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儲靴子落地 發放75萬噸進口配額 紗線虧損普遍達到1000元 買方不肯出手 賣方不肯讓步僵局持續 實地調研安徽、新疆紡企

2023-07-27     中國紗線網

原標題:拋儲靴子落地 發放75萬噸進口配額 紗線虧損普遍達到1000元 買方不肯出手 賣方不肯讓步僵局持續 實地調研安徽、新疆紡企

2023年上半年,國內鄭棉價格一路震盪上行。一季度,在疫後國內消費復甦的樂觀預期之下,棉價重心有所上移,但隨著消費復甦緩慢,上行略顯乏力;進入二季度後,新季植棉面積的縮減再度對棉價形成支撐,鄭棉主力合約一度突破17000元/噸關口。當前,北半球新季棉花播種基本完成,生長期內天氣對於產量的擾動不容小覷,隨著上市時點的臨近,後市國內棉花價格將如何演繹受到市場關注。

拋儲政策「靴子落地」,國家發放配額75萬噸

在當前舊作棉花銷售進度偏快,而新季還尚未上市之際,我國上游棉花供給相對緊張,中游企業利潤壓力相對較大。

(1)為穩定棉花市場行情,7月18日夜間,中儲棉發布《關於2023年中央儲備棉銷售的公告》,公告表示將從7月下旬開始對中央儲備棉展開銷售;按照公式計算,7月28日當周的儲備棉銷售底價為17996.53元/噸,對比3128B棉的現貨價格17903元/噸並不具備價格優勢。此外,與2019-2021年的棉花輪出不同,此次儲備棉輪出並未公布輪出數量,而是採取隨行就市的銷售模式。

(2)7月21日,國家發改委發放棉花非國營貿易進口滑准稅配額75萬噸,不限定貿易方式。對於棉花進口配額釋放,從當前我國主要港口的棉花庫存來看,進口棉庫存並不充裕,處於五年同期低位。因此當前雖然進行了進口配額的發放,但短期內可分配的進口棉庫存並不充沛。

近期鄭棉主力合約市場走勢

短期內政策端的供給釋放對於期現貨價格均形成一定的情緒壓制,7月中旬以來,國家輪出儲備棉和增發滑准稅棉花進口配額有力地緩解了下半年國內棉花供應趨緊和棉價上漲的壓力,有棉紡廠表示,中央儲備棉輪出、滑准關稅配額的「組合拳」打出,棉花期現市場炒作、單方向拉高的氣氛有所減弱。7月27日,鄭棉主力合約收於17090元/噸,漲0.15%

天氣炒作及新花上市初期軋花廠搶收預期或影響棉價走勢

我國新季棉花供不應求格局正在逐步兌現,疊加近期天氣風險頻發,下半年棉花價格上行仍有一定空間。新季新疆植棉面積同比收縮10%的消息已經基本被市場所消化,而近期新疆地區的高溫天氣則為供給端再度提供利好。進入7月以來,隨著厄爾尼諾氣候的逐步確立,全球極端高溫天氣風險上升,7月15-24日,新疆大範圍地區氣溫距平高出4-6℃,根據中央氣象局7月24日的預測,未來10天新疆盆地地區的高溫天氣仍將持續,市場對於新疆棉生長的擔憂情緒有增無減,供給端存在進一步收縮的可能性。

圖表:我國氣溫距平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受我國新疆地區棉花加工企業產能過剩問題影響,在棉花上市之際,軋花廠或存在搶收行為,尤其是在顯著減產的年份內,搶收對於短期價格的推升較為明顯。當前,新季新疆植棉面積的同比下降已經基本成為市場共識,而棉花生長期新疆地區的持續高溫天氣可能造成供給端進一步收縮。若天氣炒作持續發酵,新花上市初期軋花廠搶收情緒強烈,可能會導致盤麵價格出現上漲幅度超預期。

7月10-15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調研組分別赴安徽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調研,了解行業運行和綠色發展情況。

(一)安徽省

7月10-13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調研組赴安徽省實地走訪蕪湖市、巢湖市地區棉紡織企業,調研了解行業運行和綠色發展情況。

據了解,近一個月以來,原料價格持續波動,目前棉花價格較高,價格傳導不暢,棉紗價格上漲乏力,產品利潤較低。安徽省企業原棉庫存保持1個月左右,粘膠、滌綸等化纖短纖隨買隨用。

從生產情況來看,訂單量維持在1個月左右,開台率在90%以上;從調研企業的基本情況來看,紡紗企業3班2運轉萬錠用工在35人左右,員工平均年齡40歲以上,平均工資在5000-7000元/月;平均生產用電約為0.7元/度。

企業普遍反映,自今年5月底以來,國內外市場需求轉淡,銷售不順暢,產品庫存壓力較大,企業為了保證現金流良性運轉,通過降低利潤加快出貨速度,未來一段時間仍然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

在調研走訪中了解,今年雖然企業經營壓力較大,但在發展中堅持節能降耗,技改升級例如更換一級能效空壓機,增加光伏面積等措施,走綠色發展之路。

(二)新疆

7月10-15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與新疆工信廳紡織處調研組一行赴新疆北疆調研,先後走訪了伊犁、博州、昌吉等地的多家紡織服裝企業,了解當地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情況,就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進行交流。

據調研了解,當前正值行業淡季,走訪新疆企業生產基本維持正常,部分企業受訂單縮減影響開機率下降。企業反映,近期棉花價格持續波動上漲,下游紗線價格難以跟漲,生產經營壓力劇增,原料維持隨用隨買,產品庫存累積,部分企業產品庫存量超過一個月。企業對不斷上漲的棉花價格表示擔憂,希望國家能儘快出台相關政策保供穩價。

從走訪企業情況看,目前北疆當地紡織服裝產業整體呈現「前大後小」的結構,上游紡織產業發展勢頭更好,下游產業整體規模偏小。企業缺乏熟練的專業技術工人、招工難、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等問題突出。

棉紡廠紗線虧損仍普遍達到1000元/噸

從調查來看,雖然7月23-24日河南、山東、江蘇等內地庫「雙28」(或單29,主體品級31)公重報價降至17850-18050元/噸,較上周末普遍回調150-250元/噸,但受鄭棉回落預期增強、棉紡廠紗線虧損仍普遍達到1000元/噸以上及「買漲不買跌」心態的影響,棉花現貨市場表現偏淡。

短期,鄭棉CF2309圍繞17000元/噸關口展開爭奪,現貨報價僅較7月中旬高點下調200-300元/噸,遠遠低於用棉企業預期,因此期盼鄭棉主力合約繼續下行、下游棉紡企業產銷不再虧損甚至利潤「由負轉正」。整體看,棉花調控政策先後出台,紡企信心逐漸恢復,減停產的勢頭減緩。

據業內人士分析,一些棉花加工企業、貿易商認為10月份之前國內棉花供應緊張的形勢或難以改變,一方面截止目前港口棉花庫存數量較前兩年同期大幅減少;另一方面近期內外棉價差大幅收窄,進口棉競爭力下滑,因此雖然增發75萬噸滑准關稅棉花進口配額,但用棉企業使用率或不高,因此棉企挺價情緒仍很強。整個棉花現貨市場陷入「買方不肯出手,賣方不肯讓步」的僵局。

紡織服裝消費端下半年或呈現溫和復甦態勢。雖然從二季度經濟數據來看,我國內生需求層面整體仍然偏弱,紡織服裝作為與線下場景相關性較高的品類,在結構性反彈中表現相對良好,消費具備一定韌性。

除了內生需求外,政策發力之下未來消費表現或保持溫和修復態勢。近日,商務部會同12部門印發了《關於促進家居消費的若干措施》,對於紡織服裝行業企業來說,著力構建「大家居」生態體系(堅持系統觀念,涵蓋家電、家具、家紡、家裝等多領域)可能會為家居家紡企業帶來一波消費場景和拓展機遇。

除了國內需求外,還需關注海外的出口訂單前景。從6月美國經濟數據來看,美國經濟韌性猶存,當前美國下游服裝供應鏈正在經歷去庫過程,在去庫結束後,或存在紡織訂單的進口需求,冬季的海外服裝訂單需求在三季度仍然值得期待。綜合來看,需求端在國內整體偏弱恢復的趨勢之下迎來國內外紡織服裝的消費旺季,在供給收縮逐步落地的背景下,我國新季棉花在下半年或迎來供不應求的局面,鄭棉價格上行通道或進一步打開。預計下半年鄭棉主力合約價格區間在17000-19000元/噸。

來源:中金大宗商品、中國棉花網、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

(文章轉載、來源、刪稿、宣傳合作,請添加小紗微信newyarn888888)

想第一時間了解行業重大消息嗎?關注中國紗線網公眾號,發送「行情」,了解最新行情;發送「招聘」,查看最新崗位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b52665e5c7360fa78bc7f84a51be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