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織云:開場很風光,落幕很悽慘

2023-11-17   吳忠強

原標題:張織云:開場很風光,落幕很悽慘

民國著名女作家張愛玲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這句話形容張愛玲的一生再恰當不過,可是悲劇總有相同之處,在民國,還有一位女明星,她的一生也充滿了傳奇,充滿了悲劇,她就是張織雲。

前半生的張織雲順水順風,可是後半生的張織雲淪落風塵,甚至因為沒錢,還在街頭乞討。

張織雲的前半生穿著華麗的錦袍,後半生卻爬滿了蚤子,這是命運的捉弄,也是她時代的悲劇。

一、第一位電影皇后

在胡蝶之前,有一位電影皇后,那就是張織雲,她比胡蝶更早獲得那份殊榮。

眾所周知,上海是一座時尚之都,中國的電影最早也是發源於斯,1905年我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誕生了,隨著行業的發展,時代的前進,電影也逐漸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20年代到30年代,是上海電影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湧現出很多知名的電影明星,像胡蝶、周璇、阮玲玉等等。

1926年8月19日到9月19日,在這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裡,上海新世界娛樂場舉行了一次電影界的盛會,35家電影公司展出了優秀影片。

在這次影展中,推出了一個評選心儀女星的活動,此活動轟動了上海,評選結果是張織雲、楊耐梅、殷明珠、王漢倫、宣景琳、黎明暉、毛劍佩、林楚楚等12人入圍,另外李旦旦、胡蝶等4人備選,在12名入選女演員中,張織雲以2146票獲勝,成為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后,那年她22歲,風華正茂,亭亭玉立。

而最後被大家稱為電影皇后的胡蝶是在1933年才脫穎而出的,張織雲早就拿到了此項殊榮。

可以說張織雲手拿了一張王牌,假如她的人生就如此演繹下去,那一定是一個完美的故事,可是民國是一個紛亂的時代,名將美人在那樣一個時代,也必然跌宕起伏。

民國、舊上海,就像鑲嵌了生鏽的銅質裱花,那樣精緻,又那樣古樸,歲月的洗禮之中,那些佳人姝麗們也在時光剪影中,閃爍著或明或暗的光彩。

一、因禍得福,春風得意

張織雲,1904年出生於廣東番禺(今廣州),可能那些在今後能做出成就的人,都會有一番苦難吧。

張織雲在幼年時父母雙亡,之後跟隨養母移居了上海,這個地方是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夢破碎的地方。

1924年,顧肯夫、卜萬蒼等創辦上海大中華影片公司,登報公開招募女演員,本來是一個很平常的招聘,可是這其中卻出了一些事故。

當時不像如今有發達的網絡,應聘女子的照片都放在了申報館的信箱裡。

等到招聘結束之後,相關人員打開信箱,發現萬人之中居然沒有可意之人,這時就有人告訴負責招聘的人,說此箱被打開過,那些好看的照片早就被報館內的記者挑走了。

最後由顧肯夫出面同申報記者交涉,於是記者也就勉強交出了十張,其中有一張就是張織雲的靚照,張織雲並沒有那麼出眾,可是因為照片被竊一事,反而引起了轟動,張織雲因為這件事情,受到了影視公司的重視,從此也就走上了演藝之路。

張織雲性格溫和,謙虛好學,雖然文化不高,普通話也不過關,但是好在那是個默片時代,不需要用語言去表達電影的主要內容,她溫和的性格,以及好學的態度,得到了高層的重視,也成為了電影公司力捧的演員。

張織雲的扮相雍容華貴、氣若幽蘭,眉宇間總是顯現一種淡淡的憂愁,也許是氣質中帶著憂愁吧,張織雲後來的人生卻沒有當初那樣春風得意。

初入大中華影視公司的張織雲就吸引了卜萬蒼的眼光,風度翩翩的卜萬蒼是公司創始人也是電影攝影師,他了解張織雲,他用鏡頭記錄下她的美,在光影之間穿梭的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並且同居了。

張織雲在大中華公司初綻「小荷之尖」,之後她又應明星公司之聘請,主演《可憐的閨女》、《新人的家庭》、《空谷蘭》等影片。

1925年,《空谷蘭》讓張織雲的事業走向了高峰,由於新東家明星公司大力宣傳,票房收入創默片時代文藝片最高紀錄,單上海的收入就達到了13萬2300元,此片之後曾被四次翻拍,成為默片時代的經典,那年她才21歲。

也許是成名太早吧,人生的上半場可以說張織雲是春風得意的。

年少成名當然是有好處的,可是真的就一切順遂嗎?當然不是,張織雲的根基還是太過於單薄,從底層逆襲的女子,太容易迷失自我。

本來張織雲就是心思單純之人,在那燈紅酒綠之中,她太容易找不到自己,張織雲在跳槽黎民偉的民新公司後,在歐陽予倩編劇、卜萬蒼導演的《玉潔冰清》中,張織雲在片內飾演鄉村少女,這部劇簡直就是為她量身打造的,既有鄉村少女的淳樸之氣,也有她的活潑可愛,當然也有她最擅長的愁苦之戲。

這部戲上映之後,心思單純的張織雲就迷失在虛幻的繁榮之中,她與卜萬蒼的矛盾也日漸尖銳起來。

在張織雲與戀人分手之後,認識了這一生的「天魔星」——唐季珊,從此之後,她的命運就開始發生了轉折。

二、與唐季珊相識,是災難的開始

一個出身貧寒的女子,驟然間變成了萬眾矚目的明星,張織雲逐漸迷失了方向。

她如花蝴蝶一樣穿梭於各大交際場所,也是在此時,他與茶葉大亨,富商唐季珊打得「如火如荼」,唐季珊是一個花心大亨,他身邊的女人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阮玲玉。

唐季珊把自己偽裝成有錢有勢的名門公子,可他實際上非但家有妻子,還依仗著妻子娘家的權勢起家,也正因為如此,他無論在外面怎麼鬼混,都不敢提及離婚的事情。

張織雲以為遇到了真愛,便在事業發展得正紅火的時候退出了影壇。

張織雲與唐季珊並不是正式的夫妻,他們只能以同居的關係維持這段感情,做了「金絲雀」的張織雲沉醉於那份虛榮,她穿最漂亮的衣服,吃最高檔的飲食。

在這種溫開水煮青蛙式的生活中,張織雲逐漸的迷失了自己。

唐季珊本來還想借張織雲的名氣在好萊塢發一筆橫財,可惜的是,好萊塢並不接納張織雲,無奈之下,他們繼續回到國內發展,可此時的上海早就換了天地,胡蝶、阮玲玉、周璇等新的女星已經漸漸崛起,占據了電影行業的半壁江山。

1932年,唐季珊覺得張織雲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了,漸漸地冷落張織雲,並且在此時他開始移情別戀於阮玲玉。

唐季珊在與張織雲同居之前簽訂了一份協議,如果他拋棄了張織雲,就要付給她20萬的賠償金,可是唐季珊早就料到有今天,先張織雲一步,把協議給毀掉了,張織雲落了一個人財兩空。

被渣男唐季珊騙得一無所有的張織雲告訴阮玲玉,唐季珊是不可靠的,如果一意孤行,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顯然張織雲的話並沒有喚醒阮玲玉,1935年,阮玲玉因為感情糾葛而自殺。

離開唐季珊的張織雲,不得不重新出來演戲,可是普通話不標準的張織雲卻演不了有聲片了,她已經與時代脫節了。

三、悲慘晚年

張織雲在事業上慘敗,她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只能淪落街頭,一度以皮肉生意維持生計。

昔日老友曾在天津巴黎飯店三樓電梯拐角處,看見一個形容憔悴的女人在「拉客」,仔細辨認之下,才發現是張織雲。

友人不忍她如此潦倒,便偷偷幫她付了一個月的旅館費,自此後,再也沒有見到過張織雲了。

後來她嫁給了中共地下工作者,50年代,移居香港,曾在1953年短暫復出,可是這之後傳出的消息,就讓人唏噓了。

據說她晚年精神失常,沿街乞討,於1975年在貧病交加中離去,那時上海的風已經吹不到香港的街頭了。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必刪除,逆風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