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水開了,幫我倒麵粉吧」 瞬間家毀人亡! 中國居民死亡原因排名出爐,頭號殺手不是癌症!

2023-10-15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老公水開了,幫我倒麵粉吧」 瞬間家毀人亡! 中國居民死亡原因排名出爐,頭號殺手不是癌症!

「老公水開了,幫我倒麵粉吧」 瞬間家毀人亡!

老公,水快開了,幫忙倒麵粉!

等等!在燃氣灶旁邊倒麵粉,你不要命啦!

你也許會說,別逗了,麵粉怎麼會爆炸?還真不是開玩笑,如果你忽視身邊的這些粉塵,它們會在不經意間給你重磅一擊……

典型「粉塵爆炸」事故

1、金屬粉塵爆炸

位於縉雲縣東渡鎮的浙江宏威車業有限公司一車間在進行拋光作業時發生金屬粉塵爆炸事故,造成3人當場死亡,3人受傷,其中2名傷者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2、硬脂酸粉塵

江蘇如皋市東陳鎮雙馬化工硬脂酸造粒車間發生爆炸、起火。發生爆炸的樓房原為九層樓房,爆炸後已倒塌成三層,該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9人受傷。

3、鋁粉塵

江蘇崑山工廠爆炸致75人死亡,爆炸系因鋁粉塵遇到明火引發的安全事故。

4、澱粉粉塵

台灣一水上樂園舉辦「彩色派對」時發生粉塵爆炸,造成10人死亡,500多人受傷,爆炸源正是麵粉。

揭秘粉塵爆炸

1、一邊開著火,一邊倒麵粉,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當揚起的麵粉遇到火焰,火苗瞬間竄起。調查員又把麵粉換成澱粉和咖啡粉,結果都一樣。

實驗證明:當我們正在開著燃氣灶的時候,千萬別揚撒麵粉!

2、如果是在密閉的空間,情況則會更糟糕。危機調查員在一個亞克力箱裡倒上麵粉。

用鼓風機把麵粉吹起來,遙控開啟電子打火器,結果亞克力箱瞬間爆炸。

實驗證明:當麵粉顆粒達到一定濃度,再遇到哪怕一絲明火,爆炸也會發生。

3、室外也不保險,來看下面的實驗。

首先,危機調查員將彩色的麵粉撒在地面上。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高質量生活家 微信號:gzlshzs

然後,開啟工業風扇,使彩色玉米面粉瀰漫於整個實驗現場,開啟電子打火裝置。

實驗證明:即使是在室外,當麵粉顆粒達到一定濃度時,遇到明火也會爆炸。

看過電視劇《偽裝者》的朋友應該還記得炸麵粉廠這個片段吧?為了毀滅證據,阿誠炸毀了麵粉廠。然而,他一沒用炸藥,二沒用汽油,只是劃破幾袋麵粉,並把麵粉灑向空中。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高質量生活家 微信號:gzlshzs

然後把點燃的打火機扔進麵粉中。

嘭!麵粉廠爆炸!

這個片段用的正是「粉塵爆炸」的原理。

什麼是粉塵爆炸?

懸浮在空氣中的粉塵,達到一定的濃度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引起迅速燃燒甚至爆炸。粉塵爆炸化學反應速度極快,具有很強的破壞力。

粉塵為什麼會爆炸?

粉塵爆炸跟汽油爆炸差不多,汽油是氣體分子揮發到空氣中,達到一定的濃度遇明火就爆炸。粉塵爆炸,是非常細小的粉塵顆粒,擴散到空氣中,當積累到一定濃度時,也會像汽油一樣遇火爆炸。

常見易燃粉塵:金屬(如鎂粉、鋁粉)、煤炭、糧食(如小麥、澱粉)、飼料(如血粉、魚粉)、農副產品(如棉花、煙草)、林產品(如紙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粉塵可燃,並不意味著一定會爆炸。研究成果表明,粉塵爆炸一般要具有三種條件:

(1)可燃性粉塵以適當的濃度在空氣中懸浮,形成人們常說的粉塵雲。

(2)有充足的空氣和氧化劑。

(3)有火源或者強烈振動與摩擦。

此外,在廚房有明火的地方,除了不能撒麵粉,也不能噴殺蟲劑。

曾經一主婦在廚房煮飯,發現有幾隻蟑螂在洗滌槽邊,她就順手抓起一瓶殺蟲劑朝蟑螂噴射,蟑螂一下跑到煤氣灶下面,她就把殺蟲劑噴頭對著正燒著火的煤氣爐位置噴射,結果意外發生了爆炸。

廚房迅速被大火侵襲,很快可憐的主婦渾身著火,灼傷率達百分之八十五,送到醫院時因心肺衰竭而死亡。

被燒毀的廚房已經面目全非

我們要明白:殺蟲噴劑都有高度揮發性和易燃的溶劑,噴出來的噴霧狀顆粒傳播極其迅速,只需一丁點火花就會在含有氧氣的空氣中點燃這爆炸性混合物,而這種普通的錯誤,有可能出現在任何家庭。

所以要記住,廚房有明火時,不要在旁邊倒麵粉,更不要使用殺蟲劑。看完我默默的轉發到朋友圈

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了一篇論文,分析了將近30年來中國居民死亡的十大原因,沒想到排第一名竟然不是癌症,而是中風

該研究根據壽命損失年數(YLL,因某種疾病少活了多少年)的多少,找出了2017年中國人的十大死亡原因,分別是:

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呼吸系統(氣管、支氣管、肺)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癌、道路交通傷害、胃癌、阿爾茲海默症及其它痴呆症、新生兒疾病和高血壓性心臟病。

頭號健康殺手:中風

中風又稱「腦卒中」、「腦血管意外」,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更高,占腦卒中總數的60%~70%)。

中風有3大特點:

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在我國中風遺留的殘疾率高達70%左右,喪失獨立生活能力,給家庭和個人都帶來巨大負擔。

中風的12大前兆:

1. 頭暈,特別是突然感到眩暈。

2. 肢體麻木,突然感到一側面部或手腳麻木,有的為舌麻、唇麻。

3. 暫時性吐字不清或講話不靈。

4. 肢體無力或活動不靈。

5. 與平時不同的頭痛。

6. 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暈倒。

7. 短暫意識喪失或個性和智力的突然變化。

8. 全身明顯乏力,肢體軟弱無力。

9. 噁心嘔吐或血壓波動。

10. 整天昏昏欲睡,處於嗜睡狀態。

11. 一側或某一側肢體不自主地抽動。

12. 雙眼突感一時看不清眼前出現的事物。

一旦出現中風前兆或懷疑發生中風,一定要儘快就醫!就診越及時,治療效果也會越好。

研究發現,中國是全球中風發病風險最高的地方,其居民中風的風險率達到了39.3%。同時,中國男性的中風發病風險也是全球男性中最高的,超過了41%。

研究數據顯示:2016年,在全球1370萬名新發中風患者中,中國有551萬,占比高達四成!

3件事,是中風的「幕後推手」

1. 懶

現代人偏懶,經常懶得運動以及懶得喝水,這都是導致腦中風的危險因素。

長期不運動不僅會使血液循環減慢,還容易導致大腦、心臟的供血,增加血液粘稠度,易產生血栓,加速腦梗;不愛喝水,會加速血粘稠,產生血栓。

2. 貪

這裡指的是貪吃。現代人偏愛一些重口味食物,如油炸、腌制類,這些食物會升高血壓,加速高血壓性心臟病死亡和中風死亡的危險相關性。

中國的中風發病率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鈉攝入,簡單來說就是鹽吃多了。有建議提到,成年人每日攝入的鹽應少於6克,但調查顯示中國人實際的攝入量約為12.5克,是推薦量的兩倍還多!

3. 熬

不光是肉體煎熬,心靈煎熬也同樣會導致腦卒中,情緒過於激動或者壓抑,會導致血壓升高,血管劇烈收縮,加速心腦血管疾病。

身體4處預警,要儘快就醫

第一處:手指

很多人都會有手指發麻的情況,尤其是老年人更為常見,但是,若是突然手指發麻,還伴有合不攏的情況,就要小心了,這很可能是短暫腦缺血發作的徵兆。

首先是一隻手或一隻腳失去感覺,然後是一隻胳膊,一條腿,半邊臉或半邊身體變得麻木,但也有的只是幾根手指隱隱刺痛,手不聽使喚,手指握拳無力等。

第二處:舌根

若是出現腦動脈供血不足時,就會感覺舌根發硬,說話不利索,含糊不清,出現語言障礙,這多是影響了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所致。

且還會表現為喝水容易嗆水、吃飯容易嗆著、易咬到舌頭等等,這時,一定要謹慎,及早去醫院檢查。

第三處:面部

由於腦中風是發生在腦血管處的病變,所以,當病變累及到了神經時,就會導致人體出現面癱等症狀,這時就會表現出睡覺單側流口水,吹不成口哨等表現。

甚至還會有短暫性黑蒙,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可恢復,有的人還會伴有噁心、嘔吐、頭暈、意識障礙等等。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第四處:下肢

雙腿或單腿軟弱無力,即使在平地也會摔跤。因為不論在大腦的哪個半球出現病變,都會導致病變對側偏癱,其程度可有輕有重。

這時,肢體感覺就會出現異常,如腿腳不靈活、無力,這時要警惕,很可能是缺血性腦卒中的信號。

預防腦中風,做好這4點

1. 補充兩大「營養素」

a)補充α-亞麻酸

α-亞麻酸是人體必須脂肪酸,有預防腦梗、心梗的作用,是目前現代人嚴重缺乏的營養素之一。

富含α-亞麻酸的食物不多,有深海魚、核桃油等食物,是α-亞麻酸的良好來源。

b) 補充葉酸

葉酸能促進高半胱氨酸轉化為對血管無損害的蛋氨酸,還能降低血液中半胱氨酸的濃度,進而降低腦中風的發病率。

富含葉酸類食物:番茄、胡蘿蔔、白菜、萵苣等蔬菜。

2. 減少「兩物」刺激

a)香煙

香煙中的一氧化碳會引起肌球蛋白異收縮,促進血小板聚集,且尼古丁還會引起血管痙攣收縮,增加血流阻力後誘發動脈粥樣硬化。

b)酒精

酒精有很強的興奮神經作用,容易加快心率和升高血壓,易加速腦中風的發生。

3. 預防兩種「慢性疾病」

a)高血壓

高血壓被視為中風的最危險因素,高血壓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促使血管內皮損傷、血栓形成,容易誘發腦梗。

所以,高血壓者平時一定要控制好血壓,按時服藥,謹遵醫囑。

b)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有代謝障礙或異常的表現,加上體內長期高血糖會使血液粘稠度上升並損傷血管,血液流動緩慢就會促進血小板的聚集,血栓流經大腦就會誘發中風。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平時最好學會控制血糖,少吃升糖食物,勤檢查,以防併發症。

4. 常做兩個「清栓」動作

a) 按摩頸部

將雙手摩擦發熱後,按摩頸部左右兩側,速度稍快,以皮膚發熱發紅為宜。這樣可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鬆弛,減少膽固醇沉積,促使已硬化的頸部血管恢復彈性,改善大腦供血,預防中風發生。

b)空抓手防腦溢血

左右手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800次。缺少鍛鍊的右腦血管壁異常脆弱,經常鍛鍊左手,可以鍛鍊右腦,減少病變發生。

千萬別抱有僥倖心理

預防中風

現在就要動起來!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

註:本文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自各地理公眾號等,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繫註明來源或刪除,歡迎大家標註來源轉載、文末點擊分享、收藏、點贊、在看就是我們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