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不遠萬里繞道大理,蒙古滅宋到底有多困難?

2020-06-08     看北朝

原標題:寧願不遠萬里繞道大理,蒙古滅宋到底有多困難?

英俊的小張蒙古滅宋到底有多困難?正面剛到底難倒了什麼程度?以至於要不遠萬里,繞道大理?

鉛球萬袋:記得看過一個說法,說是江淮一帶當時湖沼眾多,在南宋水軍的守衛之下極難攻破,所以先打下西邊,然後蒙古水軍順長江順流而下,就避開了這些湖沼,而且占據上游,後勤也非常有利。

八寶山老妖:占據四川就可以占據長江上遊了,雲南等地和長江上游沒啥關係。

矢鋒:打不動重慶說啥都是虛的。我重慶崽兒一直到臨安完球了都還能把蒙古人打得滿地爬。

自我感覺良好滿口牙都掉光了,就剩下一顆牙干挺著也沒用

avante:長江中游的襄陽一線實在是難攻也繞不過去,於是蒙古人想出了一個連繞大理、安南兩個當時與蒙據區不接壤的國家,從華南大後方直搗南宋的瘋狂戰略,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暴力,連20世紀的日本人也要甘拜下風。

日月重開:相當難。繞到大理這麼瘋狂而壯闊的計劃其實最後也沒起到啥作用。

折劍頭:給四川戰場與廣西戰場施加了更多的壓力,大概就這些作用了。

矢鋒:迫使南宋在重慶南川金佛山旁邊的馬腦山修了龍岩城及附屬多個山寨。

1259年蒙軍四川攻略戰,北路被擋在釣魚城城下,西路被擋在重慶城下,南路被擋在龍岩城城下。

龍岩城也是傳奇之城,自1258年建城以來一直是重慶通往貴州的南大門,號稱立城七百年不破。可惜開發得不好,重慶人自己曉得的都不多了。

折劍頭蒙古把戰略重心放在四川是在蒙哥登基後的事情了。至於為什麼,可能有歷史原因在裡面。畢竟三國也好,南北朝也好,這兩次分裂最後都是在北方政權先拿下四川然後再順江而下滅了江南政權的情形下走向統一。蒙哥可能想要效仿晉隋之事。

至於為什麼選擇繞道大理...余玠當時在四川建立起了一整套山城防禦體系,要從正面拿下四川代價實在太大了。繞道大理兩面夾攻倒是不錯的選擇。

從不行賄是王石:可是青藏高原就那麼好上嗎。雖然吐蕃衰弱了,但是自然氣候實在是惡劣吧。能想出打通西藏的戰略,蒙古人也實在是瘋狂。

shangbanzhu實際上把蒙軍更多地拖入了南方山地戰的消耗戰之中。如果大理有一套有效的山地防禦體系,大量殺傷蒙軍,蒙宋戰爭可以提前結束。所以蒙古繞道大理,如果南方地理如北方,妙招。否則就是昏招而已,給北方戰線的宋軍減壓了。

遼西處士平沙氏主要大理也是幕府政治,而且楊氏幕府那時候剛鬧完內訌。

cbj03:繞道大理其實沒啥用,還是內奸賈似道起了大作用。

mittermaye:直接攻江淮,過不去;上游圍襄陽,拿不下;再上游略四川,成僵局;再走川西、大理攻廣西。用簡單的觀點看就是不斷的進行外線迂迴。

從不行賄是王石:金兵不還曾經走海路直搗臨安,把宋老九嚇尿一路直竄到溫州嗎。蒙古人難道就沒打過海上進兵的主意?

經略幽燕我童貫:金軍走海路到臨安?你記錯了。金軍走海路南下那次是紹興31-2年了,海軍在陳家島被李寶給殲滅了,追老九那次走的是陸路。

從不行賄是王石:呃,是記錯了。那為何蒙古就沒起過走海路滅南宋的念頭呢?雖然蒙古人不擅海戰,但建立一支海軍的難度還是要小於橫跨青藏高原繞道大理的吧。

經略幽燕我童貫:這個問題其實南宋人已有認識。南宋時就有不少人說過,蒙古人因為從上游繞路滅掉了金,所以效仿故智,想從長江上游繞路再來一次。奈何南宋戰略縱深比河南國大得多,長江上游和西南地區氣候地形又太複雜,所以就沒做到。

ssassa791:接近點的話,西晉曾經和吳國爭奪交州,可惜後來滅吳之戰倒是沒走這一路吧。

shangbanzhu:奪交州根本沒考慮進攻路線如此走,首先許昌大軍要入蜀,再走南中,南中再到交州,物資,運輸,行軍,都是大問題。就是打下了交州,往北是比交州還要偏僻荒涼的廣州,福建,大軍沒到建業就全餓死了,打交州只不過是多取一個邊郡而已。

shangbanzhu:襄陽不丟,再熬70年,北方就紅巾軍大起義了。

tgwtgw:沒有江南財賦用不了七十年。

胖胖瓜:多熬10年,蒙古自己就內亂了吧?

shangbanzhu:南北拉鋸戰打下去,漢人軍閥的地位會越來越高。

gardian:再熬個三五年漠北諸王要叛亂了好不好,忽必烈不想回師也得回師。

羅莉控:用不了那麼久,到1279年長白山天池就火山爆發了,人類文明史上最大也是唯一一次七級火山爆發。

青山空:這倒是個新思路,有沒有網文是穿到郭大俠之類身上堅守襄陽或者南北對峙後元朝經濟崩潰改寫人類文明史的?

shangbanzhu:宋朝那個尿性,難。就是把元朝當金朝繼續供奉,等北方漢世侯奪權吧。

極其不滿沒有大的野戰勝利,憑守城最後耗死的必然是南方吧?

英俊的小張:宋先後熬死了 遼、金、也把蒙哥汗熬死了,其實中國人挺能熬的。

自我感覺良好:把自己熬的中原都沒了。

專愛人妻曹阿瞞:然而南宋在軍事上崩潰之前,經濟和財政上就已經崩潰了。要不然你認為賈似道的公田法改革、會子等紙幣的惡性通貨膨脹以至於徹底成為廢紙、元軍襄陽攻略期間兩淮部隊的無所作為和乾脆不戰投降、元軍的大理安南迂迴造成的荊湖駐屯軍政體系崩潰、元軍攻略同時江西福建爆發大規模民變等等這些都是空氣麼?

襄陽戰役前劉整的投降和戰役過程中支援體系的崩潰,不是元王朝軍事上得力,而是南宋自己崩了,喪失了對前線支持的人力物力財力。

實際上,南宋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位的4年戰爭中的無所作為,就已經決定了他的滅亡。忽必烈整合北方漢地後,蒙古其他的宗王,不管是西道的海都還是東道的乃顏,都撼動不了開平-大都這個核心,南宋的威脅甚至還沒有益都省李璮叛亂大……

yxds:蒙古滅宋困難主要是孟珙在京湖,余玠在四川,這是兩個天下大才,結果全因為宋理宗猜疑而死,他們兩個死了四川還有個王堅能頂一頂,荊襄得人頂不上,宋朝也就耗不下去了。南宋亡一多半亡在宋理宗身上了。

Reingia:南宋的經濟崩潰好似突然間的,撐著撐著突然就總崩了,究竟是個什麼原因呢?

經略幽燕我童貫:不是突然的。

isu122:應該說是被熬乾耗乾了。

eumenes:為啥領地比北方富裕得多的南宋反而先撐不住了?五代時期北方軍事上再大優勢,南方政權起碼財政上還是相對寬裕的。

慎獨習勞SC蒼狼圖騰:應該是軍事崩潰早於經濟崩潰,經濟上傳統成都平原、江漢、長江三角州三大地區,四川丟了,江漢是前線。

經略幽燕我童貫:南宋富裕,但政府不富裕,賈似道搞公田法,就是看穿了在流通領域已經沒有油水了。國家直接掌握生產資料,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Reingia藏富於民的趙家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1TKk3IBd4Bm1__YiE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