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江都,不能錯過的特色美食

2019-06-22   千千微涼

江蘇揚州江都最好吃的特色美食都在這裡,你最想吃哪個?

如果你來到揚州江都這座城,

你會最想先去哪裡吃呢?

如果很難抉擇,

那就先跟小編來看看,

每個鎮都有哪些特色美食?

帶你一個個吃過去!

邵伯鎮

邵伯龍蝦

邵伯龍蝦在江浙一帶赫赫有名,是江南地區著名的漢族小吃,尤其是在揚州附近,邵伯龍蝦更是家喻戶曉。與盱眙齊名但味卻不同的邵伯龍蝦,其美味早已聞名。很多人喜歡吃著龍蝦配著江蘇的名酒洋河藍色經典,一起享受美食美酒帶來的喜悅感。

邵伯香腸

進入臘月,邵伯人喜愛灌上幾斤香腸,曬乾後作為過春節招待親朋好友的最佳食品,這種習俗已延續了若干年。加之邵伯一直是京杭運河邊的重鎮,邵伯香腸更是名揚千里。

昭關鹽水鵝

江都昭關鹽水鵝的特點,在於味鮮,肉美,爛而不腐,油而不膩,色香味俱全,是一道頗具特色的傳統佳肴。這些,都緣於昭關的地理優勢和廚師們的高超技術。煨煮時必須十分注意火候,火的大小,時間的長短,鵝的下鍋起鍋,都得根據鵝的大小和季節而不同。一旦成熟,香味撲鼻,讓人說不吃,也難。

丁溝鎮

丁溝水餃

丁溝水餃是丁溝鎮的特色小吃。丁溝水餃的特點,在於江都是魚米之鄉,丁溝廚師將魚與水餃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以魚湯下鮮肉水餃,形成了湯質濃而不膩,水餃美味可口的獨家特色。

大橋鎮

嘶馬羊肉湯

嘶馬羊肉,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嘶馬羊肉隨著走親訪友的嘶馬人送往四鄉八鎮,方圓百里以冬令不吃嘶馬羊肉,引以為憾事矣。

嘶馬拉豆腐

嘶馬獨有的嘶馬拉豆腐,下面是潔白如玉的豆腐,上面是一層色若琥珀的素油,油上又點綴他物,有竹筍的黃、香菇的褐、菠菜的綠。入口後,豆腐的鮮爽中,有香菇的油膩、竹筍的清脆、菠菜的酸鮮、蒜葉的香醇,如同脂羹般,美不勝收。

大橋燒河豚

坐落在江邊的大橋鎮,是吃河豚的的聖地。傳統的烹飪方法有紅燒、白煨等等,而最著名的還是河豚燒黃花草。取那葉子碧綠的黃花草,熱油焙過,加入濃稠的老雞汁,放在河豚一邊同燒,據說能將河豚的香味一點不留全吊出來,那黃花草之味甚至勝過河豚肉。

樊川鎮

樊川小肚

樊川鎮的特色美食:樊川小肚,用七成豬後腿板精肉,三成板膘,切成比花生米稍大的丁,加入蔥、姜、酒,適量的糖、鹽、澱粉和名貴香料,拌勻,用豆腐皮包好,放入一個五寸來長直徑寸半的蒲包,封口用細麻繩紮緊,腰身上再均距紮上3—5道,鬆緊適當。還得用陳年老鹵湯煨,把握火候,才能入味。煨熟後,解捆倒出來,活似一個個帶有蒲包印跡的小葫蘆,切成片,香味撲鼻。

樊川獼猴桃

樊川有機獼猴桃雖然果形小,但即便放熟了,果肉也會很精緻,不會過分甜膩,據專家介紹,大大小小的才是有機獼猴桃,過大或者果形像圓柱體一樣過於標準可能是綠色或無公害獼猴桃。

永安紅燒肉

永安紅燒肉是江蘇江都著名的漢族佳肴,外觀呈四方型,有稜有角,有肥有瘦,每塊肉約3公分見方。肉皮呈棕紅色,瘦肉部分為紅褐色,中間肥肉部分白中呈紅,紅中透黃,晶瑩剔透。僅這形和色,就美不勝收,令人賞心悅目,口雖未嘗,心中已動。

郭村鎮

莊橋餛鈍

莊橋小餛飩是江都地區傳統小吃,皮薄餡嫩,味美湯鮮。因為皮薄,裡面的餡能透過皮而看到。

小紀鎮

小紀熬面

小紀鎮的特色美食:小紀熬面,色質鮮艷,香氣誘人,味道鮮美,酥脆爽口。配料豐富,豬腰、豬肝、鮮蝦、雞肉、鱔魚絲、蟹黃肉、海參等,並根據季節配上筍片、小青菜、茭片、菠菜等各種蔬菜。精華在於熬面的湯底。湯料需要精心熬制一整晚,因此如果想要在小紀鎮有名的店鋪吃到熬面,需要提前一天預定,才能保證第二天早上吃到美味的熬面。目前小紀有幾家老店:利民小吃部,五子茶社等,每天的生意都非常火爆。

吳堡燒全鵝

身處里下河地區,吳堡境內遍布河溝,水鄉特色明顯,除了魚蝦,也是極適合鵝生長的地方。七八年前,人們想吃吳堡老鵝得去吳堡找馬家菜館,一層樓民房,七八個包間,不預約還吃不到。吳堡與興化、姜堰搭界,馬家老鵝出名,深得隔壁城市相鄰食客的心,進門吃飯,方言竟然很有些差異,如此交織的熱鬧景象,全憑一隻老鵝來維繫。

仙女鎮

蛤蟆方酥

江都的蛤蟆方酥,表層撒滿粒粒飽滿的芝麻,晶瑩透亮。內裡層層相疊,薄如蟬翼。吃起來酥脆而不硬,綿軟而不粘,入口即化,香甜怡人。配料選用上等的精白面、綿白糖、大糟麻油或花生油以及芝麻仁、香椽條等。江都的方酥,泰興的黃橋燒餅,高郵的秦郵董糖,泰州的麻糕,這四式茶點是揚州郊縣的名特產品。

丁伙鎮的丁伙水粉也是出了名的好吃。

浦頭鎮

浦頭蟹黃包子

浦頭蟹黃包子的魅力在蟹黃,凡以蟹黃冠名的,蟹黃是核心,再與肉、禽、蔬等部分組配,一般是深秋蟹肥時熬好蟹油,密封收貯,根據品種的不同而確定蟹油的比例。

浦頭羊肉

真武鎮,濱湖老鵝湯讓人流連忘返。

武堅鎮

武堅百頁

武堅鳳凰蛋

鳳凰蛋,又名汪蛋,是江都里下河地區頗具特色的傳統食品,其中尤以武堅鳳凰蛋最為享名。相傳,明太祖朱元璋起事時,一次兵敗,落荒逃至江都的魯陵鄉(今武堅鎮花莊村),不覺飢腸轆轆,人乏馬萎,又無食物充飢。

此時,他見一戶人家有幾枚欲出而又難出的孵雞蛋被棄之一旁,便叫人急急煮給他吃了。不想吃時口味甚佳,吃後力氣大增,終於逃脫了敵兵的追擊。因孵雞蛋里的雛雞已經成形或半成形,古人有把雞稱為鳳凰之說,故將這種蛋取名為鳳凰蛋。

吳橋鎮

吳橋老豆腐

吳橋老豆腐是吳橋的特色小吃,特點: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膩,食之香氣撲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嗆。和其他的老豆腐不一樣,做法很特別,因為在豆腐的製作上豆腐腦是屬於速成的,老豆腐卻很有講究,製作出來的豆腐屬於上品,要說他們的關鍵區別還是在湯裡面,豆腐腦一般都是放些醬油水,但是老豆腐的湯那是絕對講究,放入好幾味材料,精心熬制而成。

宜陵鎮

宜陵螺螄,也是非常好吃的,每次路過,我都會買好多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