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細菌竟成為癌症的「禍根」?為何年紀越大,越需提防這類細菌

2023-11-07     漫說健康

原標題:一個細菌竟成為癌症的「禍根」?為何年紀越大,越需提防這類細菌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能夠寄生在人的胃部的一種微厭氧菌,它靠著獨特的螺旋形狀生存在胃黏膜壁上的中性的粘液中。

因此能夠不受胃部強酸性環境的侵蝕,安然駐紮在人類的胃部,它安營紮寨也罷。

可這幽門螺旋桿菌生性好玩,在人類的胃裡「大鬧天宮」,引發人類的各種胃部疾病,比如胃炎、胃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

最嚴重的後果是胃癌,這通常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最危險的疾病。

為何一個細菌,竟然會成為癌症的「禍根」?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常見的胃部細菌,它容易引起胃炎、胃潰瘍等胃部疾病,同時也與胃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係。

幽門螺桿菌感染後,會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長期存在的炎症會導致胃部細胞的損傷和變異,從而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

此外,一旦遭受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刺激胃部細胞分泌大量胃酸,胃酸過多會損傷胃黏膜,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

幽門螺桿菌會產生一些毒素,這些毒素會導致胃部細胞的損傷和變異,從而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

幽門螺桿菌還會會引起機體的免疫反應,免疫反應過度會導致胃部組織的破壞和細胞變異,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

因此,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胃癌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預防胃癌的關鍵是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如飲食清淡、定期體檢、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等,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胃癌的發生風險。

年紀越大,就越需要警惕幽門螺桿菌!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免疫力逐漸下降,免疫系統對細菌的清除能力也會減弱,這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

年齡增長還會導致胃酸分泌減少,胃酸的減少會使幽門螺桿菌更容易在胃內繁殖,從而增加感染的風險

此外,年齡增長還會導致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加,如糖尿病、高血壓等,這些疾病會影響胃部的正常功能,從而增加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風險。

老年人的飲食習慣可能會發生改變,例如偏好高脂肪、高蛋白、高鹽、高糖等食物,這些食物會增加胃部負擔,從而增加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風險。

因此,年紀越大,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風險越大。老年人應該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如飲食清淡、定期體檢、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等。

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胃部疾病的發生。

經過了專門的調理,如何判斷幽門螺旋桿菌已經根除了呢?

一般在確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後,經過一定時間的治療和調理,可以去醫院複查,看看幽門螺旋桿菌是否已經根除。

通常的做法是,停藥一個月後去醫院做複查,可以選擇胃鏡檢查法、呼吸檢查法糞便檢查法任意一種。

待檢查報告結果出來,就可以根據醫生的解說了解自己胃部的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情況了。

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也不必緊張,及時諮詢醫生並積極治療,再配合日常的飲食和生活上的調整,基本上都能夠趕跑幽門螺旋桿菌。

當然了,根除之後一定要多加註意,以免再次被感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b1e44d00918d71787af6862fbac8ab5.html