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學生年紀的增長,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會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家長需要面對的選擇也越來越多。
學生的教育問題始終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尤其是升入初中之後,家長就更加上心了。
畢竟現在已經實行了中考五五分流政策,稍有不慎可能就無緣普高,同時很多家長還需要面臨一個新的問題。
那就是讓學生「走讀」還是「住校」,每個學校的要求有不同,有的學校是採用通知的寄宿制管理,學生只有周末才可以回家。
而有的學校則和小學是一樣的,需要走讀,還有的學校走讀和住校完全是看家長和學生的意願,這也讓家長非常的糾結,怕自己的絕對會對學生的學習不利。
中考後才發現,「走讀」和「住校」的差距有多大
同事家的孩子小美今年剛中考結束,在初一的時候,一直都是走讀的,但家離學校不是很近,做公交需要半個小時。
其實夏天的時候還好,但是冬天小美天不亮就得起床去坐車,同事也不是很放心,而且學校還有晚自習,這樣一來小美的睡眠時間就少了。
因此同時就給小美辦理了住校,想著可以把路上的時間節省下來,但一學期下來之後,小美的成績下降的非常快。
從班級的前幾名掉到了10幾名,同事非常的著急,和小美進行了一番溝通之後,才知道小美嫌棄學校的飯菜難吃,室友之間的關係也不是很和諧。
使得小美每天都心情不好,學習效率自然就下降了,同事一聽,就趕緊又給小美辦理了走讀。
後來成績也慢慢上來了,但是因為中間落下了一個學期,本來有機會進入重點高中的小美,最終只進入了當地普通一點的高中
同事這時候也才明白,住校和走讀之間的差距有多大,簡直是雲泥之別,但可惜世界上沒有後悔藥。
「走讀」和「住校」各有利弊,家長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其實也並不是所有學校住校都會導致成績下降,有的學生在住校之後成績反倒有所提高,所以說住校和走讀是各有利弊的。
對於那些家離學校比較遠的學生來說,住校可以節省路上的時間,可以讓學生有更多學習和休息的時間。
而且也能一定程度上鍛鍊學生的自理能力,但初中生正處於青春期,學生的自控能力是比較差的,也容易放縱自己。
而且初中生的性格也都是比較衝動的,在人際關係方面也不能很好的處理,是比較影響學習的。
要是走讀的話,學生可能會擁有更好的學習條件和生活條件,學習狀態會更加的好。
但這些也都要根據學生的性格以及家庭的條件等綜合因素去分析,不能以偏概全,不過筆者個人還是覺得走讀會更好一些。
青春期的學生需要家長更多的關注和關愛,走讀能夠讓家長更好的關注到學生,發現問題能及時的引導。
不過走讀和住校並不是影響成績的主要因素
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很多,走讀和住校算是其中之一,但並不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對成績影響最大的還是學生本身是否想要學習。
這就需要學生能夠意識到學習的中考性,以及中考對自己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中考分流政策實施之後,學生上高中的難度增大。
成績不好就會被分流到職高中,雖然目前國家已經對職高進行了大力整改,但是職高的發展空間有限,學生要想有更好的發展,還是要去普高。
那就必須提高學習成績,其實初中的知識並沒有那麼難,對於學生來說,大量刷題是非常有效的一個方式,尤其是理科方面。
只要學生肯認真的去刷題,成績提升的是非常快的,對於文科來說,背誦是其中的關鍵,語文課文,英語單詞等,都是拿分的關鍵。
但學生要找對學習方法,雖然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但並不是每個學生早上都是頭腦最清醒,記憶力最好的時候。
另外無關是哪個階段的學習,課堂都是非常的重要的,課堂40分鐘是黃金時間,學生要把握住,集中注意力的去聽講。
課堂吸收的不好,課後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理解知識點,這樣學生就沒有時間再去做能力提升了,成績也難以提高。
另外家長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不管是走讀還是住校,學生的成績都不會受太大的影響。
話題討論
你覺得住校和走讀哪個對學生更有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