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上億,選擇丁克,患癌後她後悔了

2023-08-07   窈窕媽媽

原標題:身價上億,選擇丁克,患癌後她後悔了

hi,我是窈窕媽媽,點擊關注我

作者 | 令狐空

來源 | 最華人(ID:wcweekly)

前言

我是窈窕媽媽。

大家催了很久的育兒群已建好,群里除了每天針對不同年齡兒童發育特點 分享育兒知識,還會有分享自用好物以及給大家談到的品牌福利、定期抽獎等活動,保證每天都有收穫~

這是我們7月份日常分享的部分內容,會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大家解決遇到的問題,非常乾貨哦~

想要進群的朋友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說明來意後小助理會拉你進群。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單獨私信我~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前幾天,有位網友在寺廟中偶遇葉檀,不禁感慨起了人生的脆弱。

照片中的葉檀,一襲短髮,雙手合十,虔心禮佛。

這位「拚命三娘 ,因為癌症的突然來襲,放慢了時間,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很長時間以來,葉檀都沉浸在工作中,經常忙碌到深夜,也終於達成了了不起的成就。全網數百萬粉絲,身價早已過億。

她是當今中國最著名的女性財經評論家,因為犀利敢言被稱為「財經女俠」,著有《中國房地產戰爭》《股市真面目》《大破局》等作品。

但這種高節奏的生活,在2022年6月戛然而止。

她被確診了乳腺癌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22%。從此,醫院成了她的新家,長時間消失在大眾的視野。

直到沉寂9個月後,她在今年4月重新現身,向大家分享了患癌的至暗時刻。由於露面的次數很少,還鬧出了烏龍。

前不久,有媒體誤報她「去世」的消息,震驚了無數網友。好在虛驚一場,葉檀當天就在微博闢謠,表示治療很有效,正在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每天的生命。

葉檀微博

很少人敢和時間對視,因為虛度了太多光陰。但葉檀屬於例外,無論和時間對視多久,她仿佛都能笑到最後。

她的奮鬥歷程,堪稱無數人的典範。

1973年,葉檀出生於杭州,住在西湖旁邊的一個大院裡。鄰居們都像親人般親切,四周瀰漫著濃厚的市井氣息。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江南地區風景秀麗,自古孕育了眾多才子。葉檀則從小就是個才女,博覽群書。

明明讀的是歷史系,她卻經常去旁聽理科的課,還向教授們詢問各個領域的問題。久而久之,她發現自己對財經很有興趣。

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後,葉檀先後供職於復旦大學和上海社科院,開啟了清閒的書齋生涯。讀讀書,寫寫論文,再評評職稱,除了有些無聊外,生活還挺愜意。

但一次偶然的邀請,為她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2001年,財經類媒體強勢崛起。朋友知道她對此感興趣,就邀請她寫財經評論。起初她有些牴觸,畢竟對財經只是愛好,但礙於朋友的面子,就嘗試做了起來。

結果幾番接觸後,她發現財經人員身上充盈著新鮮活力與自由精神,說的話竟然能影響到千萬家庭。反觀自己辛苦寫出的論文,完成之後就被打入冷宮,不到10個人閱讀。

從此,葉檀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她想用自己的知識,拋棄那些宏大的命題,寫一些充滿市井氣息的財經文章,為中小投資者指明方向。

葉檀和董明珠

在這個風雲激盪的年代,一次投資可以讓人成為富翁,也可以讓人傾家蕩產。葉檀於是用自己的筆,深入淺出地向大家講解各種風險和機遇。

伴隨著人氣的高漲,她開始在各大權威媒體上開闢專欄,逐漸成為行業內的先鋒。

她寫的內容,既通俗易懂,又尖銳犀利,還總是站在中下階級的立場,因此被稱為「財經女俠」,吸引了無數讀者。

2014年,41歲的她已經成為業內最有名的女性,但仍不滿足於現狀。她成立了葉檀財經工作室,先後經營5個公眾號。在把握稿件質量的同時,還經常搞直播,並擔任許多財經頻道的特約評論員。

截至目前,葉檀財經直播間粉絲已超500萬

作為團隊的靈魂,葉檀不敢有絲毫懈怠。她捨棄許多愛好,經常忙碌到忘記時間,不知不覺晨曦照窗。

在幾千個晝夜顛倒的日子之後,她的公司發展到了上百人的規模。任誰見了都會嘆一聲:這個女人了不起。

但對事業的過度熱愛,也直接導致了兩大問題——沒有時間經營家庭,也沒有時間關愛身體。

35歲那年, 葉檀邁入婚姻的殿堂。因為對事業的執著,她選擇了分居式的婚姻。

由於丈夫在美國工作,夫妻倆長期遠隔重洋,只能靠電話和視頻聯絡。志趣相投的兩人,都尊重彼此的選擇,誰也沒想過讓對方到異地發展,過日夜相守的生活。

每年他們會見上兩三次,每次相聚一兩周。都說小別勝新婚,但如此長久的別離,多少喪失了婚姻的樂趣。然而兩人都甘之如飴,非常認可這種生活方式。

而且,他們達成了共識——不要孩子。葉檀很享受工作的狀態,如果當了媽媽,必定會分走許多時間和精力,影響到事業的發展。

作為財經工作者,葉檀對財富格外敏感:「養活自己才是最大的尊嚴,能養活別人更能贏得尊嚴,一個連自己都不能養活的人何談尊嚴。」

無論是外界的質疑,還是母親苦口婆心的勸告,都改變不了她對丁克的認同。沒有孩子,老了照樣有能力幸福。

在她看來,年輕時應該努力賺錢,實現人生的價值,這樣才能夠掌握婚姻的主動權。等賺了足夠的錢,老了住最好的養老院,專業人員比孩子照顧得更周到。

由於能言善辯,母親說不過她,後來也就作罷。

而葉檀一直覺得,不要孩子是正確的選擇。直到住進醫院後,她後悔了。

早在五六年前,葉檀就查出乳腺結節,偶爾會感到針刺般的疼。醫生囑咐「注意隨訪」,但由於症狀很輕,葉檀也就沒放在心上,依舊經常熬夜,完全將其拋之腦後。

2022年初,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公司面臨空前的危機。葉檀也非常焦慮,每周做兩三次直播,然後在煙霧繚繞的辦公室復盤到深夜。

而在爭論和歡笑聲中,葉檀的病情急速惡化。

2022年6月30號,葉檀不顧醫生馬上住院的警告,繼續做起了直播。因為要養活上百號員工,每天光成本就是十幾萬,她只能分秒必爭。

直播視頻中的葉檀

由於臉色泛白,化妝師給她塗抹了很厚的粉底和腮紅,又將濾鏡調到最大,不少觀眾驚嘆葉老師氣色好,當晚的直播數據也非常不錯。

但實際上,葉檀正在承受胸口針扎的疼痛,直播結束後都沒法站起來。

大家趕緊把她送到醫院, 檢查發現她左胸口乳房上的結節,在悄無聲息之間,開出了一朵詭異的「妖花

葉檀再也不敢耽擱,終於停下了手頭工作,在醫院住了下來。她被確診為乳腺癌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22%。

「當一個巨大的痛苦來臨的時候,這個時候不是感受,而是感受消失。你既不驚奇也不高興,也不害怕。」她說。

癌症的治療,漫長而痛苦。接受化療後「氣若遊絲三分懸」,走起路來比烏龜還慢,仿佛全身的力氣都抽走一般。

病中的葉檀

頭髮都成了驚弓之鳥,刮痧板一碰就紛紛脫落,掉得滿床都是。斑駁的頭皮觸目驚心,她索性剃了個光頭,戴上了化療人常備的帽子。

今年4月,葉檀再次出現在大家面前時,看起來精神又憔悴。她表現得很堅強,但面容又難掩憔悴。

由於丈夫在美國很忙,像往常一樣回來陪伴她一星期,然後便離開了獨自漫步在黑暗的隧道,葉檀對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醫生說,如果不是長年累月作息紊亂的話,她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

葉檀並不後悔,「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工作讓我有了存在感和幸福感,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還會選擇青春的奮鬥。」

但對於生育這件事,她有了新的感悟:原來孩子不僅能防老,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父母最大的精神寄託。

「一旦我有個頭疼腦熱、風吹草動,我邊上沒有人來幫我,也沒有孩子來幫我,我的事業又不是太成功,我該怎麼辦呢?往往人在這種時候會特別後悔。」

當一個人上了年齡,又不幸遭遇了病痛,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心理支撐能力和物質能力,很可能會在年過半百後因為丁克而後悔。

這是生病後的葉檀給大眾的一點忠告。

作家劉亮程寫道:「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再光鮮亮麗的人物,也有脆弱孤獨的時候,在漆黑的夜裡獨自承受。

再偉大的夢想,也要有健康的身體支撐。倘若失去了筆直的樹幹,滿樹的梨花還能延續幾年?

我們都不是超人,沒有鋼鐵之軀。 事業值得拼搏,身體更需愛護。二者兼顧,才能讓人生更加圓滿。

有人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年少時我們只顧拚命向前追逐,卻忘記偶爾暫停腳步,回望來時的路。也許只有當一切塵埃落定之後,才明白生命的終極意義。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不管今日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只求他時無怨無悔才好。

最後,點個「 和「 在看,祝福葉檀早日康復,也希望螢幕前的你在忙碌於日常生活的時候,別忘了關照自己的身體。

參考資料

[1] 鳳凰網腫瘤情報局丨葉檀自述:罹患乳腺癌9個月的「至暗時刻」

[2] 每日經濟新聞 她終於露面,自曝9個月「黑暗時刻」:別讓它成為羞恥

[3] 長江商報 解讀葉檀的獨立與良知 「我是站在中下階級這邊的」

了解更多育兒乾貨

窈窕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