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喂奶這個姿勢,容易導致新生兒中耳炎,新手媽媽快改正

2019-09-16     小書蟲媽媽

小佳是一位年輕的新手媽媽,由於還沒有做好做母親的準備,寶寶卻來到了生活之中,這讓她感到不知所措。現在她的寶寶快兩個月了,這兩天寶寶異常哭鬧;有時還用小手抓耳朵,有時不停地搖頭。對於寶寶這些異常表現,小佳擔心寶寶可能身體出現問題,於是,趕緊帶寶寶去檢查。

兒科醫生給寶寶做了個詳細的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寶寶患上了中耳炎。醫生問了小佳平時喂奶的習慣。小佳說,我最喜歡躺在床上,讓寶寶平躺著喝奶。

醫生說:「這就是寶寶患上中耳炎的原因。因為嬰幼兒的胃和成年人的胃大不一樣,寶寶躺著的話咽鼓管短,位置低又平,會使奶水流入寶寶的耳朵裡面去。」

愛心小叮嚀:如果新手媽媽們也有這個習慣,要儘快改正哦。

同時,兒科醫生還給小佳示範了幾種正確喂母乳姿勢,讓她以後按這些姿勢去喂寶寶。

搖籃式

搖籃式,這是大部分媽媽都喜歡用的,也是最舒服的姿勢。我以前給女兒哺乳時,也是最喜歡用這個姿勢。具體做法如下:

媽媽的後背墊個墊子,手肘托起寶寶的頸部,讓寶寶的嘴對著R頭下方。

用手托著寶寶的臀部,用另一隻手從"咪咪「根部托起「咪咪',讓寶寶含接。

讓寶寶的枕部與背部在一條直線上,寶寶才會舒服。這時寶寶的腰部要貼在媽媽的胸部。

交叉搖籃式

交叉搖籃式,當寶寶無法抬起脖子或媽媽還不能熟練地托住寶寶的頭部時,可以用這種姿勢。具體做法如下:

在媽媽的後背墊上墊子,用右胳膊抱住寶寶坐正,膝蓋上放枕頭,讓寶寶的臉對著左邊的「咪咪」。

寶寶貼在媽媽的胸部,確認寶寶的身體是否舒服地形成一字形。

拇指和四指分開,托住後腦勺下方的頸部,肘部夾住寶寶臀部,前臂可支撐在膝蓋上的枕頭上,用另一隻手托住乳房。

懷抱式(抱球式)

有的媽媽長時間哺乳抱著寶寶會花費很多力氣,採用這種姿勢會減輕疲勞感。不過對於我來說,這種姿勢有點難度,我一般很少用。具體做法如下:

讓寶寶躺在沙發上或床邊,媽媽一側緊貼沙發或床邊,對著寶寶頭部坐下。寶寶位於媽媽腋下方。

用一隻手托住頸部,肘部夾住臀部,可支撐在沙發或床上,使枕部與背部呈一直線。

用拇指和四指托住寶寶頭部下方的頸部,幫寶寶更舒服地吸奶。

側躺式

側躺式,當產後還沒有恢復好、在喂奶時想休息或夜間需要喂奶的新媽媽可以用這個姿勢。我認為這種姿勢對於還沒有學會哺乳的新手媽媽,這種姿勢還是有點難度的。我第一次當媽媽時,直到給寶寶斷母乳時,還是沒有學會。直到生了二胎,有了豐富的經驗,才學會了側躺喂。

具體做法如下:

媽媽側躺,這時候媽媽的頭底下、肩膀後面、大腿之間墊個枕頭會更舒服。

授乳「咪咪」同側的胳膊放在枕頭下,讓寶寶對著R頭躺下。媽媽上方胳膊緊緊摟住寶寶後背,並緊貼自己身體。剖宮產的新媽媽為了不讓寶寶踢著手術的部位,最好在腹部圍上毛巾。

用毛巾或小枕巾墊在寶寶後背上,寶寶對著媽媽會更舒服。

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讓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寶媽們一定要避免錯誤的喂奶方式,、採取正確的姿勢喂奶,不僅對孩子有好處,對寶媽產後恢復也有幫助。

今天話題:你最喜歡有哪個姿勢喂奶,歡迎一起來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ry6Pm0BJleJMoPMrc9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