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往往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在享受科技帶來的方便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警惕個人信息的保護。如今垃圾簡訊、騷擾電話、網絡欺騙等比比皆是,個人信息的泄露所導致的詐騙案更是數不勝數。在面對信息泄露所導致一系列垃圾信息及詐騙電話的轟炸時,我們應該保持冷靜,必要時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自身的權益。
幾天前,居住在浙江金華武義的劉媽媽在工作的時候,一通電話突然打進自己的手機里,拿出手機一看是女兒。接聽後,電話那頭馬上傳來求救聲「媽媽,我被綁架了」同時伴隨著女兒的哭泣。劉媽媽腦袋一嗡,沒來得及反應過來,一名男子說:「拿不出50萬,我就要扒光你女兒衣服進行傷害。」
劉媽媽一時嚇得慌了,她語無倫次的對綁匪述說自己家裡的貧苦,自己手頭的全部積蓄也只能湊出3萬3千元。綁匪想了下,竟勉為其難的答應劉媽媽收到3萬3千元,就放了女兒,但前提是一定不能報警。
劉媽媽這時開始起疑,心想:「50萬到3萬3,這個價竟然還談成了。」於是她在手機上按下了錄音鍵,為了拖住綁匪,劉媽媽假裝暈倒和綁匪慢慢周旋。
趁著假裝暈倒的間隙,悄悄通知劉爸爸聯繫女兒,結果發現女兒正常上班,平安無事。
劉媽媽在確認了女兒的安全後,當即掛斷了綁匪電話,拿著錄音來到派出所報了案。民警了解事情經過後,連連誇讚劉媽媽冷靜、機智。
這件事被傳到網上後,網友也都紛紛誇讚這位劉媽媽很是機智,與「綁匪」周旋時的沉著冷靜值得我們學習。但試問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會怎樣呢?其實,像這種類似事件,我們完全可以從根源上遏制住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規避此類情況的發生呢,這裡有三點建議:
1.保護好個人信息
生活在信息時代的我們,無論是在網絡上還是在生活中,都一定要注意個人信息的保護,不要隨便透露個人信息。一張快遞單,一份隨手填的信息表,很可能就會成為我們被詐騙犯盯住的關鍵點。所以在取完快遞後,我們可以把快遞單那張個人信息撕成很多張小的碎片。同時,在網上購買產品時,留收件人姓名時用一個網名或者其它名,不要用自己本人名字。
2.不隨意接通陌生號碼
前幾天,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視頻講述了一名大學生接通陌生電話被詐騙2萬塊錢的事情。對方利用了她的個人信息為她編造了騙局。看到這個視頻,我們不禁心想,如果不接這個電話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如果不接電話真的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嗎?答案誰也不知道,因為時間不能倒流。我們只需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隨意接通陌生號碼的電話。
3.刷單等兼職需謹慎
在各大電商平台賣東西的商家,無一不希望自己的商品好評率最高。好評率不僅代表著商品的好,還意味有更多的潛在客戶。而這也就誕生了一種兼職——刷單員。
幫商家刷單這種兼職往往都是私下進行的,沒有正規的渠道。一單低至幾元錢,多則幾十元。這種兼職往往通過簡訊或者QQ群里去領取任務,成功後領取自身的收益。在這沒有正規渠道的兼職模式下,為那些詐騙犯提供了很大的可乘之機,每年派出所接到類似的報案更是不在少數,所以在選擇所刷單等任務時,請一定要擦亮雙眼。
總之,在面對老道成熟的詐騙局前,每個人都要時刻保持一顆警惕的心,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個人信息的保護。萬一接到「綁架」電話,一定要保持冷靜,第一時間向親屬求證是否安全,或向公安機關求助,保護好自身財產。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dCEY3QBURTf-Dn5SfS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