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8種媽媽孩子最不喜歡!最後一種你一定想不到!

2022-04-23     現代與經典

原標題:這8種媽媽孩子最不喜歡!最後一種你一定想不到!

當孩子對你說, 媽媽我討厭你! 媽媽我再也不喜歡你! 的時候,你可能會想,或許孩子只是還不懂事,不能體會當媽的辛苦。

但請媽媽不要忽視孩子這樣子的話,很有可能這是孩子對你舉動的日常反應哦!以下幾種 不受歡迎 的媽媽,媽媽們 請勿模仿 ~

外人面前過分指責孩子的媽媽

在外人面前,孩子往往比較興奮,喜歡錶現,同時也不免出現一些小差錯,這是正常的。可媽媽卻認為孩子的「人來瘋」讓家長丟面子,或為了顯示自己的教子有方,當著眾人面指責孩子。孩子的自尊心有時候比大人還強,且心靈也比較脆弱,上述做法會引起他們的強烈反感,喪失自信心,甚至出現反叛情緒。

當孩子滿懷熱情地想要在客人面前表現自己的時候,媽媽應該積極的鼓勵孩子,讓孩子更加有信心的表現自己才對。這樣對孩子的心理方面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鍛鍊,經常在外人面前表現自己的孩子將來會更加容易與人交流溝通,對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鍛鍊的機會。

愛追劇、iPad不離手的電視迷媽媽

如果媽媽一直與電視機為伍,就會缺乏和孩子一起做遊戲、看書和帶孩子到大自然中開展親子活動的機會。這不僅會失去許多和孩子溝通的機會,而且也影響孩子,使得他也從小喜歡看電視,不善於和人交流、溝通。

童年很珍貴,媽媽有時間的話,應該多和孩子一起活動。多帶孩子到外面去玩一下,在家裡的時候也應該每天都花一定的時間和孩子玩一玩,聽聽孩子說說幼兒園裡面的事情,聽聽孩子的心聲和想法,並且,多花一些時間和孩子進行一些親子遊戲,增強親子間的感情。

如果媽媽真的想看電視,也可以選擇一些孩子也可以一起看的節目,陪孩子一起看,並且邊看還可以邊教孩子一些知識。

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的媽媽

在我們抱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越來越不懂得寬忍二字的時候,我們先要檢討自己:作為媽媽,我們給予孩子有容為大的身教了嗎?

很多媽媽,從小教育孩子要寸土不讓,要得理不饒人。從根本上說,是將敢於競爭與利益上的爭搶相混淆了,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很可能是缺乏團隊協作精神的孩子,將來即便有一技之長,因為人的刻薄自私,也很難獲得團隊的認可。

完美主義、過分嚴苛的媽媽

孩子一般都不喜歡過於苛刻的媽媽,這樣的媽媽對孩子過於嚴厲,且總是說「不」,這讓孩子經常處於一種不自由、被束縛的狀態。而孩子天性喜歡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誰剝奪了他們這種基本需要,必然不受歡迎。

切記不要過分嘮叨和干預孩子,要大膽放手,讓孩子適當自由和放縱。平時對待孩子也不要總是以高標準來要求孩子,孩子還小,很多時候做事情都會存在一些問題,給孩子犯錯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在錯誤當中汲取教訓,學習經驗,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才是最為有利的。

說話不算數的媽媽

假若媽媽總是為自己的爽約尋找客觀理由,那麼,孩子將來也會為自己做不到的事尋找各種藉口,而不從自身尋找原因,從不道歉及反省自我。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後果?

「說話不算數」的媽媽缺失的是誠信。誠信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培養的。其實,「誠信教育」,往往始於牙牙學語之時,而且貫穿於整個童年時期。在孩子剛剛懂事起就應以身作則,幫助他們在心中樹立「以誠信為本」的意識。 不陪孩子玩的媽媽

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很強,他們想從媽媽那裡了解很多事情,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如果媽媽總是一問三不知,便會讓孩子感到很失望。很容易使孩子失去對一些事情的興趣,同時也會影響媽媽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影響親子關係的發展,同時對孩子早期語言能力的發展也很不利。

為做一個令孩子喜歡和自豪的媽媽,讀書學習是關鍵。但同時,也要儘可能抽時間多陪孩子一起玩,多和孩子言語交流。畢竟媽媽不是完美的,總有些事情是媽媽不會的,也沒必要為了孩子而去學這學那,要告訴孩子知識是無涯的,媽媽會不斷地充實自己,就像孩子現在做的一樣,要讓孩子自己去學會學習新的東西。 脾氣暴躁的媽媽

媽媽經常發脾氣,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性格扭曲。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不能明白媽媽為何生氣。有些媽媽明明惹他生氣的不是孩子,也經常把孩子當出氣筒。這種情況下,孩子會產生自責的心理,他會認為媽媽不高興都是他引起的。長此以往,孩子長大後會自卑,膽怯,不能樂觀地面對一切。

每天微笑確實很難做到,但為了孩子,媽媽要學會克制的自己的情緒。夫妻雙方在孩子面前不吵架,不說重話,彼此尊重,給他創造一個平和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特別愛笑,性格很平和,對陌生人不怕生,也不畏懼陌生的環境。 愛拿隱私開玩笑的媽媽

每一個人,即使他還完全是一個小孩子,也需要有他的私人領域,即使是他的父母也不能隨意干涉。因此,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孩子某一方面如果牽涉其個人私事或隱私,大人應予以尊重,千萬別向外人揭短。

如果孩子總是讓你不「順心」,做媽媽的不妨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犯了孩子的最不喜歡的「禁忌」,從而不斷改正,和孩子做好朋友。

來源: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2a4d35c58eb8040b063df861549f0b2.html











推倒思維的牆

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