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核酸陽性,上海女子「教科書級」操作,成功避免家庭內部傳染~

2022-04-23     故事會

原標題:丈夫核酸陽性,上海女子「教科書級」操作,成功避免家庭內部傳染~

丈夫出現了咳嗽、發燒的症狀,核酸檢測陽性……

從身體不適到轉運隔離的幾天內,這家人採取了一系列堪稱「教科書般」的自我防護,成功地避免了家庭內部傳染。

上海市民小施把自己一家對抗新冠病毒的經驗分享給所有人:

「方法和心態都很重要,最要緊的是快速行動,不要慌亂。」

輕微咳嗽?居家隔離內部再隔離!

「喉嚨有點不舒服,大概是這兩天電話會議多,說話累了。」3月25日晚,丈夫小李身體上的輕微異常,引起了妻子小施的警覺。

由於丈夫公司同樓層有人核酸異常,小李已自發做了核酸檢測,還接到通知要開始2+12居家隔離觀察。出現偶然咳嗽的情況,正發生在居家的第一天。

雖然只是丈夫隨口的一句話,在小施聽來卻是大事一件,不得不警覺。她趕緊讓丈夫戴上N95口罩,與家人保持距離。隨後小施上網查詢感染新冠病毒後的症狀:喉嚨有異物感、有痰吐不出來、咳嗽……不少與丈夫的情況相符!

「第一反應當然是焦慮,甚至心生懷疑,沒這麼容易就感染吧!」但穩定下心神,小施決定要以最嚴重的情況來對待,容不得僥倖。

夫妻二人與公婆同住,還有不滿一歲的寶寶。小施因產後原因尚未接種疫苗,她和孩子感染的風險更高。

家人們商議後,大家決定:小李全天戴好口罩,單獨住一間房;另一邊,家人也全時段佩戴上了口罩,除了吃飯和洗漱,即使是睡覺時也不摘下。

僥倖沒發生,防範措施升級

次日,小施開始想辦法採購連花清瘟膠囊、西瓜霜含片、泡騰片、酒精片等。一方面幫助丈夫緩解症狀,一方面提高家人的免疫力。彼時,藥品已經開始搶手起來,這個決定非常果斷,下單和派送幸好未受影響。

「杜絕感染者的傳播,和其他人做好防護同樣重要。」小施回想起當時的決定,認為在懷疑期就開展家庭內部的隔離,是尤其重要且關鍵的一步。

3月26日晚,上海市進行了首次全員抗原自測。僥倖並未發生,小李的測試結果是「兩條槓」。

「看檢測盒,T那根線特別明顯,比C還要深。(對感染)已經不懷疑了。」小施說,當時是家裡最緊張的時候,病毒存在潛伏期,會不會家人已經感染?之前接觸過的同事、朋友會不會感染?之後,小李的核酸檢測結果顯示,確認為陽性。

小施說,也許是出於作為母親的本能,她告訴自己一定要鎮定,要考慮更多事情,保護好家人。

也是這一天,小李出現了發熱症狀,吃上了連花清瘟。

家中的防範措施隨之升級:

一日三餐全由小李的父親送到門口,送餐後必須更換口罩;

小李用完廁所,自行對衛生間進行噴洒消毒並快速回屋,半小時內其他人不能使用;

家庭內所有空間每天都要進行消毒……

每一項防範措施,家中都做了細緻而嚴格的要求,甚至到了「微操」的層面。例如在消毒劑的配製上,小施使用的是滴露,瓶身的指導是20毫升消毒液和416毫升水(1:20),她把消毒液提升到22毫升,更濃一些。

小施也將家中的通風情況考慮在內。丈夫因咳嗽而單獨居住的時候,她就已關閉了家中的內循環設施。

此外,他們在徵詢了居委的意見後,把家裡的垃圾當做醫用廢棄物來處理。「我老公的生活垃圾一天一收,單獨用垃圾袋裝好紮緊,隨我們的垃圾袋一起放入紙箱,用封箱帶封好,確認沒有縫隙後,放在門口交給志願者回收。」

防範之外,營養也要跟得上

小施懷孕期間自考了高級營養師,根據相關知識,她安排家人每天至少吃兩個雞蛋,喝兩袋牛奶,保障蛋白質攝入充足。每人每天也要補充一粒泡騰片,供應一天所需的維生素C。

「即使常規的感冒,也是在初期大量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C。一樣是呼吸道疾病,我想在營養上兩者是相通的。」

「這種嚴格的防範措施,堅持一天可能容易,時間久了就需要家人高度的依從性、紀律性。規則說好了,每個人就一定要做到。」小施說,公公本人也是醫生,家人將防護這根弦繃得很緊。從發現異常、核酸確認陽性到轉運隔離的這幾天裡,雖然大家情緒一直是緊張的,但好在並沒有慌亂,而是按照科學的方法和態度,一步一步走了過去。

4月9日,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方艙隔離,小李痊癒並核酸轉陰,終於回到家中。

小施家包括寶寶在內的四人,抗原與核酸的檢測一直正常。

恐懼解決不了事情,唯有冷靜再冷靜

對這一家子而言,自我防護的這段過程雖然只有幾天,卻充滿了「超大未知」。 各種不確定性仍會帶來緊張感,甚至會導致生理上的不適。

例如,在得知丈夫發燒後,小施因為焦慮導致腸胃紊亂,一天裡都在拉肚子;婆婆總是感覺自己的喉嚨非常干……這種心情會深度影響身體,甚至出現肌肉酸疼等疲憊感。

如今在事後想來, 被恐懼支配是解決不了任何事情的。唯有冷靜、再冷靜,才能好好思考如何對家人有益。

「我們想要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不僅是為了提供一些有效的防護方法,也是想提醒大家在遇到相同的事時千萬不要慌。打電話給居委等只能解決一部分事,更多的事發生在家庭內部,是一定要靠自己的。」小施說,在自我防護的過程中,她會查閱許多科學知識和病例經驗,這也不失為調整心態平和對待的一個方法。

「總是等別人解決,會加劇自身的焦慮和孤立,我們要學會內源性的處理方式。」

這種自我防護仍在進行,小李歸家後的7天觀察期內仍獨自居住,所有接觸物品進行消毒和晾曬……

小施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看了這麼多資料,最終只有實際行動才能把一個個不確定性消除。

通過小施的敘述,我們能看到防疫不容易,消毒、防範、補充營養、心裡穩定各個方面都要做好,還要始終堅持。

雖然不容易,但是也用事實證明了,只要通過科學的方法,病毒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資料來源:新聞晨報·周到上海、上觀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13bc9aea5d06e01c39ff360bef1ba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