適應力、合作等等,都需要建立在「高智商」上面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2d3b1e3240b687e29874f72e7bb97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