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的「熱列歡迎」,是管理和態度問題以及傲嬌之後的傲慢

2019-08-19   三水三心

清華的「熱列」,不是沒有文化,而是傲嬌之後的傲慢——也說清華大學迎新橫幅「熱列歡迎」

讀錯字,寫錯字,本身並沒有值得大驚小怪的,《中華字海》收錄的漢字高達85568字,1994年出版的《中華辭海》,共收漢字87019個,其中重複字320個。而字數最多的要數日本《今昔文字鏡》,收錄漢字超15萬!

如果要把所有的漢字認完,才算是有文化的話,那麼,全中國估計沒有人有文化!

而按照 GB 2312標準,共收錄6763個漢字,已經覆蓋我們99.75%的使用頻率。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就已到99%了。

也就是說,漢字數量雖多,但實際中經常運用的漢字,數量並不多,一般來說,一個初中畢業生所掌握的漢字數量,應付日常生活,完全沒有問題!

那為什麼北大校長將「鴻鵠之志」讀作「鴻浩之志」,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將「熱烈歡迎」的橫幅寫作了「熱列歡迎」引發了那麼多的關注呢?


其原因,在於在人們心底,對清華北大的無限崇拜——無限崇拜的背後,其實是無限的吹毛求疵,也就是希望這些頂尖高校,每一個方面,都要做到極致!

為什麼美國依靠推特治國的川普,寫了那麼多的錯別字,大家都是笑笑而已,而北大清華的一個錯誤,卻讓人們喋喋不休呢?

道理很簡單,有些人,不出錯不正常,有些人,出了錯就不正常,這是人們的心理,與錯誤本身,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再比如說,一個推三輪車買早點的,將「餛飩」寫成「混沌」,大家會如此關注嗎?遇到三水三心這樣的語文老師,也就是給他指出來罷了!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待清華大學的迎新橫幅問題,這其實不是文化問題——如果清華大學的老師連「熱烈」都認錯,還是早點回家賣紅薯的好!

個人以為,這一起事件,是管理的問題,是態度的問題,不客氣地說,這是傲嬌之後的傲慢。

一,錯別字橫幅,是管理機制不健全的表現

一般來說,在正式的場合要懸掛橫幅之類的廣告,是必須要經過:創意——製作——審查——懸掛——再審幾個程序的。看起來複雜,但這些程序,卻可以避免錯誤。

三水三心曾經在學校負責過辦公室的工作,各種橫幅也是歸我管理。結果,有一年中秋節,叫廣告公司製作一條橫幅「歡度中秋」,就被廣告公司寫成了「歡渡中秋」——我是打電話給他們說的,在我看來,這很簡單啊!

然後,我沒有檢查,橫幅就掛起來了,直到被人發現——自然,被批評是免不了的!

同樣的道理,這次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迎新橫幅上的錯別字,理論上應該是如出一轍——清華大學的教師特別是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不可能不知道「熱烈歡迎」,而是直接一個電話,或者一個微信,叫廣告公司製作,結果,缺少了審核的環節,錯誤,就出現了!

所以,這個問題,並非是文化的問題,而是管理的問題——按道理,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的就是管理啊,可是為什麼內部連基本的管理制度都存在缺陷呢?


二,錯別字橫幅,是工作態度的問題

能不能認識這個字(以及其他類似的常用字),是文化的問題,也是能力的問題,而能不能發現錯誤,及時糾正類似的錯誤,是態度問題。

時隔多年,我還非常喜歡帶領中國足球隊衝進世界盃的米盧蒂諾維奇,他的一句不是名言的名言「態度決定一切」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現在回想我當年的「歡渡中秋」,我依然認為,是自己當時的工作態度有問題——一個工作態度嚴謹的人,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的!

即使沒有建立審核機制,難道,在所有的設置到位之後,不應該去檢查一遍嗎?


三,錯別字橫幅,是傲嬌之後的傲慢

對於學校而言,每一年的送往迎來,都是莊重嚴肅的事情。特別是對於新大學生,又特別是對於歷經十年寒窗,「殺出」重圍,擠過獨木橋,考進清華北大這類「牛校」的「牛人」們來說,是滿懷著希望和憧憬的——最知名的高校,往往意味著最好的人生啊!

可是,一走進人頭攢動的現場,猛一抬頭,偌大一個錯別字,會不會讓他們心裡一涼?

其實,我最想知道的,是背對「熱列歡迎」的迎新橫幅,心裡是何感想!


牛校,時間長了,牛脾氣就會逐漸見長,驕傲久了,就會傲嬌,傲嬌時間一長,就會傲慢!

北大校長讀錯「鴻鵠之志」後,能夠及時回應,雖然,有些歸因上的不當,但作為最高學府的最高管理者,敢於直面錯誤的本身,就值得讚許(雖然,這是應有之義)。可清華歡迎橫幅事發之後,迄今未見回應,看來,清華已經傲慢得不知其所之了!

總之,對於清華大學這一烏龍,我們沒有必要過度解讀,但也請這類高校,注重細節,想一想當年清華園裡那些大師吧:

想想錢鍾書,一部《管錐篇》耗費多少心血!

想想你們的老校長梅貽琦,「辦學校,特別是辦大學,應有兩個目的,一是研究學術,二是造就人才。」

想想梁啟超、朱自清、趙元任……

那些大師,思想彪炳千秋,踏著他們的足跡,你們,是不是還是要謹慎一些呢?

錢鍾書伏案創作


附:「熱列歡迎」新解:「熱情列隊」簡稱「熱列」

熱列,詞典沒有這個詞,但我們卻可以賦予其新的解釋——清華這樣的「牛校」,是具有造詞資質的。

想來想去,三水三心決定為清華的這個錯別字「洗白」:

熱列,是兩個詞的省略用法,那兩個詞呢?

熱情列隊,簡稱為「熱列」!

你想一想,熱情地列隊歡迎,那是最高的禮遇啊——為了讓新大學生們感受到清華的火一般的情懷,全體師生,熱情列隊,是不是類似於新人走紅地毯?

這樣的用法,其實古已有之。比如,五言律詩,簡稱為「五律」,李白杜甫合稱為「李杜」。陶淵明在《桃花源記》總有「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裡面的「妻子」就是「妻子兒女」的意思。

自然,熱列歡迎,就可以是「熱情列隊歡迎」的意思,哪裡有錯呢?

親愛的網友們,你們怎麼看?「熱列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