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好的活法,24個字

2023-08-01     江左梅娘

原標題:人到中年,最好的活法,24個字

人生這趟旅程,我們總是在跌跌撞撞中長大成熟。

年少時,我們急著向外探求,找不到生活的定力,有諸多不順。

經歷了數千次磨礪,越過了無數場考驗,我們才明白:

真正順遂的人生,是一個向內探尋的過程。

人到中年,想要生活過得越來越順,不妨看看以下這三條建議。

01 持續精進,保持成長

查理·芒格曾在南加州大學的畢業生典禮上提到:

「你們必須得堅持學習,這樣才能在生活中走得很遠。」

生活中,不少人在畢業後就荒廢了學習。

他們沉迷於低級的快感中無法自拔,最終導致自己渾渾噩噩,一事無成。

而那些持續學習的人,懂得把追求轉化為自驅力,從而到達更高的人生高度。

我有一個朋友叫唐順強,他僅用三年就成為了公司的骨幹。

他是一名專科生,一畢業進入杭州的一家公司做技術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外面跑業務,幫客戶維修機器,忙碌又勞累。

即使工作很辛苦,但他還是堅持在下班之後看書充電,深入鑽研技術。

慢慢地,他修理機器時更加遊刃有餘。

同事們特別不理解,他為什麼拿著這麼點工資,還願意付出那麼多心力。

他笑著說:「趁年輕,我可以在一個崗位上多摸索。現在多學一些,這樣以後也能安穩些。」

三年來,他憑藉卓越的技術、百分百的顧客滿意度,在一眾員工中遙遙領先。

同時,他在大大小小的技術比賽中也獲得了不俗的名次,在業界小有名氣。

領導們開始注意到這個優秀的小伙子,決定出資送他出國深造,錘鍊技術。

為了掌握更加前沿的技術,他開始惡補英語。那段日子,他時常抱著英漢詞典和語法大全,嘴裡念的也都是英語。

後來,他又破格加入了教授的技術項目團隊,學習到了更多的核心技術。

回國後,他順利晉升至管理層,薪資也提高了十幾倍。

正如巴金所說:

「絕不要停止自學,也不要忘記,不管你已經學到了多少東西,已經知道了多少東西,知識和學問是沒有止境的。」

人到中年,最怕的就是停止學習。

光靠經驗和老本生活,會逐漸跟不上時代的節奏,乃至最終被社會所拋棄。

只有保持學習和探索的人,才能與時俱進,擴充眼界。

持續精進,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才是給自己最好的投資。

02 善待自己,療愈身心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

蘭姐是一名事業有成的獨立女性。

在四年前,她被檢查出患有肺癌,至今仍未痊癒。

究其原因,這和她之前的生活習慣,密不可分。

這幾年,蘭姐獨自操持著生意,時常忙得顧不上睡覺吃飯。每當生意不景氣時,她又焦慮得不行。

她曾數次因體力不支在店裡暈倒,但她並不在意,仍強撐著身體處理工作。

殊不知,病根就這麼慢慢撂下了。

一次,她感覺特別不舒服,就去醫院裡檢查。醫生告訴她,她已經到了肺癌晚期。

這個消息就像晴天霹靂,給了蘭姐沉重一擊。

一想到自己大半輩子的忙碌,都將化為泡影時,她奔潰大哭。

回想過去,是那些熬過的夜、胡吃海喝的飯局、負面情緒的堆積,讓蘭姐的身體亮起了紅燈。

此時的蘭姐,已經後悔莫及。

生活總會懲罰那些過度消耗健康的人,或早或晚。

而那些善待身體的人,終將享盡生活的樂趣。

國學大師梁漱溟先生,在九十歲的鮐背之年,依然精神抖擻地給年輕人演講。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令學生們肅然起敬。

而他之所以能有如此好的狀態,秘訣就在於他的規律作息。

他每天五點醒來,散步、慢跑,讀書,寫作……

除此之外,他也定量進食,科學飲食。

所以,儘管梁漱溟先生已九十高齡,但他依舊精神飽滿,老當益壯。

林肯曾說:

「健康是靈魂的支柱,重要的根基。」

身體是我們的基礎,事業、財富、權力等都是上層建築。

只有地基穩了,其他的依附才能更加牢靠。

如果一味地損耗身體的能量,那麼終有一天,它將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噬我們。

善待自己,把身體照顧好,才能更加真切地感知生活的美好。

03 遵從內心,堅守本真

生活中,我們常常能聽到他人的批判之聲,他們企圖以自己的偏好,來指導我們的生活。

但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把人生調成「靜音模式」。

發明家詹姆斯·哈代,是一個極具創新精神的人。他思維跳脫,總能想出很多不同尋常的點子。

周圍的人常常嘲諷他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但他從未在意他人的看法。

一次,詹姆斯在了解電影的發明後,看到了電影膠捲的轉盤。

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實現膠片上的畫面與聲音同步,那將會是技術上的飛躍。

當他激動地將這一想法告訴身邊的朋友時,大家對此嗤之以鼻,認為他實在是痴人說夢。

他們勸詹姆斯趁早打消這個發明念頭,規規矩矩地生活,別整天胡思亂想。

但詹姆斯並沒有輕易放棄,他沒有因為朋友們的冷嘲熱諷就頹喪。

他相信,在不斷疊代中,他有機會將想法轉變為現實,並帶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

他夜以繼日地思考改進方法,在經曆數千次失敗後,他終於如願以償,使畫面與聲音同步。

我們現代的演示幻燈片,就是從這一雛形孵化出來的。

尼采曾說:

「不要讓我們的大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

人生匆匆,如果我們總是理會他人的評價,最終折磨的都是自己。

要知道,任何的嘈雜聲音,都不應該成為我們前進的阻礙。

摒棄參考,聽從內心的聲音去生活,你才能收穫自洽舒服的人生。

04 梅娘說

有人說:

「人的一生,每個人都會經歷很多。如果無法衝破身上的枷鎖,就難以擁有更廣闊的天地。」

如果想要不斷增加生命的厚度,那麼就堅持做好這三件事。

保持學習韌勁,積蓄蛻變之力;

悉心照料身體,鍛造健康體魄;

堅定守護本心,篤定人生道路。

人生下半場,願我們都可以越過越好,獲得更開闊的世界,收穫更順意的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18ebcd10b45215c6d217afc79d3f7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