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真的招財嗎??已買!!

2023-11-20     時尚COSMO

原標題:肉桂真的招財嗎??已買!!

口吸入,大量發財。

本人聽勸!肉桂已換!肉桂生財第二彈!」

肉桂招財這件事想必大家都已經聽說了,加上知道肉桂不論從西方營養學還是中醫角度,都是不錯的食材。不少網友開始大量購入肉桂。

網絡上關於肉桂本身、玄學招財的科普數不勝數。到底是越南肉桂更招財,還是經過網友測評後發現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錫蘭肉桂更管用。五行缺火的體質,適不適合肉桂……相關知識量多到一時之間吸收不過來。

小某書上關於肉桂的搜索詞條,「招財」也遠多於「食材」。

這不,一些肉桂「信徒」開始相信有編制就是王道。他們紛紛跑去一票難約的國博二層的中醫藥文化展聞大肉桂,生怕比別人少擁有一點財氣。

肉桂是否真的能生財,尚未可知。但中國人對肉桂的愛,早有跡可循。

薩珊王朝的史料記載中,將「肉桂」稱為「中國的藥」。伊朗人通過絲綢之路與中國開展貿易了解了肉桂,並且迷戀上了這種集香料與藥用價值於一身的「中國的藥」。西方從伊朗獲取了「中國的藥」之後,隨即發現桂皮是一種靈丹妙藥,可以做興奮劑、消化劑、解毒劑,同時對感冒、哮喘等多種疾病有效。

《詩經》中也有「桂」的記載。隨著絲綢之路的貫通與成熟,錫蘭(斯里蘭卡)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土地上這種像中國肉桂帶著特殊香氣的樹就是桂樹,而且香氣更柔和細膩,沒有苦澀之感,至此「中西肉桂」成為並蒂雙姝,共譜味蕾傳奇。

西方歷史中肉桂的記載,則更為豐富。《舊約·詩篇》就讚美國王「你的衣袍都有沒藥、沉香、肉桂的香氣,象牙宮中有絲弦樂器的聲音,使你歡喜」。

古希臘希羅多德的《歷史》以為,肉桂樹生長於阿拉伯地區,與沒藥、半日花脂香料作物在一起,由有翼飛蛇守護著,不死鳥就在肉桂樹上築巢棲息。希臘人用桂皮連同苦艾給葡萄酒調味提香。

精明的阿拉伯人甚至因為信息差,還做起了「肉桂壟斷」……足以可見肉桂的使用歷史之長。

但也有一些人因為分不清「肉桂」和「桂皮」的區別,而找錯了財,求錯了方向。

畢竟肉桂≠桂皮,一字之差天壤之別。二者名中都有一個「桂」,卻大不一樣。肉桂,最早被西方人用在了法老製作木材的香料配方中,而東方則將肉桂和桂皮大量使用在中藥之中。

簡單來說,肉桂就是樟科肉桂樹的樹皮,而桂皮一般是川桂、天竺桂、細葉香桂等的樹皮。從外觀上看,肉桂顏色更鮮艷,偏黃棕色,外表光滑而皮薄,桂皮則偏深棕色,表皮粗糙且厚。

從使用上來看,桂皮入餐,肉桂入藥,而西餐則更習慣於把肉桂磨成粉,加以調味。一時間,出現了不少「西方更喜歡使用肉桂,而東方則更加偏重使用桂皮」的說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肉桂也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嶄露頭角,可選擇的製作方向也逐漸豐富。咖啡、茶、酒、甜品中,都有它的身影。也被不少美食愛好者稱為「冬日最愛」。

零下的溫度里,咬一口香氣四溢的肉桂卷,口腔里的辛香與高雅滋味共存。層層酥脆的可頌外殼,包裹著鬆軟濕潤的肉桂糖霜,這便是冬日裡「幸福感」的最佳詮釋。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肉桂真的能生財嗎?

反正我們擺在桌子上了。

部分文字刊載於《時尚COSMO》11月刊

編輯:玉清

撰文:二寶

部分圖片:視覺中國

新媒體編輯:蘭昕雨

新媒體排版:Claudia

新媒體設計:許月明

圖片來源:Ic photo / Ins / 小紅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bb28a9caca6f24ce774a2b5b40da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