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散步能把5種病「走沒」?醫生:65歲以後,散步時要注意好這幾點

2023-10-31     家庭醫生在線

原標題:長期散步能把5種病「走沒」?醫生:65歲以後,散步時要注意好這幾點

作者 李楠

自從流行「微信步數排行榜」後,67歲的柳大叔為了搶占朋友圈封面,每天都會努力把自己的步數刷到1萬步以上才會休息。

但最近幾天,柳大叔總是覺得膝蓋有酸痛感,散步沒幾分鐘就感到十分酸軟疼痛。到醫院檢查,醫生告知這是膝關節勞損。

了解到柳大叔的散步習慣,醫生推測很可能是長時間超負荷運動,導致關節腔積液過多,引起的不適。

對此,柳大叔相當費解,不都說散步是有益身心的運動嗎?

01

經常散步有好處嗎?

散步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運動方式,它不需要特殊的器械和場地,只需要一雙舒適的鞋子和一顆願意出門的心。那麼,經常散步到底有沒有好處呢?答案是肯定的!

1.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散步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擔。此外,散步還能幫助降低膽固醇水平,預防動脈硬化,從而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2.能舒緩壓力,預防焦慮抑鬱

散步鍛鍊的過程中,大腦中樞會分泌血清素、多巴胺等物質,幫助人們心情放鬆及產生愉悅感。因此,每日適度的散步,能夠幫助調節心情,預防抑鬱、焦慮等不良心理問題。

3.能強化心肺功能

散步鍛鍊能夠促進全身血液流動,增進心臟及肺部功能,對於血壓及膽固醇水平調控有積極意義。尤其對於長時間少鍛鍊的人群而言,散步是一個不錯的入門級運動方式。

4.能降低糖尿病風險

《糖尿病護理》雜誌曾刊登一項研究指出,人們每日步行1000步跟糖尿病風險下降6%相關,且在生活現有步行量的基礎之上,每天多走約2000步,糖尿病風險可下降12%。

5.能預防骨質疏鬆症

堅持進行散步鍛鍊,能夠強化腿部肌肉的力量,提升骨密度,降低骨質疏鬆的發生機率。另外,散步還能夠預防關節疼痛、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

02

散步想要達到鍛鍊效果,

這些技巧得知道!

散步看似十分簡單,但實際上這個運動能夠鍛鍊到全身上下幾乎所有肌肉、關節及韌帶,是一項肢體協調性鍛鍊的便捷手段。

不過,散步也是講究技巧的。為了達到鍛鍊效果,我們不能像逛街購物那樣,隨意地走走停停,而是最好一口氣走完一定的量。推薦每日可以進行40-60分鐘的散步鍛鍊,大約步行6000步。

散步時,應注意挺胸、抬頭、收腹,感覺到身體有輕微使勁為最佳。另外,過程中要注意速度控制,不宜過快或過慢,同時,呼吸也要調節均勻,能健步走是最好的。

03

65歲後,

散步要注意這些問題

隨著年歲增加,人的各項機能都會逐步衰退。所以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散步鍛鍊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選對運動的鞋子及衣物。65歲以上的老年人在散步時,應選擇舒適的平底運動鞋,同時根據春夏秋冬不同的氣候,要注意增減衣物。

其次,選對散步路線。65歲以上的老年人或多或少會有膝蓋不穩定、關節疼痛等問題,為了減輕肌肉關節損傷,建議選擇平坦的路線,儘量少走樓梯、上下坡路等。

最後,注意散步的時間及強度。過度運動容易造成韌帶、骨關節的損傷,甚至誘發關節炎。因此,老年人散步一定要量力而為,注意合理規劃用時及強度,以適應自身的狀況。

男子用嘴幫女友吸傷口,確診三級暴露!

別吃太清淡?181個國家研究:吃得越咸,壽命或越長?答案來了

壽命長短,看臉就知道?壽命長的人,一般會有5個特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beccaf6cd600bebb37fd1d40a41a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