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戰略野心 霸州發展按下「快進鍵」

2019-06-01     京南樓市情報站

京津冀城市群的由來已久 終迎騰飛

「城市群」概念由法國地理學家戈特曼於1957年提出,用以概括一些國家出現的大城市群現象,意指「巨大的多中心城市區域」。城市群是若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聚而成的龐大的、多核心、多層次城市集團,是大都市區的聯合體。

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城市群包括,以紐約為中心的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東京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這些城市群往往具有以下特徵:區域內城市高度密集,人口規模巨大,城市間具有建立在分工明確、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基礎上的密切的經濟聯繫,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最活躍、最重要的區域。

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包括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京津冀)等13個城市群。

其實京津冀城市群的提法大概有10年之久,並且早已鎖定「世界級」的目標。在2014年3月,《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3次提到「京津冀城市群」,並將其與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並列,視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極」,並提出其「要以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為目標」。

這是在國家文件中首次出現「京津冀城市群」,而此前曾提出的「環渤海經濟圈」「首都經濟圈」等概念已經在這份規劃中難覓蹤影。

此後,在京津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提法不斷出現。201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京津冀整體定位是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區域整體協同發展改革引領區、全國創新驅動經濟增長新引擎、生態修復環境改善示範區。在4個定位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居首。

2016年出台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2017年9月關於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批覆中再次明確:發揮北京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作為我國三大城市群之一,科技人才彙集、創新資源豐富,具有雄厚的政治、文化、歷史底蘊,並且是我國自主創新、高端服務、現代製造的核心區域,已成為我國聯接全球經濟網絡的重要樞紐,將是我國參與全球競爭和國際分工中重要的世界級城市群。

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通過城市群內各城市的合理分工與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充分激活這一區域的活力,不僅有利於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破解北京大城市病困局,還有利於縮小河北與京津的落差,促進京津冀協調發展。從而引領我國北方進一步對外開放,更好地參與全球競爭。

「立體交通軌道上的京津冀」助力城市群建設

以北京、天津兩座特大城市為首的京津冀在打造城市群方面優勢明顯。

在人口數量方面,資料顯示京津冀2015年常住人口為1.1億,接近長三角的1.5億,受益於北京、天津人口快速增長,京津冀2010—2015年常住人口增加近 700 萬,人口凝聚力強。

而正在建設中的「軌道上的京津冀」使得以北京為中心的「半小時通勤圈」逐步擴大,讓三地城市之間的聯繫變得更為緊密,而隨著河北境內高鐵密集建設,不僅在京津冀區域內,到全國各地都可以有高鐵通行。

以霸州例,京雄城際鐵路正如火如荼進行,保津高鐵設立了霸州西站早已開通運營,京雄城際鐵路中的霸州北站也已經開工建設,去北京、天津和雄安都將極為便捷,去安次、永清、固安就更快了,幾站地的路程眨眼功夫就到。

除了能夠享受到非常便捷的交通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天津至北京新機場聯絡線一旦建成通車,勢必會帶動霸州東部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良好的發展機遇。已經建成運營的津保高鐵、規劃中的天津至北京新機場聯絡線等,作為這幾大線路的必經之地,霸州必將變得更加重要。

補位河北特大城市空缺,專家:雄安將成重要支點和引擎

京津冀要打造成為世界級城市群,城市體系結構中有一個斷層,北京和天津已經是特大城市,但是河北境內卻沒有一個人口500萬人以上的特大城市。河北雖然充當京津腹地,但自身缺乏大城市支撐。

京津冀地域面積21.6萬平方公里,人口1.1億,是我國經濟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人口最多的區域之一。2016年,全國有25%的外商直接投資落地這一區域,研發經費支出也占全國15%。京津冀以全國2.3%的國土面積,承載了全國8%的人口,貢獻了全國10%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時,京津冀也面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京津兩極過於「肥胖」,而周邊中小城市過於「瘦弱」,區域發展差距懸殊。

如今,京津冀正在迎來蛻變,在報告中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有分析認為,在2014年便已提出的將京津冀城市群建設成為世界級城市群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落地的抓手和重要體現。

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應該將『京津雄』作為核心板塊,雄安將會成為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一個重要支點和引擎。但一個雄安也顯然不夠,目前京津冀城市群中還缺乏二級中心城市即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中心城市的支撐。

河北的哪些城市能夠在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擔當重任?除了雄安,河北還有哪些城市被寄予厚望?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石家莊、廊坊、秦皇島、張家口、承德、滄州、衡水、邢台、邯鄲等城市。

二級城市在城市群中的作用至關重要,以長三角為例,上海為當之無愧的龍頭,但在上海和南京之間,有蘇州、徐州等區域中心城市;在上海與杭州之間,則有寧波等城市。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迫切需要具有相當經濟實力和廣闊腹地的中心城市作為支撐,來分擔北京的產業和人口溢出的壓力。

據《霸州市城鄉總體規劃(2013—2030年)》顯示,規劃覆蓋全市域801.45平方公里, 城市2030年人口規模為85萬人,城市用地規模為93.326平方公里。城市性質為河北省新興的區域城市,京津大都市地區重要節點,華北重要的生態宜居新城、休閒文化名城和溫泉養生健康城。

今年年初,霸州市進一步明確「1+4」功能定位,即建設京津雄區域節點城市,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先行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區、臨空經濟發展協作區、城鄉統籌示範區。

在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的雙重利好下,將直接拉動區域內包括高科技產業、文化產業、商務商貿業、房地產業等多個行業的經濟增長,提供大量的相關就業並產生居住需求。

都市圈良好的發展勢頭也拉動環京區域置業需求升溫,京津冀城市群的發展勢必會帶動整體房地產市場的環境區域全新轉變。目前環京房地產產品和價格與首都的差異化讓眾多置業者看到希望,而產品的疊代升級無疑也是一條全新賽道,不僅是在同北京產品進行比較,也在同自己過去的產品進行比較,合縱連橫升級的產品都讓購買房人受益。

位於北京正南、戰略新區旁、霸州開發區核心的溫泉新都孔雀城地處大北京都市圈核心、京津雄交通樞紐,毗鄰北京新機場、定位為臨空經濟後勤保障區,域內「三軌六高」構建立體交通體系,一站新區、兩站北京、30分鐘直達西客站。同時,坐享中國溫泉原鄉地熱資源,歷時5年開發,產品涵蓋疊院/洋房/高層/公寓等多種產品,目前主推80-127㎡花園宮邸,均價9000元/㎡左右,為目前環北京置業優選。

未來,霸州的產業、交通、規劃等公共配套同時升級,新城產業鏈逐漸完善,其潛藏的價值以及在整個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RZC2wBmyVoG_1ZFbA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