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點,說出了幸福人生的全部秘密

2022-07-17     白蘭花Michelia

原標題:這四點,說出了幸福人生的全部秘密

「 點擊下方的音樂,陪你聽一首好歌 」

文 | 嚴小胖

來源 | 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

如果要給當下的幸福感打分,0分代表特別不幸福,10分代表特別幸福,那麼你會給自己打幾分呢?

恐怕很多人會覺得自己不甚幸福。

因為我們往往習慣活在別人的幸福里,卻認為自己是那麼的不幸。

那麼,幸福是什麼模樣?如何才能更加靠近幸福呢?

接納自我

是走向幸福的開端

畢淑敏曾經在一所大學做過關於自我認知的講座。

當她問台下的學生,有誰曾經為自己的長相自卑時,所有人都舉起了手,讓她感到十分震驚。

其中有一個美女身材窈窕、明眸皓齒、膚如凝脂,她也為自己感到自卑,因為她覺得自己的第六顆牙齒長得不好看。

為此,她笑起來從來都是抿著嘴,只露出兩顆牙,不熟悉的人以為她十分高冷。有男生追求她時,她覺得自己牙不好看別人還喜歡她,肯定是別有用心,因此拒絕了好幾個條件不錯的男生。

畢淑敏的心理諮詢室還來過一個留英碩士,月薪12萬元,但他卻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畢淑敏讓他寫出自己的15個優點,這項作業在他看來比登天還難,因為他覺得自己至多只有一兩條做得還不錯的地方。

這位美女和留英碩士明明都有讓旁人艷羨的地方,但他們卻絲毫看不見,因為他們沒有正確的自我認識,沒有好好地接納自我。

坦然接納自我是客觀地看待和理解自己,既接納自己的缺點,也接納自己的優點。

我們都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短處,對於可以改變的部分,就努力去修煉、彌補和提高,比如,害怕當眾講話就通過刻意練習提升自己的演講能力。

而對於不可改變的那一部分,比如,出身的階層、長相及缺陷等,儘管每個人有選擇如何對待的自由,但需要知道,這個答案有可能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羅素曾說:「參差多態乃幸福之本源。」我們完全可以接納那些不可改變的部分,帶著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好好生活。

同時,我們也應該重新審視自己,去發現自己擅長的部分,坦然接受自己的優點,把光彩照人的方面表達出來,讓它變得更好。

有人說:

「成長的過程,就是慢慢接納自己的過程。」

「成長的過程,就是慢慢接納自己的過程。」

聰明的人,都善於自我接納。當你可以擁抱真實的自己,你就會找到內在的和諧和自由,更好地感受快樂、享受生活,也能坦然地面對世界。

學會接納自己,是終身幸福的開始。

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

2008年汶川地震後,畢淑敏受邀去北川中學給孩子們上一堂語文課。

畢淑敏面對著死去了父母、同學、老師的孩子們,宣講幸福。

當她請大家說說誰是最幸福的人時,這些剛剛經歷過地動山搖的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我們!」那一刻,畢淑敏以為自己聽錯了。

但這些大劫餘生的孩子們,是非常真誠地這樣認為的。他們用十分質樸的方式告訴大家,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

生活的真諦就是好好活著,哪怕一身傷痛。

我們每一個人,該有多幸運,才能來這世上走這一遭。但我們往往因為生命過於平常而忽視了它的珍貴和難得,故而也忘記了,能平安地活著就是最值得感恩的一件事。

所以,打開自己的心扉,積極地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天吧,你會發現,每天都有新的期盼。

痛苦迷茫的時候,也請記得告訴自己,活著就是莫大的幸運,就有幸福的可能,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只要用心活著,你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感知幸福需要自我提醒

英國有家報社,曾經向社會有獎徵答「誰是最幸福的人」。結果出來,讓人大感意外。

答案中最幸福的人,是給嬰兒洗完澡後把他抱在懷裡的媽媽,是治好了病人然後目送他遠去的醫生,是在海灘上用沙子成功堆起城堡的孩子,還有著作最後一個字剛剛寫完的作家。

畢淑敏坦言,這些瞬間都曾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是她並沒有感覺到幸福。

生活中我們嘗嘗被提醒要注意上當受騙,注意雨天路滑,也常常被提醒要天冷加衣,別驕傲自滿等等,唯獨沒有人提醒我們學會感知幸福。

我們太注重讓自己警覺苦難,卻太忽視提醒幸福。

在《警察》這本書中提到,有一位警察在處理夫妻吵架這樣的問題時總是遊刃有餘。

當接到報警走進一個雞飛狗跳的家裡,他不會馬上去阻攔吵架的夫妻,而是一言不發坐在沙發上,看著他們吵架。

等夫妻倆稍微冷靜一些的時候,這個警察才開始勸導他們。他讚許這對夫妻打理得一塵不染的車,裝修得十分漂亮的房子,還有廚房裡正在熬的熱湯。

並且,他會問這對夫妻,當初為何會在一起,兩人共同克服了什麼。

這個警察描述的這些細節,其實是在提醒吵架的夫妻對方給自己帶來的幸福。

世上從不缺幸福,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一家人平安健康是幸福,有愛你和你愛的人是幸福,兒孫繞膝是幸福。

但幸福不是與生俱來,它需要常常自我提醒,用心去發現,善於去感受。這樣,我們體驗幸福的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尤其是疫情反覆的當下,我們更要常常提醒自己提高對幸福的敏感度,細細體會平凡日子裡的甜蜜。

請記住,當幸福來敲門時,就全然去享受每一分鐘吧。

幸福只需恰到好處

畢淑敏十六七歲時,作為一個新兵來到西藏邊防部隊,開始了她的學醫生涯。

那會兒她跟著一個胖胖的老衛生員學習打針。

老衛生員考她要用多少度的酒精,她回答說75%的酒精。

老衛生員追問,80%、90%和100%的酒精行不行。

畢淑敏心想,75%是能達到消毒目的的最低標準,高於75%肯定也都可以。

然而老兵卻說錯了。因為75%的酒精可以破壞細菌的膜,從而殺死細菌。高於75%的酒精,會讓細菌外膜瞬間凝固,藥液無法浸入,反而適得其反。

老兵說,有些東西,並不是越濃越好,要恰到好處。

畢淑敏由此感嘆,幸福也是一樣,不能貪得無厭。

房屋再多,我們睡覺時只需一張床,糧食再多,我們每天只需吃好三餐飯。有時候幸福並不需要擁有太多,恰到好處,才是最幸福的。

演員周潤發在熒幕前是紅遍全球的國際巨星。但在熒幕後,他卻只是香港九龍城區的普通市民周先生。

他不買名車,不愛名表,所有東西夠用就行。一款諾基亞手機他用了快十年,經常穿地攤上賣15元一雙的人字拖,出門就喜歡擠巴士、地鐵。

2018年,周潤發夫妻成立慈善基金會,宣布自己去世後,將捐出全部身家,總共56億港元給社會。他說他自己不需要太多錢,只要夠生活就好,他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幸福和普通的人。

幸福不能用物質的多少來衡量,而是恰到好處為最好。

俗話說:「月盈則虧,物極必反」。

越是想追求到某一個境界,越不容易得到。如果為了更好的生活,或者為了成為人上人,忘記初衷,在追求的過程中失去本心,想要的越來越多,一直讓自己在苦行的路上,無疑是悲哀的。

幸福是一種心態的富足,懂得恰到好處的人,才最容易快樂!就像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不冷不熱,讓人觸感最為舒適。

恰到好處能穩穩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才是真正的幸福。

楊絳在《百歲感言》中說過: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

不是十全十美的日子才叫幸福。

在平常的日子裡提升幸福感的秘訣,是不要苛求幸福的極致。

當你擁有正確的自我認知,懷抱對生命的珍惜和感恩,並常常提醒自己去細細感知,幸福自然會不經意就湧上心頭。

往後餘生,願你活得痛快而坦蕩,知足且幸福。

作者:嚴小胖,在閱讀和寫作中遇見更好的自己。本文首發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因書明理,以慈懷道。白蘭花Michelia 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繫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04d488d86742251a5dedaa1f6aea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